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铮
近年来,汉中市在地处秦巴山区、经济相对落后、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引擎和支撑,立足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以应用创新引领全局,加强培养骨干教师,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投入小、推进快、应用强的发展路子。全市涌现出汉中师范附属小学、洋县南街小学、西乡四中等一批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形成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汉中市多项教育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势头。
行政推动 系统设计
加强顶层设计。按照“超前规划、分层推进,示范引领、均衡发展”的原则,我们制定出台汉中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等文件,明確了教育信息化推进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
搭建应用平台。汉中市教育局牵头与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汉中分公司三家运营商签署了“互联网+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采取校企合作、企业先建、购买服务方式,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目前,全市学校宽带接入率和教学点数字资源覆盖率均达到100%,“班班通”覆盖率达到92%。各县区结合实际,采取政府投入、结对帮扶、社会捐助、企业参与等形式,有力有效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
强化督导考核。我们坚持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县区、学校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多次召开信息化应用工作推进会议,更新理念、深化认识、推动落实。坚持每年组织教育督导室、电教馆对县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对各类学校进行常态化抽查,确保各项任务顺利落实。
培训带动 整体提升
项目带动,全员培训。以“国培计划”“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培训为依托,组织全市教师及教研人员开展各类信息化培训。近三年,全市累计培训3万多人次。西乡、洋县按照“全员培训、注重实效,分层考核、奖惩挂钩”的原则,将教师信息化培训纳入全县整体培训规划,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把培训考核分为初级培训、高级培训两个认证等级,并颁发相应等级培训合格证书。
典型示范,培养骨干。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展示交流培训活动,遴选在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中的获奖教师上示范课,聘请各级教研专家评课,参训教师研讨交流,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打造素质高、能力强、应用快的信息化骨干队伍。坚持每学期组织全国大赛获奖教师深入山区、学校进行示范课巡讲,引领和推动山区、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全面开展。城固、汉台、勉县、略阳等县区以聘请专家、外出学习、示范课展示等形式,分层次开展以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微课制作、录播技术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培训,有效提升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特色培训,融合创新。组织开展创新课堂教学特色培训活动,联合中央电教馆在汉台区西关小学举办了“基于融合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混合研训活动。通过移动学习、大数据统计、远程观摩教研等新技术新媒体开展“创课”活动。汉中老师利用iPad在互联网一对一环境下进行“创课”,并与全国35个地市进行远程观摩、交流,实现了利用互联网开展大数据分析和创客活动。联合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在洋县南街小学举办了“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研讨交流培训”。通过聆听专家报告,现场观摩北京教师和汉中教师“一对一”环境下iPad示范课,两地教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研讨。我们组织的教师培训已不仅仅停留在听报告和讲座,而是走进课堂,深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感受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与技术的融合及创新,不断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竞赛促动 扩大成效
开展竞技比赛。坚持每年组织中小学师生参加“全国教育信息化大奖赛”“全省微课大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大赛”等信息化各类竞赛活动,汉中刘玉梅、袁晓明等一批教师获一等奖。据统计,从2009年参加全国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赛以来,累计有368名教师的教学课例荣获全国奖励,先后有69名获全国一等奖的教师应邀赴沈阳、合肥、洛阳、西安、福州等地为大赛做现场上课及说课展示。在全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应用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我市西乡县白龙塘镇碾子沟村教学点肖日隆老师作品获一等奖,全国仅12件,全省唯一。
强化教学应用。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教育部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市成绩喜人,共评选出188节市级“优课”,229节省级“优课”,52节部级“优课”,汉中市教育局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奖”。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竞赛,各县区制定了许多好措施、好办法。例如,西乡县提出教师信息化应用“四率”达标(学科覆盖率、课时覆盖率、课件应用率、课件设计制作率),倡导教师人人有资源文件夹、逐步积累完善学科资源;坚持将学校教师参加信息化各类竞赛获奖情况纳入教学常规进行考核,要求各校要将“四率”考核结果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存查。勉县把教育信息化应用竞赛情况作为教育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建设有目标、工作有落实、应用有考核,应用工作在教育工作年度综合考核中占到20%的分值。
科研驱动 深化融合
加强课题研究。坚持每年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以区域为单位,紧紧抓住立项评审、中期评估、成果评选、结题评审“四个环节”,做到有方案、有过程、有成果、有总结、有推广,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使我市中小学教师不但是教书匠,而且成为研究者。“十二五”期间,我市信息化教育教学科研取得丰硕成果。组织开展研究国家级课题《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研究与实践》;中央电教馆课题《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课题《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及省教育厅电子书包试点项目课题等,多次被评为国家、省级优秀科研成果。
注重创新教育。面对创客教育、机器人时代,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大胆实践,在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家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支持下,我们选择汉师附小、洋县南街小学、西乡县莲花小学等5所学校作为创新实验校,开展机器人课程应用及研究,培养了一批勇于探索的创新型教师。勉县实验小学、陕飞二小、汉台中学等学校多名学生在世界机器人大赛等多项比赛中荣获优异成绩。宁强南街小学等多所学校也都建有机器人、VR等创客教室,全市中小学创客教育蓬勃发展。
多维融合发展。地处秦巴深处的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心小学在电子白板课堂应用常态化的同时,利用网络云存储技术,将学生的日常活动采用实时手机录像、拍照,并通过学校大屏幕显示终端同步播放,开通了留守儿童视频亲情对话空间,将信息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活动之中,成为全县德育教育的示范性学校。宁强县广坪镇中心小学师资力量薄弱,他们运用资源平台的视频课件上音乐、美术课,通过足球教学视频,边学边练,成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通过几年不懈努力,汉中在经济落后,师资缺乏等环境下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汉中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经验也将逐步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