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励相容视角的本科生导师制设计

2017-05-22 05:55王有兴杨晓妹
关键词:导师制消极本科生

王有兴,杨晓妹

(安徽财经大学 1.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基于激励相容视角的本科生导师制设计

王有兴1,杨晓妹2

(安徽财经大学 1.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推行的创新教育模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偏差。由于内在的参与约束不强、激励机制不足以及监督不完善等问题,使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从激励相容的视角,通过博弈模型剖析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收益与成本,重新设计本科生导师制,完善约束、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本科生导师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科生导师制;博弈;激励相容

本科生导师制度源于英国牛津大学,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极大地影响当今的高等教育理念。[1]5-7目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许多著名大学都普遍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基础科目的学习之后,有计划、有秩序地进入研究阶段,培养出优秀人才。

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起步较晚,自2002年才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校率先施行,其他部分髙校纷纷效仿。国内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激励相容视角,通过分析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重新设计本科生导师制。

一、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有名无实的现象,大多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定位不清,职责不明

本科生导师制到底是什么?是教学制度吗?若是,那么是学分制的补充,还是和学分制并行?是教育(思政教育)、管理或服务制度,还是三位一体?是课程的补充形式,还是彼此享有同等地位?

当前,国内本科生导师制尚未从国家制度层面达成共识,对其内涵与定位并没有统一,不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各异。实施标准不明晰,致使导师职责不明,指导内容随意性大。导师应该承担什么职责、开展什么工作、怎么开展工作等问题含糊不清,使得导师不知道如何开展指导,使得导师制逐渐边缘化、鸡肋化。[2]

2.本科生导师制度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

例如,笔者仔细阅读《安徽××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发现,该管理办法过于笼统。其中,关于导师职责列出了6条,但是对于导师开展什么工作、怎么开展工作等方面并无明细条款,而且缺乏配套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使得导师制管理文件只能是一纸空文,导师制流于形式。其实这种现象非一家独有,国内实施导师制的高校大多存在这个问题。

3.激励和监督机制缺失

目前,部分高校将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考核、年度考核、评优、职称评聘和岗位晋升的参考依据。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得参加年度优秀教师评选;考核优秀的导师,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这看似是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视,使得教师必须参与到本科生指导中,实际上却对导师制的具体运行并无实施细则。此外由于评价体系的缺失,使得约束与激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少部分导师缺乏责任心

少部分导师对本科生导师制没有足够的了解与认识,对导师职责和工作内容不明晰,没有明确的态度,缺乏主动性,为完成任务而指导。指导过程不规范、不细致,随意性大;个别教师缺乏责任心,指导次数偏少,指导质量也不高;甚至出现极个别导师从未主动见过学生。

5.学生缺乏主动性

学生同样对导师制没有足够认识,认为其只是学校的制度,与己无关。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很少、甚至从未主动联系导师,个别学生在导师催促下,仍不露面。[3]72-76对待导师布置的任务,不能认真完成,这样就增加了导师的指导难度。

二、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的原因分析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基本概念中包括局中人、行动、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结果等。在当前的本科生导师制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目标多样化,每个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各方在规则允许的前提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致使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不统一,导师制流于形式。

1.学校与教师间的博弈

出台本科生导师制后,学校有两种策略选择:监管严厉或监管不严,其中学校采取严厉监管时需要投入一定的监管成本CR,如果监管不严会对学校的声誉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对于指导工作,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积极指导或消极指导,选择积极指导会产生额外的成本CM,并带来相应的收益S,消极指导会遭受处罚CP。在现有制度下,教师积极指导与消极应付所获得的收益基本无差异,记为A,而且这个收益与导师制本身无相关性;教师也并没有因为消极指导而遭受处罚。此时,学校与教师间的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学校与教师博弈的收益矩阵

通过收益矩阵,可以得知:(1)由于-CR<0一定成立,无论教师选择“积极指导”还是“消极指导”,学校的最优策略是选择“监管不严”,以避免发生监管成本CR;(2)由于不存在惩罚,A-CM

2.教师与学生的博弈

教师和学生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直接实施者,其对该制度的态度或执行程度直接决定着该制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教师对于指导工作,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积极指导或消极指导,如果选择积极指导会产生额外的成本CM,消极指导会遭受处罚CP。学生也有两种策略选择:主动联系和被动联系,主动联系会产生额外的成本CS,被动联系会产生处罚CC。在现有制度下,教师积极指导与消极应付所获得的收益基本无差异,记为A,而且这个收益与导师制本身无相关性;学生两种策略下的收益也无差异,记为B,且学生认为其收益与导师指导没有关联;教师和学生也并没有因为消极而遭受处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博弈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教师和学生博弈的收益矩阵

通过收益矩阵,可以得知:(1)由于对学生不存在惩罚,B-CS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在现有制度下,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不会产生额外的收益,其消极行为也没有带来惩罚,那么三者都会维持现状。但是,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推行者,学校有责任进行机制设计,从提高教师积极指导的收益、加大其消极指导的成本等方面入手,推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完成本科生指导工作,达到预期效果。[4]153-157

三、本科生导师制激励相容机制设计

激励相容机制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L.Hurwiez提出的,是其机制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Hurwiez(1972)指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人都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规则行动;[5]37-42如果有这么一种制度安排,使理性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恰好与组织集体价值最大化目标相一致,这一制度就是“激励相容”。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表明,贯彻“激励相容”原则,能够有效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结果符合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让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多做贡献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即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实现一致化”。[6]83-87

