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建设

2017-05-19 15:36李宇翔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双证融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李宇翔

摘要:双证融通,是现代职业院校办学的重要模式,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从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出发,重点分析与探讨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为培养人才,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科学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双证融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36

1引言

全球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职业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特别是现代企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很多企业反馈,过去那种仅仅懂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竞争与社会需要,用人单位对于技能型人才更加青睐。因此,在新的时代下,只有学历证书的人才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技能证书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在办学中加强双证融通,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课题。现代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将承担着新的任务。

双证融通是指在实际办学中,有效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内涵的有效融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后同时拿到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实现了“一教双证”。关于双证融通,前几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制订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务院在后面的指导性实施意见中也进一步提到了“进一步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强化培训上岗制度,鼓励城乡劳动力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在整个社会普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病重的政策”。关于双证融通的研究,刘晓欢(2006)重点研究了职业教育课程跟职业资格准则的内在必然联系,这也是在日常课程中实现双证融通的前提。在研究中提出了双证融通课程的具体实现模式,在各种模式中将侧重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职位能力作为主导,同时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巴世光(2007)在研究中提到了在现在双证融通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核心能力要求相脱离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为提升双证融通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双证融通的基本途径与方式。袁咏平(2009)结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特别指出了实施“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强调了双证融通在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研究中就“双证”融通中有关内涵、政策依据及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资借鉴。

本课题重点探讨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目前办学中课程体系建设各种现象提出科学性的改进建议,为有效实现“双证融通”,培养优秀人才提出科学的措施与对策。本课题对于职业院校“双证融通”办学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对于职业院校改进课程建设体系有着深远的意义。

2“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2.1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脱离

“双证融通”强调在办学中侧重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融合培养,强化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最终实现“一教双证”,让学生取得学历证与职业技能证书。在课程建设中,明确课程标准是双证融通的首要工作。但是很多职业学校,虽然名义上实行“双证融通”,但是实际的课程建设中,课程标准仅仅是从教材出发,侧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职业标准与职业能力。在很多职业院校中,教师的思想观念依然比较落后,依然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思想观念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很多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双证融通”办学模式已经是名存实亡,失去实际的意义。例如某职业院校开设的《营销推广》等课程,课程的标准仅仅体现让学生掌握营销推广的各种理论知识,并未从营销员等岗位的要求与标准去培养学生,最终培养的学生只是懂营销推广理论,却不懂营销岗位的各种能力。在期末考核方面,也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仅仅检验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考核非常少。例如某职业学校开设了《会计基础》等课程,考核依然是通过书面方式学生會计专业知识,但是学完课程之后,学生对于会计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依然不清楚。

2.2“双证融通”课程教学设计存在问题

“双证融通”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岗位要求与职业标准。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计不科学的现象。

首先现在的课程教学设计缺乏学习情境,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实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但是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设计,缺乏真实学习情境。例如某职业学校开设了《商务谈判》等课程,这类课程应该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商务谈判的技巧,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等。但是很多职业学校《商务谈判》课程,依然传统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中教师从导入环节到讲授新课到师生互动最后到教学总结等,都是围绕着《商务谈判》课程的基本理论,学生在缺乏真实环境下学习这类课程,难以掌握商务谈判的实践技巧。

课程教学设计实践性环节较少。双证融通的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的执行,将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考虑在教学设计中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现在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设计实践环节比较少,大部分课程是偏理论化。例如,某职业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就强调了要将看物流资格证书考证的知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可是很多学校由于缺乏物流实践设备,将很多实践环节换成理论课程,这样学生考证无法保证,物流岗位的实践能力也没有提升,最终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3“双证融通”课程缺乏优秀师资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传授各种职业素养与岗位能力。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最关键要有优秀的师资,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存在以下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采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例如“照本宣科”,部分教师依然是采用“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方式,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且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各种测试与考试去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阳光活泼的职业学生来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无法掌握各种技能知识,例如会计电算化技能、商务谈判技能以及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方面的技能,据一些职业学校学生反应“学了三年电子商务,最终连网店都不会开”。

现在职业院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就是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都比较强的教师依然十分紧缺。很多职业学校教师,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仅仅懂理论教师,对于技能教学要外聘专门的教师,尤其是《钳工考证》《营销员考证》《会计员考证》等考证课程,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3“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

3.1加强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相融合

“双证”融通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几年的学生顺利拿到学历证与技能证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强化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掌握相关岗位的技能。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避免过去那种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脱离的现象,加强两者的融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融合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学生。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或者教学目标的时候,专业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专心研究学生备好课,提炼教材的精华与专业的精髓,归纳与总结本课程的标准,作为指导教学的重要规定。同时,要认真研究本专业的职业标准,将本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与素养要求融入到课程标准中。例如职业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程序》等课程,就要了解认识到作为计算机程序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等,将这些职业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要避免过去那种无视职业标准的现象,整个课堂空讲教材理论,这样无法指导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同时也要避免那种只讲职业技能培养,整个教学都是通过实践环节完成,忽视了专业理论的重要性。

3.2加强双证融通课程教学的设计

要提升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效率,培养优秀的双证人才,要科学合理设计教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增加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环节,给学生锻炼与表现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借助驱动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例如在讲授《会计实训》课程,可以安排两个学生一组分工去做账,其中一名负责填写账簿,一名负责检查,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在沟通中强化会计技能知识。在讲授“电流电压”等知识,安排学生几个人一组,同时派发一个电流电压表,学生在小组中轮流去接各种线,了解电流走向,同时掌握电压电阻的相关知识。另外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特别是《商务谈判》《形象设计》等课程,应该效仿现实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模拟教学中提升个人学习兴趣,掌握岗位能力与要求,强化专业知识,顺利了拿到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

3.3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要加强双证融通提升教学效率,职业院校就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学校引进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尤其是那种对于技能教学、实训教学以及考证教学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同时引进教师的时候,要加强对教师企业岗位知识的相关考核,例如会计教师招聘,要对其会计员技能职业素养方面知识的考核。其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对于一些理论教师,要鼓励他们在职进修,学习各种实训技能,争取能够担任实训考证教学课程。

4总结

总的来说,“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脱节,课程教学设计不科学以及缺乏优秀的教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强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合,加强对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引进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汪洋.高职院校“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国际經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3):150151.

[2]范波勇,廖海洲,何先卫.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9295.

[3]龚兰芳,李殊骁.构建“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5860.

[4]杨劲松.“双证融通 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建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07):6061.

[5]陈小梅.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索[J].大学教育,2013,(22):4749.

猜你喜欢
双证融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