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鹏+赵广春
“双膜缓释肥”是近几年广泛推广的一种高效专用配方肥料,为探索底施“双膜缓释肥”情况下最佳追肥量,并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按照《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497--2002)的要求,在夏邑县安排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5年10月安排在夏邑县马头乡楚庙村小麦田内。供试土类为潮土,质地类型为淤土,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匀。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9.6g/kg,全氮1.2g/kg,有效磷20.2mg/kg,速效钾238mg/kg。前茬作物为夏玉米,亩产550kg。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淮麦22号。供试“双膜缓释肥”(24-15-6)由商丘市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尿素为山西晋城产大颗粒尿素含N(46.4%)。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五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30m2。
處理1:底施“双膜缓释肥”40kg/亩+拔节初期亩追施尿素5kg;
处理2:底施“双膜缓释肥”40kg/亩+拔节初期亩追施尿素10kg;
处理3:底施“双膜缓释肥”40kg/亩+拔节初期亩追施尿素15kg;
处理4:底施“双膜缓释肥”40kg/亩+拔节初期亩追施尿素20kg;
处理5:底施“双膜缓释肥”40kg/亩不追肥(CK)。
试验地小麦于2015年10月10日播种,亩播量14kg。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要求,于2016年3月10日将尿素分别追施于各试验小区。试验田小麦6月6日收获。收获时分小区记载实际产量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取样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分别底施供试“双膜缓释肥”和追施尿素外,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生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膜缓释肥”配合追施尿素对小麦成产因素的影响
“双膜缓释肥”配合追施不同量尿素影响了小麦的成产因素(见表1)。由表1可知:亩穗数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基本一致,处理5与各处理相比减少0.5~0.7万;穗粒数处理2与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5相比,平均分别增加1.0粒、0.3粒、0.7粒、2.5粒;千粒重处理2与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5相比,平均分别提高1.9g、0.1g、1.2、3.7g。
2.2 “双膜缓释肥”配合追施尿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双膜缓释肥”配合追施尿素增加了小麦产量(见表2)。由表2可知:处理2较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5相比,平均亩产分别增加42.2kg、6.7kg、19.3kg、95.6kg,增产率分别为7.3%、1.1%、3.2%、18.2%。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值10.5**)。采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2),处理2、处理3、处理4与处理5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处理1之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2.3 “双膜缓释肥”配合追施尿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双膜缓释肥料”配合追施尿素增加了经济效益(见表3)。由表4可知,各处理亩增收从高到底为: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5;处理2较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5亩增收平均分别增加93.3元、24元、62.2元、163.3元;各处理与处理5相比增产增投比分别为1.2、2.5、1.9、1.2。
3 小结
3.1 在底施“双膜缓释肥”40kg/亩的基础上,每亩追施尿素10~15kg,与不追施尿素相比,增加了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亩增产95.6kg,增产率为18.2%,经统计分析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每亩追施尿素10kg,与追施尿素5kg相比,增加了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亩增产42.2kg,增产率为7.3%,经统计分析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3.2 在底施“双膜缓释肥”40kg/亩的基础上,每亩追施尿素10kg,与不追施尿素相比,亩增收163.3元/亩,增产增投比2.5。
作者简介:李坤鹏,男,1976年6月生,河南省夏邑县城关镇人,农艺师。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年。
(作者单位:1.夏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商丘市土地肥料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