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探讨新儒家的思想主张在当代的积极价值:新儒学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新儒学为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发展提供理论渊源;新儒学有助于公民树立“底线”思维;新儒学可以提升公民的哲学素养;新儒学可以为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做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 新儒家;儒学;当代价值
近现代狭义新儒家以儒学作为或安身立命,或治国理政的根源,各有其不同的主张。以“新儒家八大家”为代表的新儒家学者,无论其“体用不二”的仁心本体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人生价值论,“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论,抑或“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的科学发展论,还是融合康德与孔孟陆王心学的哲学诠释,都致力于以儒学的精神,探寻当代社会发展的问题和人的价值,使中国走上“中体西用”并日渐强大的道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新儒学思想也随之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将中国传统儒学与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的更科学的道路,在当今转型期的中国更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一、新儒学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首要指标,中国自建国以来终于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经历改革开放逐渐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更是树立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1984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15.2%,之后均保持高速增长。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由此带来的产业发展不均衡、环境破坏等问题都在不断凸显。
新儒家提倡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平稳的、和谐的,将副作用降到最低的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期,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注重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对目前而言比从前粗犷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为重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遗留问题也亟待经济发展速度的降低和调整来解决。虽然按新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以和为贵的思想不可能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在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腾飞并且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情况下,新儒家提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最能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案和理论落脚点。
二、新儒学为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发展提供理论渊源
解放前中国从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这与儒家思想授予人们的“尊卑有别”的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密不可分。但儒家思想中是提倡民主的,孔子的“为仁由己”的自由观念涵盖了中西各种自由观念。康君毅大力弘扬民主观念,但是他指出,由于儒家思想的民主精神只局限于道德领域,未能进展到公民人格和社会组织层面,因此中国没有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牟宗三也赞成民主法治。他认为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是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之处,儒家以“仁”为中心的内圣是无法开出民主科学法制的外王的。现在的外王(民主),直推是不行的,必须由内圣曲折一下,转出知性,才能实现民主和法制。
儒家的传统思想是限于道德层面的民主,与西方启蒙运动后复兴的民主建立的民主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道德的民主却能推动制度的民主。民主是公平与正义,法制是约束与尊崇,新儒家提出的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觉解是民主的最高层面的体现,西方的民主制度为中国的道德觉解提供了基础和实现的路径,而只有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觉解与西方的民主制度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的纷争,最终实现没有诉讼的理想社会。”[1]
三、新儒学有助于公民树立“底线”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底线思维,即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善于思考,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底线思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能够提供继续前进所必须的那份坦然。”[2]做事情之前绝不能盲目,不能头脑发热,要冷静地思考做事的风险和后果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即使遭遇到失败和挫折,也不能一蹶不振,应坦然面对失败,运用反思和总结以继续前行。
儒学提倡“三思而后行”,认为做事情要进行系统地思考之后,做事情才会少出错,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更要多与他人交流心得体会从而启发自己的观点。而当面对人生困境或挫折时更是“君子坦荡荡”,就是面对人生的一份淡定和从容。新儒家更是主张“天人合一”,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人,社会中的人,更是宇宙中的人,一切都是“应然”,即使面对再大的困境,也只是宇宙不起眼的一瞬,是天理使然,既然不可更改,就要坦然接受。
四、新儒學可以提升公民的哲学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任何一个民众的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都可以充满哲学意味,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无论是高居庙堂的决策者还是流连市井的平民,都是哲学的忠实信徒,每一个中国人都乐于并长于反思自己的人生,并提问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哲学的起点。“反思……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3]哲学是令人智慧的学科,其他的所有学科都在哲学的思考范围内,哲学能指导包括自然学科的所有学科的发展,而其他学科的发展又能反过来补充哲学。
新儒学学者不仅是儒学的研究者,也是儒学理论的实践者,更是一个个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者。冯友兰认为,中国之所以不像西方世界曾经被宗教所统治,中国民众也不像西方人民那样笃信宗教和神灵,是因为中国民众太热爱哲学,完全不需要将人生的意义寄托于宗教和神灵上,他们只会笃信宗教并为之践行,任何虚无缥缈的主张“出世哲学”的宗教都不是对人生和价值的正确引导。然而儒学以礼义廉耻的道德标准树立的人生观,不仅是对人生的引导与纠正,也是对中国民众哲学喜好的满足。
五、新儒学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做出突出贡献
新儒学的最大价值,仍旧是致力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质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精神文明建设却显然做得还远远不够,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大到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小到当前网络传播很广的碰瓷、地铁吃凤爪,透露出来的都是小到公民个人,大到社会整体的道德滑坡现象。政府即使设立更多监管部门、出台更多相关法案,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下策,治本之方仍旧是公民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从根源上杜绝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
新儒家大力宣扬儒学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在转型期的中国尤为可贵。不忠,政府部门阳奉阴违;不孝,父子相残,妻离子散;不仁,社会纵容恶习滋生;不爱,老人跌倒无人搀扶;不知礼,学生公然打骂教师;不义,群众围观歹徒行凶;不廉,官员搜刮民脂民膏,坐拥无数企业;不知耻,越道德底线,触法律的红线。社会上有太多道德败坏的现象,新儒家大力宣扬的道德观念是杜绝这些现象的良药,更需要教育部门从幼儿时期对学生教育的配合,和社会各界对道德观念的宣传和起码的敬畏之心,做到标本兼治。
新儒学虽然也有一些不当的观点,如蒋庆主张恢复古代礼制,用礼制来规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建中国儒教,将中国建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儒教国,但如冯友兰、熊十力、唐君毅等更多新儒家学者将中外文化结合,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植根于中国的儒学为理论基础,去粗取精,辩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去伪存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并能为人民所接受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蒋庆.政治儒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3.211.
[2] 百度百科.底线思维.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2JdtIuP1Inl7Aj4TDGXAW6i1Cb9McSFKxio4mMXgii6yIW98EPnIXDD8NyKPPLyQgyIyqr19O0N2CMs7lTIyK.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9.2.
【作者简介】
逯生豪(1989.12-),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任职于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