参山索宝规矩多(下)

2017-05-23 11:36王朝阳
神州民俗 2017年5期
关键词:籽儿棒槌伙计

文/王朝阳

参山索宝规矩多(下)

文/王朝阳

在放山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发现了人参,立即大喊一声:“棒槌!”这叫“喊山”,按照山规,把头和伙计们就大声问:“什么货?”发现人参者就回答:“四品叶!”或者“五品叶!”、“六品叶!”把头便说“取货!”众人说:“快当!快当!”于是,都把自己的索宝棍

喊山接山抬参

插到原来的位置上,来到发现人参的地方。后边问语和祝贺语叫“接山”。喊山和接山的用意,一则为了先把人参“镇住”,二则含有报喜、祝贺的意思。在发现了一苗人参喊 “棒槌”后伙伴们问 “什么货?”还没来得及回答时,紧接着又发现了一苗,就会喊了一声“又棒槌!”实际是又一苗棒槌。放山人最爱听到的喊山声是“又棒槌”。

此外,发现了人参,得先看明白,究竟是什么货,是几品叶。不然,你盲目地喊了一声“棒槌!”别人问你“什么货?”你因为没看清,一时答不上来,这就不吉利了。如果你喊了一声“棒槌!”然后,仔细一看:“呀!不是棒槌,是棵草。”这就叫喊炸山了,就更不吉利了。

把头和伙计们来到人参跟前,从背兜里拿出一块油布,铺在草地上,围着人参跪下。把头又从背兜里掏出 “人参笼头”(把头的鹿皮兜里装着十来套这样的人参笼头),先用红线绳拴住人参的脖梗,接着在离人参两旁各一尺远的地方,各插一根树枝,然后把红线绳的两头各拴在两根树枝上。这样,就把人参拴住了,人参想跑也跑不了啦。接下来挖人参要说“抬人参”,抬人参需要用扦子。这扦子有的是用鹿骨头磨制的,如没有鹿骨头,就用竹劈子,削成箭形,有筷子那么长,比手指宽一些。不少挖参人用暴马子树棍做成扦子,大小不等,最大的一尺来长。抬参工具规定不用铁的,因为用铁器抬参,很容易把人参的根须碰伤弄断,造成人参跑浆,所以只能用骨制或木制的工具。

在抬参之前,把头先解下系在腰间的酒葫芦,倒出一碗酒,举过头顶,对着供山神爷老把头的方向说道:“山神爷老把头,您老人家指路叫我伙计们得此大参,我哥几个向您敬酒。”然后,将酒向供山神爷老把头的方向洒去,接着就向那个方向磕一个头,伙计们也跟着磕头。之后,把头又倒出一碗酒,他先喝一口,伙计们再轮流喝干。

这个季节,森林里蚊子和小咬很多。为了不让蚊子和小咬叮把头的脸和手,以便让他集中精力抬参,把头就留下一个人在周围打上蚊烟,专门熏蚊子和小咬儿。接着把头就又下令了:“伙计们,继续压!”其他人就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起棍继续找人参。

把头从背兜里拿出抬参工具,双腿跪在油布上,开始抬参。先开盘破土,在人参周围挖一道圆形沟。这道圆形沟直径有多大,没有统一规格,要视人参而定,总之是,参龄越长,品级越高,则开盘也越大,也就是说圆形沟的直径也越长。如果是一苗半两重的人参,挖的坑要跟圆桌面这么大,大约挖30-40公分深,用手把土刨出去。挖的步骤是由远而近。当挖到周围离人参还有30公分左右的时候,就得改用小扦子,慢慢挖,细细挖,找参须子,参须子细得就象一根线。挖到参须子跟前,就得特别细心,瞪着眼珠子看清楚,连一点须根也不能碰坏。如果一不留神碰坏一根须根,这苗人参就跑了浆了,一跑浆就会失去营养,损失药用成分,就不值钱了。因为那人参浆就是人参的血脉呀!挖到最后,把人参慢慢地轻轻地抬出来。这样抬出来的人参,头是头,身子是身子,胳膊是胳膊,腿是腿,毛根是毛根,完整无缺。为了防止人参干枯跑浆,要马上把色树或榆树背面长的苔藓毛子扒下来,用苔藓毛子把人参包上,再扒一块桦树皮或红松的嫩皮,裹在苔藓外面,再用椴树皮条一系,放进背蒌里。

