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六十年前在冀东盘山的九华峰上其实同样有七位八路军战士为阻击日寇进攻,掩护大部队转移舍身跳崖的悲壮史实。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他们中的幸存者马占东。
1940年的春天,在抗日战争中身为警卫班长的马占东率领六名警卫战士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他们利用有利地形,一边后退,一边阻击敌人,把敌人引到了九华峰顶。在这里他们打光了子弹,用光了手榴弹后就用山顶上的石头掷击敌人,当石块也用光了之后,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七位勇士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砸碎枪支后,纵身跳下了百丈悬崖,这七位跳崖的勇士中,六位战士英勇殉国,班长马占东幸运地被树枝挂住后被当地的农民救下在山洞里养伤,自从醒过来那天起,他就常常一个人坐着,并时不时望向远处的九华峰发呆,当时马占东由于跳崖时脑部严重受损,已经记不得自己所在部队的番号,甚至想不起九华峰上那场残酷的战斗了,尽管这样,他仍然隐隐地感到不远处耸立地九华峰与他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马占东渐渐痊愈了,但九华峰仿佛就是他心头的一块石头,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天在马占东的反复要求下,老乡带他再次来到了九华峰脚下,此时,在他的脑海中似乎突然出现了七位勇士纵身跳下悬崖的悲壮场面,出现了他与战友們曾经在一起亲密无间的欢乐时光,马占东泪如雨下,放声大哭,哭过之后,他慢慢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衣服,缓缓抬起右手向九华峰的方向行了一个庄严地军礼。没有人知道马占东伤愈后是如何找到部队的,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事,马占东生前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我们只知道不久以后马占东又再次穿上了军装去打鬼子。马占东在连里有个外号叫“马傻子”,他平时话不多,可是全连打仗最不怕死的绝对就是他马占东,无论大小战役,他永远冲在最前面,一上战场,根本就不要命,曾经有人问过马占东为什么打仗不要命,马占东说:“我身上背着几条兄弟的命,活一天,赚一天,杀一个鬼子,赚一个,兄弟们都在那边等着我呢,所以我不怕死。”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
1946年5月17日,天津的一间民宅内房门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喜字,民房内喜气洋洋,马占东要结婚了,本来是个大喜的日子,马占东却表情严肃,客人走后他在自己的桌前又搬来六把椅子,又拿来六只酒杯,六双筷子,六副碗碟,在桌上一一放好,然后拉着新娘张士英的手一个一个地敬酒,很少喝酒的马占东那天喝干了三瓶老白干,喝酒的那股劲与他打仗没啥区别,往死里干,马占东喝的烂醉,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喝醉,后来,每当马占东想起这些战友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灌得烂醉。然后哭喊道:“兄弟们呐,你们都走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呐,我想你们呀,我的好兄弟们呀。”
结婚后,马占东随部队进入东北参加辽沈战役,由于在抗日战争中,马占东失去了一只眼睛,家人和领导都劝他不要上前线了,可以做一些后勤工作,然而马占东却说:“我的命都是弟兄们给的,我活着就是为了我的兄弟,你们不让我上前线,除非我死。”马占东义无反顾地又一次踏上了战场,他参与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奔赴四川西昌参加大小凉山的剿匪战斗,由连长升为营长,由营长升为团长,他的职务在不断地变化,但他身先士卒的战斗风格却永远没有改变。
2002年2月18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里,马占东将儿女叫到跟前,他叮嘱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把骨灰送回故乡蓟县盘山。
2002年3月2日,马占东的儿子抱着父亲的骨灰,带着临终的嘱托,登上了飞往天津的飞机,盘山的九华峰下,在干涸的沙滩上矗立着马占东的墓碑,这是一座普通的土坟,从这里北望盘山九华峰巍然耸立,马占东的碑文是根据四川省军区的一挽联内容篆刻的,“戎马一生南北征战功千秋,为官一世两袖清风明万代。”总结了马老英雄的一生。
马占东就像是一块纯度最高的金子,他没有杂质,对党对共和国只有奉献。战场上的生死考验和战友间的患难与共造就了他独有的生命本色,在他坚毅刚强的人生中其实也充满了侠骨柔情。
(盘山烈士陵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