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夕
麦家,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解密》被翻译成33种语言,是世界图书馆收藏量第一中文作品,被《经济学人》评为“2014年度全球十大小说”,英文版被收进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后唯一入选该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
2017年3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朗读者》上,麦家朗读了一封他写给儿子的信,信中字字句句情真意切,让主持人董卿当场落泪,被网友们称为“2017最美家书”。节目上,麦家首次透露了他和青春期叛逆的儿子的种种矛盾,以及坚守、忍耐让儿子成功蜕变的过程。
大作家出丑背后的玄机
1964年麦家出生于浙江富阳,1981年考入军校,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凭借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他在文坛声名鹊起,成为首位被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或许是继承了麦家在写作上的基因,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儿子麦恩的作文就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他开始沾沾自喜起来。其实在儿子的写作上,麦家并没有指导多少,他只是要求麦恩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写一段文字,即使只有几十个字,只要有思想,就能顺利通过。
由于麦恩的作文每次能拿高分,他成为了同学羡慕的对象,一些家长更是慕名找到麦家,希望他能指点指点。麦家一脸愁容,要说写一篇长篇小说容易,要去辅导小学生写作文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他只好一一推却了。
有一次,麦恩在写《春天的一件事》这篇作文的时候,突然流起了鼻血,血流得很多,一家人忙成一团,到晚上很晚才止住血,耽误了写作业的时间。麦家只好代替儿子把作文写完,他没有写那些已经被写烂了的花花草草的故事,而是把笔墨花在了一棵破土而出的“春笋”上,300字的作文,描述了笋成长的过程。写完后,麦家还通读了一遍,觉得很是满意。
第二天,麦恩一回到家里就一脸的不高兴,原来老爸代笔的文章老师只给了76分。“我的作文从未下过90分,一般都在95分左右,这次可算是在班里丢脸丢大了”。之后几天,麦家一说到学习或者写作,麦恩总是悻悻地怼他:“我这辈子就没得过这么低的分,我看你这个作家还不如我呢!”
麦恩哪里知道这是老爸的“阴谋”:你看,作家也就这水平,你们还敢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吗?同时,麦家的作文也是写给麦恩看的:像我这样的水平都能当大作家,你每次拿90多分将来还不知道成为怎样的大文豪呢!果然在麦家的一顿启发后,麦恩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完成一篇得意的文章后,他总是第一时间到父亲那儿炫耀一番。
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打了76分,这也让麦家意识到现在作文教育里模式化的现象有多严重,只是稍微的创新,就很可能得低分。文章开头得要煽情,写春天就得写鲜花灿烂、阳光明媚;文章最后还得有升华,得体现中心思想。这样的要求在麦家看来,反而束缚了真正的作文创作,而一旦有了中心思想的束缚,作文说谎的现象就很难避免。有了这点发现,麦家开始有意识的引导麦恩在写作时,跳出中心思想的束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天马行空,只要写出真情实感就可以了。
后来,学校老师要求购买作文书,麦家却让麦恩把书扔到一边,去读经典的短篇故事,读完后还让麦恩深情并茂地讲述出来。得知麦家的做法,老师很是气愤。后来在一次采访中麦家道出了这样做的初衷:“所谓的优秀作文不过是别人的思想,现在的学生很喜欢背诵几十篇文章,考试的时候移花接木来获得高分,可是时过境迁,这些文章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故事一旦在脑海里形成了印记,可以跟随你一辈子!”
陪伴讓叛逆儿子蜕变
随着麦恩长大进入初中,他像一般孩子一样也开始叛逆起来,麦家的谆谆教导在麦恩看来是唠唠叨叨,可是他不敢挑战父亲的权威,几次之后他要么“嗯”、“好了、知道”,要么是缄口不语。
高中一年级时,由于换了新的学校和老师,麦恩一时间根本无法适应,他既不敢告诉父母,也不能向老师倾诉。回到家里,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他在网上扮演一个成熟的人:他自己14岁,就扮演成41岁,15岁就扮演成51岁这样子。
儿子的叛逆让麦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想和麦恩聊天,可是麦恩拒绝开门,他只好在门外不断地说话。为了让麦恩赶上学习的进度,麦家又给他请来了家教,可是还没有两天家教老师就被他气走。前后三个月的时间,麦家请了四个家教,最长的只待了二十天:“像你家这样的孩子我实在教不了,你还是放弃了吧!”麦家也不知道哪里来了脾气:“如果他是你的儿子,你会这样放弃吗?”
