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耀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学活动日常管理的总称,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通过班级管理可以将班级各项事务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小学班级管理相对复杂,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所以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进而确保学生在高效学习的同时得到知识文化与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班级管理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班级管理离不开周密的计划,是体现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班级管理不仅是高效教学的体现,也是教师“教书育人”即实现自我价值的集中体现。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班级管理能力,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得心应手,进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和亲密度。由此可见,班级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直接与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学习效率挂钩,所以必须要加强重视,并正确认识其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
一、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法千篇一律
管理注重创新,千篇一律的班级管理方法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模式,例如:采用应试管理,一味的强调学生的成绩,没有做到基本的“因材施教”,导致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越来越疏远[1]。其次,大多数教师没有制定系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想当然的进行随机管理,容易造成管理秩序混乱,不利于小学阶段规范化教育。因此,小学班级管理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以学生为中心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才能有效实现规范化管理。
2、 管理效率低下
班级管理强调效率化、制度化、规范化等要求,否则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目前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班主任投入的精力有限,进而取得的效果也非常不乐观,主要是由于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小学班级高效管理,班主任要严格按照素质教育宗旨要求,扮演好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因此,如何从师生转变为朋友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思考并克服的问题。
3、管理难度日益加大
立足实践分析,小学班级管理难度主要来源于学生的性格特征。由于目前大多数05后小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所以性格比较活跃,且任性骄纵。因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很难与学生进行近距离沟通,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离。此外,性格活跃的学生在课堂上容易产生叛逆行为,造成课堂秩序难以控制,从而加大管理难度。因此,来自家庭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共同造成现代小学班级管理难度日益加大。
二、加强小学班级管理可行性措施
1、 创新管理方法——寓教于乐
小学班级管理面对的是一群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的孩子,所以班主任首先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同时要参与学生的日常活动,包括学习和生活两方面。例如:教师课下可以与学生多交流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上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另外,还可以多开展益智类、游戏类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了有针对性的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班主任不仅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走进其生活中,多观察、多了解、多询问学生的所想所需,才能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综合效率。
2、 完善管理措施——亦师亦友
由于受管理理念、意识、措施等因素影响,导致小学班级管理效率低下,因此需要针对其症结,进行各个击破。首先,班主任需要制定人性化管理方案。例如:每個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性格特征及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计划,同时可以借助班会时间,对一段时间内的班级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自觉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3、 丰富管理体系——家校合作
班级管理不是班主任单方面的事情,班级管理效率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挂钩,所以班主任需要定期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作为班级管理计划的重要依据[2]。此外,班主任还要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整体情况,建立家与学校的合作机制,能够让班主任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动态,从而实现有效的动态班级管理。俗话说“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殆”就是这个道理。
三、结语
班级管理是学生与教师建立良好沟通的开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并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建立以德育为核心的班级管理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班级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彭正宏. 学校特色班级管理建设与师生核心素养的关系探究[J]. 甘肃教育. 2016(14)
[2]曾文婕,卢婷婷,周婷. 新世纪我国小学班级管理方法开发的现状与展望——基于2001-2010年《班主任》杂志的文献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