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他是美国经典文学作家之一,倡导效果论,其哥特小说风格受到广泛欢迎。这类小说以欧洲中世纪作为背景,描写了精神错乱、心里畸形、家族复仇和财产争夺等奇特故事,借用超自然的力量,渲染了暴力血腥、恐怖怪诞的气氛,可读性强,雅俗共赏,艺术性也十分精湛。他勇于创新的风格为现代短篇小说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埃德加·爱伦·坡通过这种小说风格,来探索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探索人类非正常、偏执、人格分裂的极端心理,揭示了不为人知的心灵隐秘角落。他笔下的景物描写渗漏着主人公的特定情感,形式不拘一格,有大量的直接抒写,有侧面描写,也有间接性的暗示描写。
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反讽意味,表现在对小说的立意、结构和人物的树立。他的小说是不局限于一种解读形式的,经常对不同的著作描写出不同的含义,语言使用技巧相互交錯,有很强的阐述性,不断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他的小说结构也多种多样的,情节反讽,有表面情节的反讽,也有隐蔽情节的反讽。由此可见,埃德加·爱伦·坡的创作核心侧重于对恐怖实践、恐怖场景的描写,这源于他对死亡题材和死亡美学的研究,表现了死亡边缘化的主题,提高了哥特小说形式的艺术品质,为现代短篇小说创作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一、效果论与短篇小说
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以效果论为核心,效果指的是效应,是读者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产生的影响。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理论效果是指整体效果,是阅读活动中产生的整体效果,并不是多次阅读产生的效果。他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事物是繁杂多样的,人们在读作品的时候是会受到干扰的,只有短篇小说作品才能够保证不受到干扰,在读者进行篇幅小的阅读的时候,灵魂处于作者的控制之下,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不会产生疲倦感,自然阅读也不会被打断。一般阅读到了后期,人们就会会产生淡忘,忘记前面的内容,无法保持一致的前后影响效果,作品赋予读者的效果不够强烈,就会有损作品的价值。用这一观点来评判诗歌,人们发现诗歌的长度和刺激的程度成反比例关系,篇幅长,刺激性就弱,价值也就相对较低,但是诗歌太短的话,就会变成名言警句,也不会对读者产生影响。
这样的原理用于诗歌,也同样适用于小说。有价值的小说,都是相对较短的小说,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完全实现自己的意图。故事之所以能演变为短篇小说,既不是把长篇小说缩短成短篇,也不是因为故事简单,人物少,场面变动不大,而是作家为了获得某种特定的效果。由上可知,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的刺激性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更大的发展潜力。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能取得某种特定的效果就是先做好了设计,他建议人们从小说的结尾处写起,因为从结尾处体验的效果最明显。人们最好把握这种效果,先有结局,再写前面的章节,这样作品才具有前后一致性和效果的整体性。
二、效果论与诗的关系
埃德加·爱伦·坡从效果论的角度来考察诗的性质和功能的特点,是他对现代文学论的重要贡献。他认为诗的原理源于诗歌的真理和理性等,单纯写诗会使人们不了解诗的真正特点。在他看来,诗与智力和良心有着间接关系,但与道义没有任何关系,强调了诗歌和道德的区别,突出了诗歌的价值。人们认为诗歌具有尊严和力量,如果将诗歌的道德责任剔除,诗歌也就没了意义。从效果论来看,诗和真理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心理效应的不同,追求真理必须有平和、清晰的理性思维,诗则要求热情。
对于生活来说,诗歌是一个发现美的本体世界,坚信趣味的协作性,坚持美的具体形态。诗歌不是某一具体道德形态的界定,而是不朽的灵魂性质,而灵魂的升华在诗歌中是最容易达到的。生活中,人们会感受到这个世俗的世界,任何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正常人,没有谁可以宣称自己看到一个脱俗的世界。所以,人们会感到忧虑,而忧虑的本身表明了对脱俗世界的向往,它是最有美学性质的。
三、效果论和创新
埃德加·爱伦·坡不断进行创新,他发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组合的概念。他指出文学创新的某种成分是新颖的,读者在欣赏创新性的同时,是一个对新鲜事物感知的过程。无论什么,都要给读者一种新鲜的感受,无论是谁,他只要经常接触这种感受,就是具有创造性的,而读者是作家是否具有创作性的评判者。将新颖和快感结合起来,才是具有创新性的,由此可以看出,效果论制约着艺术的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效果论虽然强调创新的作用,但是并没有把创新作为一种极端。文学的创新是相对的创新,是自然的创新而非绝对的创新。绝对的创新是奇思异想,缺乏快感,只会让读者感受到窘迫感,读者会审视自己的洞察力,觉得不可思议,会带来不快乐的感受。由此可以看出,一味地虚构内容是对读者的不尊敬,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创新。与之相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对于小说家来说,最困难的是寻找自然的奇特与人之常情的中间点,既要概括方法的创新,也要开拓创新的领域。埃德加·爱伦·坡指出人类更关注自己的领域,他在短篇小说中追求奇异的思想,使读者在读到这样的故事必然会引起恐惧的心理,反映了人类心灵的特点。
四、小说主题
(一)死亡美学
埃德加·爱伦·坡推崇将恐怖与美学结合在一起,强调创作的目的是在感情上扣住读者的心理,造成强烈的震撼效果。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表达之一是惧怕,制造恐怖的气氛,对于描写细节,特别是描述人类心灵由变态到解体再到崩溃而产生的恐怖最能给读者心灵上的震撼。埃德加·爱伦·坡小说中出现的恐怖场景随处可见,让人不寒而栗,他是一位深入灵魂的冒险家,他发出了恐怖警告的声音。
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表现出恐怖、阴暗的主题,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的变故,使他一蹶不振,经常酗酒,精神状态也经常失常,这种痛苦导致他对死亡主题的探索。他多数以死亡为主题,故事的发生地点多数为古堡、墓地等一些阴郁的地点,通过对一系列超自然的描写,他创作的故事弥漫出一种阴森的恐怖气氛,营造出来的恐怖美,给读者心灵带来了愉悦。
(二)奇特的意象
意象包含作家对于创作的激情,把对事物的感官印象与创作的主题相结合,可以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颜色的意象,比如红色,它是一种暖色调,热烈向上,却又是代表血腥、阴郁杀气的意象;钟表的意象,它和红色起到的效果相同,钟表代表死亡的预告,沉默催促的钟表声,增添了死亡的气息,在人们欢乐的时候,通过钟摆的声音,向人们宣誓了死亡无处不在;房屋的意象,年代久远失修的房屋和阴森布满苔藓的地窖,都是罪恶发生的地方,在主人公的潜意识里,它们是邪念导致精神崩溃、暗示某种灾难和不幸要将临的征兆。埃德加·爱伦·坡对于场景的描写,成功地烘托出阴郁的氛围,使读者渐渐了解古堡的主人无法避免的灾难。
五、结语
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位文学创作天才,对于景物的独特描写手法和对于人物心理变态的探索,使他备受当代文学家的关注。埃德加·爱伦·坡将哥特式小说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从单纯的娱乐到理智丧失,一切都与诡异的氛围巧妙地结合起来,带给人们震慑人心的作品,他是一位将可怕发展到恐怖、将奇谈发展成诡异的作家。阅读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人们犹如踏上了奇幻的旅行,其紧张情绪被紧紧抓住,在看似狂放的描写背后是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结构框架,变态的人物描写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对人生死的反思。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