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任利娜
摘要:從《左传》成书至今,研究者不计其数。《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叙述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无论在内容、语言还是人物描写等方面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本文从细小的问题着手,通过对“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中“因”字的详细研究与解释,开拓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意义,将人们一贯认为的祖母通孙之说,通过结合当时宋国礼俗文化这个小背景和整个春秋时期的大背景,总结出“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中“因”字背后的国人向背、群婚制等新问题。
关键词:左传;“因”;公子鲍
本论文所要论述的问题一概从很小的字眼出发,通过对细小而具体问题的阐述来总结出其背后所蕴含的国人向背、宋国的时代文化背景等。正如杨向奎老先生说的:“要从分析具体的历史事实下手,许多历史上的重要问题,看起来好像常识问题,问起来大家还是茫然。对于具体的问题茫然不解,这正如‘瞎子断匾的故事,匾还没有挂起来,他们,一些瞎子们,在争论是些什么字了。”
一、“霸”而“不尊”
后世整理、研究《左传》的人很多,但大部分学者围绕的中心点都在齐、晋、秦、楚等大国之间,或者是描述和分析《左传》中一些重要的历史战争,主要也是围绕强国间的争霸战,如秦晋韩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等;《左传》的研究中当然也包括各国士大夫间的外交辞令,这些士大夫往往能言善辩,能救国于危难之际,如我们所熟知的“烛之武退秦师”。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宋国往往都处于这么一个尴尬的位置上,虽然我们现在所知的“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最通行的说法中包括宋国。但即使宋襄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宋国在后代研究者中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于宋国的描述无论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不及其它四个。如王淑均选注的《左传菁华》一书,其在书的第一部分论及“霸主”时,就只选择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唯独没有写到宋襄公,虽然大部分研究者还是有注意到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研究者在选评或者选注《左传》时,对鲁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礼于国人”这一段历史很少涉及,这样的例子就举不胜举了。如徐中舒的《左传选》、陈世饶的《左传选译》、朱润东的《左传选》,还有如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的《左传精萃》等等。
春秋时的宋国只能算得上二等国,在军事上也不足以称霸。但宋襄公的野心却不小,尤其是他在齐国五公子争立的混乱状态下,联合曹、卫、邾三国把逃亡到宋国的齐国太子昭送回国,平定齐国之乱而拥立太子昭为孝公这件事后,宋襄公自以为诸侯之霸非几莫属,一连串做了许多想要称霸但却不被个诸侯国尊重和认同的事情。如宋襄公“一会而虐二国(滕、鄫)之君”,之后又兵临曹国城下;并且在自己策划的“盂邑之会”上,因毫不掩饰自己称霸之心而被楚成王当众抓回楚国扣押;在与楚国的“泓之战”中,宋国本有机会击败楚国,但宋襄公为了彰显自己的“德”而提出“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致使宋国败北。在应该彰显自己德能的时候,宋襄公却出兵围曹以讨其对自己的无礼和不服,而将子鱼的谏语“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当成耳边风;而在关乎国家存亡、百姓生死的战争上,宋襄公却又做起了所谓的“德”的行为,将自己、将百姓置于任敌人从容宰割的状态下。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宋襄公都不能算是一个有德之人,那又何来被尊重一说呢?这是当时宋国所处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中宋国所处的位置及文化心理。
二、“因”而不同
了解完整个宋国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后,再找一些专门给《左传》做注时有论及到“公子鲍礼于国人”的书,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书对“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中“因”的解释,从而在“因”字中去了解宋国当时的社会文化习俗、历史成因等多方面的信息。如陈戍国撰的《春秋左传校注》中,其对“因”字解释如下:“‘因夫人之‘因,杜、孔、杨诸家未予理睬。今按《诗·载驰》‘谁因谁极,‘因可以解释为‘依,有依靠、依仗的意思。又,这里‘因可训为‘亲。《论语·学而》‘因不失其亲,何晏《集解》引所谓孔注:‘因,亲也。《诗·皇矣》‘因心则友,毛传:‘因,亲也。是其证”。《诗·载驰》“谁因谁极”句,“因”训为“亲”也是可以讲通的。从陈戍国所论述中,我们可以为“因”总结出两个解释:其一,依靠依仗之意;其二,亲也。
又如杨伯峻、徐提译的《白话左传》一书中,其对“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一句的解释为:“宋昭公无道,国内的人们都由于襄公夫人的关系而拥护公子鲍。”其中,我们可以得知其对“因”字的解释为“由于……的关系”。再如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著选集卷》中《左传》一书,对“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一句的解释为:“宋昭公荒淫无道,国人拥护公子鲍以利用宋襄公的夫人。”其对“因”字的解释为“以利用”的意思。在这本《左传》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是,其在给鲁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礼于国人”一篇作的标题为《宋人弑其君杵臼》,从其翻译到标题,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再如沈玉成译的《左传译文》中,其对“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一句所做的解释为:“宋昭公无道,国内的人们事奉公子鲍以依附襄夫人。”其中,对“因”字的解释为“依附”之意。
从上述所查找到的不同版本中对《左传》文公十六年“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对“因”字的不同解释,如“依靠”、“亲近”、“利用”、“因为……的关系”等,我们可以得知,公子鲍之所以能够成为宋文公,和宋襄夫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中有依靠宋襄夫人对自己的喜爱,通过她手中的权利来对抗宋昭公而有助于自己;这种关系中也有通过国人对自己的支持,让宋襄夫人能够看清现实情况、衡量利害而主动帮助自己。其中公子鲍对宋襄夫人到底是何种情感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论述,而不能片面的提出“祖母通孙”之说。
三、以“小”见“大”
又根据杨伯峻编著的《春秋左传注》中对宋襄夫人的解释为:“襄王之姊也。襄王在位三十四年,此年距襄王之死又八年,距宋襄公之死且二十六年,以年度之,襄夫人当六十以上矣,此蓋铺叙前事。”一个六十多岁的上了年纪的人喜欢自己孙子,国人非但没有任何讨伐之声,反而“奉公子鲍以因夫人”,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昭公无道,但这祖母通孙之事于情于理都是讲不通的。那么,作为诸侯国的宋,为什么襄夫人私通公子鲍,国人不但不去谴责反而“奉公子鲍以因夫人”呢?
