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汉坚+郭玮
【摘 要】节能降耗关系到每行每业,而细分到空调行业,节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多年来一直在以提高制冷装置的换热效率上。文章简要介绍了储能技术在分体落地式空调器上的应用,利用丰富的自然冷源,创新的室内机结构,高效相变储能材料存储自然冷源并且有效利用低谷电量,以克服传统空调不能利用自然冷源及无法储存自然冷量的缺点。
【关键词】空调器;节能;储能;自然冷源
我国自然冷源十分丰富,气温低于25℃的平均时间占全年的79%,平均昼夜温差达到9℃,自然冷量的高效储存与利用成为降低空调能耗的有效手段[1]。新型节能技术要实现的目标: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實现节约能源,克服传统空调不能利用自然冷源、效率低的缺点,开发集自然冷源储存、低谷电能利用、高效节能于一体的新型相变储能空调设备,大幅提高空调的节能效果。新型相变储能空调设备能够获得相变储能、自然冷空气与制冷技术联合控制运行的最佳效果,综合能效比(EER)优于传统空调,对节能降耗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相变储能室内结构模型、相变储能材料选用以及空调设备基本运行模式,从这三方面探究储能技术在分体落地式空调器上的应用。
1 相变储能室内机结构模型
以落地式空调内机结构为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结构,增加了相变储能模块,自然冷源进风口。传统的结构气体通过离心风机的带动下从室内侧进风口进入,经过换热器模块冷却后再从出风口排出,以达到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其特点结构简单,控制运行单一,不能有效利用室外侧的自然冷源。
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增加了相变储能模块及自然冷源进风口,当外侧环境温度在所需的温度区间时,室内侧进风口关闭,自然冷源进风口开启,外侧制冷设备关闭,直接利用自然冷空气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并且由相变储能模块储存冷空气所带来的冷量。另一方面,当运行到低谷电量区间,优化模糊控制逻辑,调节室内侧出风口开度大小,匹配室内温度过程中同时对相变储能模块储能。
2 相变储能材料选用
研究利用相变材料蓄能密度大、蓄放热过程近似等温的特点,可对不连续、不稳定的能量进行充分利用,以调整控制工作源或相变材料周围环境的温度,达到能量储存和释放及调节能量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目的[2]。无机盐相变材料,具有高体积储冷密度,制成块状可很好与落地式空调器内机结构结合,且易于安装维护。
无机盐溶液相变材料,是一种固-液相变材料,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其温度区间在-20~200℃[3],可足够运用在自然冷源的相变储能中。在实际运用中,通过建立无机盐溶液相变材料各温度区间储能的数学模型,结合基础制冷运行模型参数,开展实验验证,检测其储放热实验,优化处理。
3 空调基本运行模式
运用模糊控制智能匹配多种温度区间以其达到最佳效果,以下简要介绍其基本运行模式:
3.1 当室内侧环境T内环≥T设+T'℃时,设备进入制冷运行,离心风机按设定风速投入运行,同时检测室外侧环境温度T外环。
1)当室外侧环境温度T外环>匹配温度T0时,进入用电制冷模式运行,此时外机按设定运行,室内侧进风口打开,自然冷源进风口关闭。
2)当匹配温度T1≥室外侧环境温度T外环≥匹配温度T2时:
(1)T设≥室外侧环境温度T外环+T'℃,进入自然冷源模式运行,此时外机关闭,室内侧进风口关闭,自然冷源进风口打开,采用自然冷空气调节室内温度。
(2)T设≤室外侧环境温度T外环-T',进入用电制冷模式运行,此时外机按设定运行,室内侧进风口打开,自然冷源进风口关闲;
(3)室外侧环境温度T外环-T'℃ 3)当室外侧环境温度T外环<匹配温度T3时,进入自然冷源制运行模式运行,此时外机关闭,室内侧进风口关闭,自然冷源进风口打开,调节室内侧出风口,离心风机转速,相变储冷的同时调节室内侧温度。 3.2 当室内侧环境T内环≤T设-T'℃时,进入储能制冷模式状态,此时外机关闭,室内侧进风口打开,自然冷源进风口关闭,调节室内侧出风口大小;当室外侧环境温度T外环≤匹配温度T4时,自然冷源进风口打开。 3.3 当T设-T'℃<室内侧环境T内环< T设+T'℃时,保持前面的运行状态。 当室外侧环境温度T外环≤匹配温度T5时,自然冷源进风口打开。 4 结论与展望 匹配多温度区间相变储能设计技术,深入研究相变储放能、自然冷源与制冷技术联合运行的最佳效果,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及峰谷电价,保证节能效果,对于提升我国各种行业空调的节能效果,促进传统空调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高我国空调产业节能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Saito A.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cold thermal energy stor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Refrigeration,2002.25(2):177-189. [2]沈学忠,张仁元.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J].节能技术,2006,24(139):460-463. [3]徐伟亮.常低温固-液相材料的研制和应用[J].现代化工,1998(4)14-16.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