具体到高校之中,教师都具有利己的一面。因此,其行为往往是在自利规则的驱动下开展。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个体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学校的系统运行,而这些行为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 此时,为确保学校的整体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制度,使教师的个人行为与学校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这样的机制即 “激励相容” 原则。

在激励相容理论的视角下,学校是总体福利的代表,需要协调教师与学生的个体目标,制定符合激励相容原理的本科生导师制。

1.参与约束

参与约束指代理人履行契约所获得的期望收益不能低于其在同等成本条件下从其他委托人处获得的收益水平。[7]86-89在高校中,教师因工作任务的不同而面临多个委托人,具体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党政等部门,委托人之间是充分竞争的。代理人接受合同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的期望效用。[8]39-4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管理者,必须提供最有吸引力的合约,才能使教师在指导工作中尽职尽责。现实中,实施导师制往往是教学管理或学生管理部门,其掌握资源相对较少,难以提供有吸引力的契约。教师作为代理人,将选择“消极”工作,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9]370-396目前高校中,教师的个人需要大致为: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培训机会、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学校的长远发展等。只有将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高校积极健康向上发展态势下,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个人需要,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而,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等可有效地引导高校教师指导行为,将之作为激励手段能够有效地推动本科生导师制。

(1)注重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的一种内在激励方法,是本科生导师制激励机制中较高层次的手段。其形式也比较多样,如:获得认同、给予荣誉等。精神激励持续时间相比物质激励要更为长久,能够给教师带来更多的荣誉感、成就感与使命感,使教师自主地对本科生导师制产生深刻的认同,从而更好地履行导师职责,将自己的个人行为及目标与高校的建设目标相统一,真正实现教师与高校的双赢。

(2)物质激励不可或缺。物质激励作为组织中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在高校中也较为普遍。学校会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等经济手段,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导师制实施中进行物质激励,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提高全体教师的经济收入来调动其积极性;二是给予在本科生指导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激励时,必须做到有据可循、公开透明,从而能够真正地起到激励作用。

需要注意:首先,单纯的物质激励或是精神激励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两者配合使用的组合拳,才能产生最佳激励效果。[10]60因此,对于完善本科生导师制而言,必须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效结合,缺一不可。其次,要想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离不开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于完善本科生导师制而言,指导工作的评价至关重要。导师制的评价标准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也是导师工作评价确保公平性的前提;只有保证公平性原则在评价体系中的贯彻,才能真正发挥评价考核制度的激励效果。

3.监督机制

如果仅有激励,而没有监管,本科生导师制仍然是一纸空谈。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也不可或缺。高校要对教师的指导状况进行检查、督促,制定有制约作用的措施与制度,从事前到事中、再到事后,全过程进行监督。

(1)事前监督。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法纪,能够有效地推动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同时能为教师的指导工作提供引导,以确保本科导师制目标的实现。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责任,并不需要学校投入过多的成本,却可以为导师制提供更为明确的标准,并很大程度地保证其顺利实施。

(2)事中监督。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高校应整合全部力量,如教学单位、学生处、团委、纪检监察、组织、宣传、人事等部门对教师指导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还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学生团体、校内媒体和社会舆论等作用,对教师指导工作进行监督。[11]95-97

(3)事后监督。构建本科生导师制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导师制实施效果的评价。[12]136-138一方面,对在一定教学期限内指导工作完成量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对导师制实施质量与效率有效反馈。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一样计入教师的年度工作量,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称评聘、岗位晋升挂钩。

4.惩罚机制

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之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教师与学校之间可能会产生目标偏离的情况,而教师本人又未能及时察觉和纠正,就会出现损害学校整体利益的情况,此时必须有相应的惩罚机制,以示惩戒。针对教师指导学生工作中出现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损害学校集体利益等非期望的不良行为时,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并勒令其改正。

综上所述,激励相容视角下本科生导师制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只有通过设计适合的参与约束和激励机制,利用激励、监管与惩罚手段,使教师个体目标与学校整体目标趋于一致,才能真正使得教师投入到本科生指导工作中,使本科生导师制发挥应有作用,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双赢”。

[1]杨晓捷,许志山,孙园.基于本科生导师制视角下的工科类学业预警学生协同帮扶模式探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

[2]袁小量.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3]张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双向需求”问题探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6).

[4]潘雅静.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及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4(1).

[5]钟春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利益博弈——基于激励相容的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0,28(3).

[6]祖强.机制设计理论与最优资源配置的实现——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67(2).

[7]夏万军.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23(5).

[8]丁浩,王美田.高校教师激励的困境分析及治理路径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2012,06(1).

[9]Maslow A H, Green C D.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J].Psychological Review, 1943,50(1).

[10]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11]李义中,安民兵.高师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2,31(9).

[12]周俊卿,温树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和探索[J].山东纺织经济,2009,153(5).

Class No.:G640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Based on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Wang Youxing1, Yang Xiaomei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2.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s an innovative educational model adopted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recently, but it is still obviously bias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Due to the weakly inherent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 lack of incentives and imperfect supervi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torial system is still at the surface level. We analyzed the return and cost of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by using game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to improve the restrai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so that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would play its due rol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gaming;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王有兴,在读博士,讲师,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 杨晓妹,博士,副教授,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高等教育。

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acjyyb2016086)阶段性成果;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示范课程(acsfkc201635)阶段性成果。

1672-6758(2017)05-0001-5

G640

A

猜你喜欢
导师制消极本科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让自己发光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