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利《论语》的翻译文本特征

2017-05-22 15:52赵阳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韦利论语

赵阳

摘要:《论语》作为体现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中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解读与翻译。本文将以韦利的《论语》译本为语料,从语言以及文化两个层面分析其文本特征,同时分析译本中的误译以及成因,力求为今后的《论语》翻译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论语》;韦利;文本特征

亚瑟·韦利是当代知名的汉学家之一。其《论语》译本可以说是其所有典籍翻译中最成功的译作(杨平, 2011: 105)。韦利之所以被多数人尊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论语翻译家,是因为其译本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风貌,注意细节的传译,文字比较简练,风格接近原文(杨平, 2008: 13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韦利《论语》译本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本文将从韦利《论语》译本的得与失两大方面来分析其译本的文本特征,并试图找寻其背后的动因。

一、韦利《论语》译本的翻译特色

(一)词汇力求准确精准

韦利翻译的目的在于使欧洲读者了解《论语》的原貌,就韦利译经的一贯风格来讲,顾及大众读者的倾向比较明显。就译文而言,韦利在一些细节的翻译上做到了准确精准。

比如《为政第二》中,“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杨伯峻的汉语译文为:“如今的所谓‘孝,只要养活父母变行了。其实,连马和狗都有人养活,若不尽心恭敬地孝顺父母,那供养父母和养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韦利将此句翻译为:

Filial sons nowadays are people who see to it that their parents get enough to eat. But even dogs and horses are cared for that extent. If there is no feeling of respect, wherein lies the difference?

韦利的译文基本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对“犬马”的理解也十分精准。

(二)善用修辞,诗人气息浓郁

作为诗人的韦利,其译文注重文学性,一方面讲究遣词造句的优美地道,另一方面还考虑语言形式的韵律和对仗效果,强调雅在译文中的重要作用(杨平, 2011, 108)。例如,当翻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时候,韦利译文为:“To prefer it is better than only to know it. To delight in it is better than merely only to prefer it.”该句句式层递进,使文字清新雅丽,艺术性强。这种对文学性的追求使得韦利的译作能够超出“一小部分专家圈子”,因而有了更广泛的读者群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三)译文通俗易懂、简洁流畅

韦利译文富有现代气息,通俗易懂,流畅简洁,普适性强,具有很高的读者意识。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韦利将其译为:“Even walking in a party of no more than three I can always be certain of learning from those I am walking with.”譯文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正如韦利本人所说,尽管自己的译本有些枯燥和技术性的特点,但我并不想让人觉得因为学术性而抛弃了文学性,或者忘记了普通读者的追求。

二、韦译本的失误

著名学者刘重德指出:译文评注韦译本值得商榷者45条,见仁见智者41条,优劣互见者19条(刘重德, 2001)。

如《论语》中“士”的翻译,韦利将其译为英语中的“Knight”,意为骑士。骑士是西方中世纪的一种贵族封号,获得这一封号即宣告了个人成功地进入了上层社会,从而可以获得封建贵族的特权。Knight 和“士”都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均拥有自我认同的无上尊严,效忠宗主,具有等级性的特征。骑士身份一般是世袭的,他们行为冲动,具有勇武、忠诚、慷慨、侠义、正直和浪漫主义的色彩。这与中国文人为主的“士”阶层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三、韦利《论语》英译本误译的深层次原因

译者的地域环境、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生活习俗以及传统习惯等都归属于文化先结构,这些因素,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影响了译者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和阐释。韦利受自身所处的时代文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和汉英不同文化的影响,对《论语》的理解难免出现与原作不同地方,从而造成一定程度上文化层面的误译。

四、小结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论语》翻译家,韦利的译本对中西方影响深远。对于专业学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韦利的翻译总体而言既忠实准确,又简洁优雅,是20世界中文典籍英译的典范。了解并分析韦利《论语》英译本的文本特征,对于《论语》今后的翻译或其它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

[2]刘重德.《论语》威利英译本之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1(2).

[3]杨平.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M].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4]杨平.《论语》的英译研究——总结与评价[J].东方丛刊,2008(2).

猜你喜欢
韦利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爱心圆
爱心圆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半部《论语》治天下
亚瑟·韦利版《西游记》翻译策略的跨文化归因
少年十五二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