一苗人参,盘胳膊错腿的连在一起,需要挖半天或一天的时间,才能连根带须子完整地抬出来,如果是下午发现的一苗大山参,白天挖不完,夜间点上篝火继续挖。不能下午发现人参明天再挖。据说,你明天再来,人参就跑了。可见,抬人参这话要求是多么细致、多么严格。

挖参人最讲义气,虽然是由一人发现、由把头和一个伙计抬出来的人参,他们都要共同分享,最忌讳藏私心留后手。

过去采参往往带有一种神秘色色彩,据《长白征存录》记载:“土人名参为棒槌,每年至七月间入山刨参,名为放山。身披红线绳数条,绳头系青铜钱一个,手拄小木杖一根,披荆拨草,蹒跚而行。一见参苗特出,则疾趋向前,大声呼之曰:‘棒槌!’以红线绳系之,青铜钱镇之,并伏地叩头,以谢山神。然后四围掘坑,宽至四、五尺,深至五、六尺不等。恐损其须,掘出后又以土包之,如大瓮形,售之参商。”这与我在林海雪原上通过放山人采录到的挖参习俗大同小异。

放山人立了这么多山规,都是渴望能挖到人参,尽管其中不乏迷信的成分和神秘的色彩,但都真实地、客观地、形象地反映了一种民俗心理:即放山人求生存、求发财的美好愿望。

神 州 百 科

◎ 参龄与名称

人参因形状不同,参龄不同,所以还有具体的名称。按照人们的习惯叫法,从小辈往大辈上数,它们的名称是:三花子、巴掌子、二夹子、灯台子、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八品叶(即双胎四品叶)。这些名称,已成为放山人通用术语。怎么分辨它们的名字呢?人参籽儿一出土,就长出三个叶,叫三花子。再过几年,又长出两个叶就是五个叶了,象手掌似的,所以叫巴掌子。巴掌子继续向上长,就长成二夹子。二夹子是啥样呢?它当中又长出一根莛子,莛子上开花结籽儿,它能顶籽儿了。二夹子继续长,除了主茎,又长出三个杈,就长成了灯台子。三花子、巴掌子、二夹子、灯台子都不能称几品叶,因为它们不过是人参中的少年儿童。灯台子继续长,在主茎上长出四个杈,这是已经成熟的人参了,它的名字叫四品叶。主茎上长出五个杈的叫五品叶,长出六个杈的叫六品叶。不管一苗人参长出几个杈,反正每个杈上都是五个叶,这是规律。要看几品叶,不能在叶上算,而要在杈上看。一苗人参,在主茎上长出几个分杈,就是几品叶。关于八品叶,实际上是没有的。如果是一个身子长出两棵苗,一棵苗上四品叶,合起来算作八品叶,即双胎四品叶,开两嘟噜花,结两嘟噜籽儿,一嘟噜籽儿三四十粒。

人参长在地里头的身子,传说也有几种类型,有人参、驴参、蛤蟆参,皆以形状来命名。人参长得略象人,驴参长得略像驴,蛤蟆参则长得略象蛤蟆。

因为人参系百草之王,所以对它的称呼也特别讲究,不能叫“一棵人参”,而应约定俗成地称作“一苗人参”。

猜你喜欢
籽儿棒槌伙计
邹汉珍十二生肖作品展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棒槌花边的传承与发展
籽儿找妈妈
《伙计》的成长主题研究
小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