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小琴
农村教育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是互相促进,互惠互利的关系。对此,农村教师专业团队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农村教师专业团队怎样才能走向专业发展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全体教师拥有共同的梦想,形成强大的合力,持续健康的发展才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一所学校中的教师被团队中强大的凝聚力所吸引,他们的工作状态就是主动、忘我、进取的,如此才能发挥出互惠的最大价值,根据对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状态的分析,实现个人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的最佳策略就是团队的高质量合作。
管理者率先垂范,当好团队先锋
首先,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的管理者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取,让自己成长为专业精到且学识渊博的人。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出自己智慧的风采,散发出超凡脱俗的魅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人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学识就会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管理者要率先垂范,谙熟自己的专业业务。一所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如果不做好团队的领头羊,自身就不会具备正能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理者自身好学善思,学以致用,就会产生电照风行的影响力。其次,管理者要置身于教学一线,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结合,努力探究,大胆实践,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教研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想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快乐吗?去搞教学科研吧!”教学科研是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的需要。管理者要多利用课余时间去观摩其他教师上课。并写出自己的听课心得,对其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都要对照自己做出反思,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新时期,提倡教学研究课题,如果管理者对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整个教师团队探究、研讨、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的主动性就难以唤醒;如果管理者能够在教研工作中发挥出一面旗帜的作用,教师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才会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行。
合作打造支点,实现共同成长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依靠团队合作打造支点,让教师把专业发展当作是自己的内在需求,能够主动追求自我成长,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共同发展。
深入探究有效教学策略,提高从业综合能力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带有共性特点的难题,每一位一线的教师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要面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随时都会出现无法预料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的主要困惑源自实际教学工作,同事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就成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们经常组织召开教研组团队专题式讨论,并形成制度定期开展,同时,还注意把教师在平时交流中需要深化的问题,作为主题进行深度会谈,讨论的主题涵盖了教材内容、教学策略、新课改理念渗透、教学反思等诸多方面,对于一些讨论效果不够明确的问题,邀请专家诊断,主题讨论活动的开展,让教师以此为支点,开阔视野,掌握优化完善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措施,满足成长的需求。
组织形式精彩各异,参与性强的高效化培训活动 确立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研究课题,完善教学评估机制,让每一位教师怀有做一位教育家的梦想,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走向自主发展之路。这样我们的教学研究才能吐芳纳绿,结出硕果,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教师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
让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叶澜教授认为,每一位教师都能应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并及时的总结,找出亮点和不足之处。做到时时提醒,扬长避短,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位教师发展成为名师的必备素质,学校要求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多读书(特别是教育理论专著),勤动笔(要写读书心得及自我反思),实现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价和提升。
打造阳光团队,感受授业幸福
团结、阳光、充满正能量的教师团队,才能使每一位教师得到团队精神的滋养,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阳光团队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一团和气,还要做到对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负责,并能够激发他们与同行共同研讨、探究的兴趣。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共浴彼此的智慧之光。学校要结合教师团队的实际,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真正了解教学一线上每一位教师的表现,从教师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等,去分析和把握每一教师教学的实际水平。
结束语
我国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有待提高,在提高的过程中将需要克服多种障碍。新课改给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带来了新希望,同时,对农村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时俱进,发展自我,快速成长是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快速适应的现实需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對于农村小学教师来说,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是时代的呼唤,任重道远。农村小学教育实践证明,教师与教师团队的发展必须形成互惠共生的机制,唯有此,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才能有所依托,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