为了帮助儿子改变,麦家决定开一家培训机构,让儿子和同龄人多接触变开朗点,可是计划以失败告终。
有一次麦恩和同学打架,老师把麦家叫到学校,麦家甩手给了儿子一巴掌,儿子的鼻血顿时流了出来。接下来几天,儿子都不理麦家。麦家突然觉得自己对不起父亲,儿子才几天不理他,他就难以忍受,而这么多年,自己的父亲是怎么过来的?
麦家小时候贪玩,学习成绩每况愈下,父亲对麦家的表现痛恨至极,经常将他按在地上痛打。麦家懂事后开始发奋读书,考上大学,家里还专门摆下酒席庆祝。父亲高兴地说老二为咱家争光了,麦家却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有一年春节回家,麦家买了很多礼物,唯独没给父亲买。父子俩的心结直到麦家出版了多本作品之后才打开。那年春节,麦家回家发现最显眼的位置摆着自己的20多本书。吃晚饭时,父亲端起酒杯说:“儿子,你有出息,为咱家争了光。小时候爸爸打你,是想让你更有出息啊。”麦家一场痛哭,打开了心结。
麦家觉得像儿子这样的年轻人,青春期就是危险期,“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自己做父亲了,才发现只有一种选择,帮助孩子变成一朵花,磨平尖刃的地方,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阶段。
麦家一改之前责骂的做法,吃饭时,他主动给儿子夹菜;散步时,他会轻敲儿子的房门希望他一起去;去爬山时,他会帮助儿子准备登山鞋,半山腰他会伸出手拉儿子一把;下厨房时,他也会邀上麦恩,两个人分工合作,切菜、炒菜,尽管没有过多的语言,可是流淌着是满满的爱意。
没多久,麦恩的叛逆情绪得到了缓解,他开始主动和父亲交流,聊学习上的事情,聊写作。有一回,父子俩看了一场电影,从音乐效果,到电影的艺术性聊得不亦乐乎。更多的时候,麦恩在写作业时,麦家就拿着一本书,静静地坐在不远处。麦恩问老爸这样做累不累,麦家沉思了片刻说道:“趁你还没有长大,我想好好的陪伴你,当你翅膀硬了的那一天,我会默默走开!”
麦恩转过身,泪水早已涌出,再多的隔阂和叛逆都被亲情化解了。
到高三时,麦恩看到曾经的小伙伴们都开始努力读书,纷纷准备出国读大学,他意识到和朋友们的差距,于是奋力学习英语。那年初夏,麦恩告诉老爸,他收到了一所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麦家一度完全不信,经过确认才喜出望外。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麦恩又收到了五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提供12000美元的奖學金的费城艺术大学。
迟到18年的信温馨感动
麦恩到美国留学,麦家有太多的不舍得,他的关心,他的牵挂,他的留恋,但他又知道,儿子不能永远留在身边,他不觉得让孩子始终在自己羽翼下成长的这种做法是正确。临走的当天早上,麦家早早地起来,摊开信纸,他决定给儿子写一封信,潇潇洒洒,一落笔就是2个小时。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
为了让儿子看到这封信,麦家将信件夹在了一本笔记本里,里面还夹了2000美金。他觉得相隔几万里的儿子再来看自己的这封信,他会更加珍惜。估计麦恩到达美国之后,麦家忐忑地发了一条微信:看到钱没有。麦恩回复说看到了。几分钟的沉寂之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有没有看到信件。麦家静静地盯着手机屏幕,直到十分钟后他终于收到了儿子发来两个流泪的表情。麦家知道,此时任何话语都是苍白的,而眼泪代表着儿子的感恩。
儿子到达美国后,虽然相隔万里,可是麦家依然通过微信每天保持着联系,问他的学习情况,问他是否找了女朋友,麦恩像个老朋友一样回答着老爸唠叨的提问,除了学习上的事情,他每天发一张自己的照片,时不时也提醒老爸老妈不要太劳累了。
2017年2月初,麦家接到央视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的邀请,《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麦家想到了给儿子临别的这封信,节目上他满怀感情地朗读写给儿子的信,节目播出之后这封《致信儿子》被网友们称为“2017最美家书”。
远在美国的麦恩看过节目后,第一时间给麦家发来“好肉麻”三个字和一个微笑的表情。麦家给儿子发去了意味深长的短信:什么时候你会觉得不肉麻,我大概已经是七老八十了!
节目播出后,麦家微信里塞满了网友的短信,很多人都关心他是怎么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的。“我有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你当好旁观者,做一个麦田守望者。对于叛逆的孩子,父母永远是被动方,你只能忍耐!教育专家也说,70%的叛逆孩子最终能安全度过青春期,因为没有一个人会永远逆反下去,要把问题交给时间,要有耐心。”
编辑/郑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