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秀利
(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复发性流产主要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以上自然流产,经研究发现,较多的是复发性流产,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非常多,比如:遗传、内分泌、感染等,但是还有一些患者的发生该疾病的主要还是不清楚,在临床上被称之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主要以封闭抗体缺乏有着直接的关系[1]。在临床上采用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实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2]。本次研究对100例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分析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反复流产的妊娠效果,将研究结果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为(29.65±3.41)岁;对照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为(29.97±4.03)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许可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封闭抗体检测方法
对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将患者的血清进行有效的分离,在对患者进行测定,在测定的时候要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直接的操作。
1.2.2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方法
在治疗之前要告知的患者治疗的方法、意义、以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画着的治疗效果。第一步,先抽取丈夫外周血,需要抽取30ml,在外加肝素起到抗凝的作用,在无菌条件下将提取的淋巴细胞进行直接分离,再用生理盐水进行洗涤,洗涤的次数要到3次,在,在用皮内注射的方法,在手臂皮内注入7个点,一个疗程为三次,一次的间隔大概是3周左右,在一个疗程结束之后,对患者的封闭抗体尽心复查,如果是阴性要加强对其进行免疫治疗,阳性鼓励患者在6个月内进行妊娠,妊娠后再进行免疫治疗。告知患者要注意休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及时对妊娠早期的反应进行观察。
免疫治疗效果及妊娠成功标准:第一、封闭抗体转阳性,认为治疗效果良好,可以妊娠;第二、妊娠超过14周,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胎儿发育正常,或者分娩活胎为妊娠成功标准。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得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示,并用卡方加以检验;以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85.5%,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63.3%,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n(%)]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主要是因为一种免疫排斥的反应所导致患者出现自然流产的现象,对于发生的免疫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尽一致,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它不仅与生理性免疫抑制反应减弱有直接的关系,还与妊娠免疫耐受的程度存在一定的联系[3]。在19世纪50年代,有研究学者认为,人类胚胎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可以称之为同种半移植的过程,胎儿在这个过程主要的是一种半同种异体移植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具备母体免疫排斥的有效的能力,当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夫妻间 增强HLA 相容性的过程中,使母 - 胎界面中的免疫耐受机制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妊娠妇女对胎儿父系同种抗原识别的能力就会降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无法把足够数量的保护性抗体 BA进行正常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胎儿就会遭受母体体液的免疫应答攻击,从而受到严重的排斥,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流产[4]。母 - 胎免疫耐受的过程就是代表着妊娠成功,在人类免疫系统中,T 淋巴细胞对孕期母- 胎免疫的承受能力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临床上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主要是采用外来抗原通过患者的皮内,在注射到妻子的体内达到刺激母体免疫系统中,外来抗原主要是丈夫或无关第三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主要诱导其体内产生 HLA 和 BA,在下一次妊娠的时候, BA就可以 识别到丈夫的,并去它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起到封闭的作用,使胚胎在正常环境下可以正常发育。
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比传统治疗效果要好,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 超,韩维田,冯文华.反复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封闭效率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7,(4):571-573.
[2] 黎丽芬.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反复流产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0):78-80.
[3] 吴嘉齐,汪巧敏,黄美玲,等.反复流产接受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61-62.
[4] 陈延斌,张运华.反复流产患者的封闭抗体治疗[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5):62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