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辩福
似乎用于传承精神文明的载体,一旦走下神坛,就有变成生活中好朋友的趋势。比如曾用来记载楔形文字的软泥板和蜡版,后来变成了人们糊墙和照明的工具;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的简牍、仅王公贵族才用得起的帛书,在纸张发明之后,回归到了原本的用途—做建材和衣服。纸张作为阅读书写工具称霸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现在呢?铺天盖地的各種数据似乎都在表明纸质书籍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是方便快捷的电子书。
我曾有一段时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时光,从城市的这一头穿梭到另一头,快一个小时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听一个多小时的音乐,环境嘈杂不得不把音量开很大,终于耳朵有些受不了,打发时间最好的选择似乎只有读点什么。我试过在车上捧着本曾放在书柜上落灰的纸质书。但渐渐地,我觉得脸上有些发热,听得见叽叽喳喳的耳语,手头那本纸质书使我成为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周遭人手一部手机,盯着眼前那一方几寸的小屏幕的时候,捧着一本书的我有些格格不入,而且有人扫一眼封面,就开始估摸你这个人的深浅。车上的阅读,仿佛成了一场“秀”。
有人说,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变成了“秀”让我感到不自在。况且在车上没有位置坐的时候,一手拉着吊环的我更不可能掏出一本纸书来。这时候我会用余光窥探,左右的人都在看些什么?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还有移动支付这件事—人们可以很轻易地从互联网上获取大段大段地阅读材料,玄幻的、修仙的、职场的、帝王的、表示震惊的、揭露真相的、领导人都惊呆的、花钱的、不花钱的,只要他们想看,总有东西能满足需求。身边曾站着个一目十行的小伙子,飞快地滑动着大拇指,几千字的章节“弹指间”便看完了。末了,弹出一个对话框:“阅读下一章节需要支付0.1元,确定支付吗?”小伙子毫不迟疑地点下了确定,付费成功后他的快乐继续。我忍不住问他:“你看这么快,看进去了吗?”他的回答是:“你指望从网络小说里面看到什么,还不就是图个开心?这些都是套路,看多之后特别快!”
后来我换了工作改骑自行车上班了,我那“一目十行”的神功最终非但没有练成,反倒是阅读量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滑。我深知“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咬咬牙买了一个“电纸书”来安慰自己—用它读过一些小说,一些轻松的内容,但它最终的归宿也是成为一个贡品,被贡在台上,和那些纸质书一样落满灰尘。
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拿起了纸质书,因为我的研究生论文要截稿了。捧着那些厚厚的教科书和研究的资料翻阅,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不同的装帧、不同的排版、行距的疏密、纸张的颜色……都赋予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一来二去地翻阅,仿佛和它们就成了熟识的朋友。它们会成套地印到你脑中,你要找什么内容,引用什么数据,大概地用手扒拉一下,都能翻到。它们也不会介意你拿着笔在身上涂涂写写,反倒是有了你的标记之后,纸质书的个性更加鲜明了(那些电子书做个标注就要问你是否分享到网络上)。纸质书就像个静默不语的长者,对你循循善诱,最终将他的一切灌输到你的脑海里。
我相信,纸质书一定还会陪伴我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