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个性的研究

2017-05-19 16:54李英
未来英才 2017年7期
关键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

李英

摘要:教师作为直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关键人物,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想张扬学生的个性,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要有个性。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了打破长期以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施、张扬学生个性这一课标要求,在讨论中、体验中共同交流探讨,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个性化教学及在自己教学中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条件、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学习借鉴孔子“因材施教”和国外先进教育思想。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倡导乐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个性差异;个性特长;课堂教学;因材施教

课堂是学生个性培养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课堂个性化教学为个性培养的途径,培养学生以“两独两自”为重点的良好心理品质,我们认为,个性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答案,让每位学生找到表现自我的领域,达到某种完善程度,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之目的的教学模式。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需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它始于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孔子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处处闪耀着“因材施教”的思想光芒。例如,孟子把教育对象先进行分类,然后施以不同的教法。“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种:有象及时的雨水那样沾溉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风流余韵为后人私自学习的。这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因材施教”的思想在西方教育家教育实践中也有体现。课堂交往是师生相处的主要方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渠道作用。

二、小学生个性发展现状

我国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时间过长,一个学年中,加班加点再加上克扣寒暑假和节假日,学生一年中上学的时间往往长达300天左右;二是上课时数过多,通常一天要七节课以上;三是学习乃至整个学校生活过于单调、枯燥、无趣和压抑。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体质下降,患神经衰弱、脊柱弯曲等疾病的中小学生不断增加,由于睡眠时间不足和质量不高,很多学生出现了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等问题。由此可见,个性发展已成空谈。

其次,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1、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陪衬,不是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应该相互尊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才能自由地袒露,健康地发展。建立这种关系、创造这种氛围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所有的孩子都无例外地是有天赋的,有才能的。发现、显示、爱惜、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的个人才能——意味着把个性提高到人的尊严充分发展的高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牢记。

2、教师要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语文学科独具文学性,富有形象感染力。中小学生阅读的许多课文是古今中外多种体裁的文学精品,语言精美,形象鲜明,而且风格各异。与数理学科所具有的精确性不同,语文学科则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一百个读者心目中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词句的理解,段落的划分,主旨的探求,人物的品评,写法的分析,往往见仁见智,都不一定有唯一的答案。语文教师正可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向书本、向权威、向老师挑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3、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在独特的先天条件和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后天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对个性存在差异的学生应施以不同的教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并躬行之。意大利现代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差异很显著,没有两个儿童完全一样,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化教学原则。

4、教师要运用多元评价方法。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教育形式,应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我们在教学评价时,不能只关注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对教材的把握、处理,而是要更多地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客观、科学、激励的评价,从而避免不同个体间的横向比较和主观原因导致的片面的、武断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锤炼独特的方法,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贯彻独特性、灵活性、多样性、时代性的原则,使教学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使个体社会化的漫长的、终生进行的过程。“教”和“育”都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所以说,真正的“教育”实质上就是“终生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参考文献

[1] 徐静涛.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促进个性发展[J];林区教学;2008(02).

[2] 李树芳.谈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小学教学参考;2007(33).

[3] 李玉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S1).

[4] 张大均.论因材施教的策略.课程.教材.教法,1998(7).

[5] 張如珍.“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教育研究,1997(9).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在《机械零件数控加工》课程中的探索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