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当时宋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宋是殷商的后裔,深受商礼的影响,尤其在春秋各诸侯争霸时期,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更是异于其它诸侯国。周礼中规定的同姓不婚制度,在商礼中却是五世之后可以通婚。当然,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宋襄夫人是周襄王的姐姐,她与宋襄公联姻属于异性间的政治联姻。因为在春秋时期,各诸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进一步争霸,必须通过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联姻,因而婚姻就不能不是“权衡利害的婚姻”。并且,在我国的文明社会早期,一夫一妻制才刚刚确立,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群婚”习俗尚未完全废除,两性关系比较混乱。而这样的例子在《左传》中有比较多的记载,如“卫宣公诱奸其父卫桓公美姬夷姜,生下一子伋。后为伋娶妻时因看中女方美貌而又自娶之”(《左傳·隐公四年》)。此外,还有如“晋献公烝其庶母齐姜”;“郑文公报其叔母陈妫”等。虽然隋唐以后,有明确的法律禁止亲属间为婚。但在我国封建主义专制制度下,法律主要针对的是平民老百姓而言,在高官显宦尤其是古代帝王面前,法律是无能为力的。
其次,从其当时的政治原因来看。在高方的《<左传>女性研究》一书中,其在论述文公十六年这段历史时,将它放在“性:从‘敦伦到寡居女子的性宣泄”一节中,进行了如下描写:“公子鲍是宋襄夫人的孙辈,居孀的嫡祖母却可以因为他的‘美而艳而动了私通的念头。虽然二者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伦常之念在中国人的心中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有趣的是在祖母帮助孙子施利于国人的情况下,国人竟因政治的原因主动‘奉公子鲍以因夫人成就了一段旷世未见的祖孙姻缘。”在作者高方的描述中,宋襄夫人私通公子鲍是不符合当时伦理的,只因为宋襄夫人帮助公子鲍施利于国人,于是国人因为政治原因而“奉公子鲍”。也正因为国人“奉公子鲍”,其才能成为宋文王。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自古以来国人向背决定了诸侯王和帝王的立废问题,古今中外无一例外。不仅如此,作者高方还认为,人性、欲望有时候比所谓的礼法压迫和伦理道德等来得更有力量。
从上述众多的概述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公子鲍之所以能够成为宋文王,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国人的支持,“公子鲍礼于国人”而“昭公无道”成为“奉公子鲍”的重要原因。而宋襄夫人被公子鲍拒绝后依然愿意帮助公子鲍的原因,除了自己喜欢这长得“美而艳”的孙子外,还在于宋襄夫人看清了国人的向背问题。所以,这个“以因夫人”是一种双向性的作用。其一,国人有权选择开明而对国家好的君主,宋襄夫人有权在手又愿意帮助公子鲍,所以国人会因为宋襄夫人的原因而支持公子鲍;其二,宋襄夫人在看清国人的向背后,尽管被公子鲍拒绝了还是依然愿意帮他,这也是在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考虑。当然,在宋礼乃至整个春秋时期,这种亲属为婚还没有得到国家法律的明文反对,远古群婚制也依然存在影响,所以名义上的祖母通孙之事也不会被大加谴责。
总的来说,“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之“因”除了考虑当时宋国特定的政治原因外,“昭公无道”而“公子鲍礼于国人”,还得了解当时的整个社会文化背景,而不能一口就断定宋襄夫人的所作所为是因为不甘寂寞而发出对强大礼法压迫的反抗。
注释:
杨向奎.中国古代史论[M].齐鲁书社,1983.
陈戍国.春秋左传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6.
杨伯峻;徐提.白话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3.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著选集卷.左传[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
高方.<左传>女性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徐中舒.左转选[M].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
[2]沈玉成.左传译文[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3]沈玉成.左传译文[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4]杨向奎.中国古代史论[M].齐鲁书社,1983.
[5]洪亮吉.十二经清人注疏·春秋左传诂[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
[6]杨伯峻;徐提.白话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3.
[7]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著选集卷.左传[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8]陈戍国.春秋左传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6
[9]刘利;季凌云.中华经典藏书·左传[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