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话

2017-05-19 15:28
新天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活字抄书班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国自古就有勉励读书的传统,书籍历经数千年多种形态的演变,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眼中的样子,其中折射的中国文明演进的艰辛与荣耀,值得我们细细回顾。

从金石到简牍

中国最早出现的系统性文字,当属闻名世界的殷墟甲骨文,起初是用来做占卜,由于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故而得名。

但是甲骨文有个问题,龟甲兽骨之类形状不规则,用来刻字的篇幅有限而且保存起来也比较麻烦,随着青铜器的发展,文字逐渐被刻在各种青铜器上,也就是钟鼎文。青铜器保存时间长,而且个头要比龟甲大不少,刻字也能刻更多,因此在周代更加流行一些。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内有铭文32字,被认为是武王伐纣的最早文字记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又开始在石头上刻字,这边是石鼓文,石鼓文比钟鼎文的优势在于便宜,而且往石头上刻字相对比青铜刻字要容易一些,缺点则是跟青铜器一样笨重又不如青铜器保存时间长。我国现存最早的石鼓文是山西风向出土的,原文700余字,如今已经大多辨识不清。

这三类便是中国古代书籍的前身,它们承载的文字篇幅是有限的。

但是通过这三种文字的演进,真正的书卷终于在春秋战国时代诞生了。

这便是简牍的出现,简牍实际是两种东西:竹木简和版牍。前者是用来著书立说写文章的,后者多用来做地图和政府公文布告之类。竹木简就是把多根窄窄的竹木经过加工,用丝绸或者牛皮或者麻绳编在一起,用笔蘸墨书写,写错了用刀子刮掉充当橡皮擦。版牍的书写方式跟竹木简差不多,但是因为比较大,经常用来充当布告公文。

简牍的出现让煌煌大著的问世成为可能,这也正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盛放著书立说的物质基础。但是简牍的缺陷还是非常明显:书写空间不大而很占地方。战国时代学者惠施号称读过能装满五车的简书,这便是成语“学富五车”的由来。后世的我们可以估算一下:五辆车的竹木简书尚不足100万字,大致相当于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或者《笑傲江湖》的篇幅。

当时人们也注意到简牍的笨重,为了追求轻便,古人使用了帛书——也就是在昂贵的丝织品上写字。这种小众的方式倒是非常方便,但是成本极为高昂,很难推广,只能是贵族用来祭祀或者记录特别重大的事情。

从开卷有益到翻书有益

帛书最大的价值是推动古人探索书籍的轻便化,成为纸张探索的黎明。不过纸张在发明之后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改进过程才最终成为书籍的载体: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又经过300余年不断改进,直到东晋末年才彻底取代竹木简。

一直到唐代,中国的纸制图书还是“卷”而非“本”,也就是一根棍子一层层卷着纸张。人们要读书,就得“开卷有益”,一点一点展开来读。随着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开始暴露出极大的问题。按照元代金石学家吾丘衍的评价就是:“古书皆卷轴,以卷舒之难。”因为当时纸张比简牍便宜不少,大家都开始著作大部头书籍,一卷书动辄就好几米长,人如果想查阅卷末一点东西,还得把全书卷都铺开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想到把书折叠起来,就跟如今的折纸一样,不再卷成卷轴,而是按照每页等大折叠起来。这样打开的时候就像拉开活页一样,至少不用像卷轴那样全部展开来了。时间长了,人们发现每页连接的地方因为经常开合而撕裂了,但是并不影响阅读,而且更方便,连拉页都不用,直接翻篇就行了——现代意义上的翻页书籍形态从此出现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黄金屋”本是北宋真宗皇帝赵恒所作的劝学诗中的一句,鼓励读书人治学求富贵,但是我们要说的是中国古代的图书价格,论成本造价,书籍确实当得起“黄金屋”三字。

在唐代雕版印刷发明和普及之前,古人传播书籍的主要方式是手抄,东汉名将班超在威震西域之前就干过这事,抄书的要求是必须写字端正而且每天保证工作量,因此工钱还不错,班超靠这个谋生养活家人。有一天班超抄书抄烦了抄累了,这才有了“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从此奔赴西域,以定远侯不世之功,名垂千古。

唐代之后雕版印刷术推广之后,书籍制作成本大幅降低,但是仍旧不便宜,因为雕版是要在木板上刻字,刻错了字只能重新制作模板,而且需要熟練工人手工刻字,进度和成本也不可能降到很低。即使是公认的印业发达、书价最便宜的宋代,一册书也要100文铜钱,大约相当于当时一个人5天的饭钱。

另一方面,中国虽然是最早发明活字印刷的国家,但是由于泥活字、木活字用来印刷时强度不够极易损坏,铜活字成本太高(铜是制钱的货币原料,在古代用铜做活字相当于现代用人民币当书页印书),而便宜实用的铅活字制作工艺一直到近代也没有独立改进出来,所以在中国古代,活字印刷的应用虽然一直都有,但是也一直不如雕版印刷广泛。清代康熙皇帝曾经倾尽国力制造铜活字100万个,用来印刷了《古今图书集成》,但是只保存到乾隆初年,这一大批铜活字就被乾隆皇帝拿去熔掉重新制作钱币和昂贵的佛像等。

由于印刷成本的掣肘,导致人工抄书这个行业一直到清代都有,人工抄书虽然比印刷书本要贵,但是限于雕版的局限,人力抄书一直是个有益补充。清代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专业抄书手共有3826名,而且抄书手们还有严格的进度要求,每天至少抄1000字,每年至少抄33万字,5年之内必须抄完180万字。

在近代印刷工业普及之前,印书出版无论如何不是个便宜事,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理解,中国古代诗歌存世最多的,第一名是40000多首的乾隆皇帝,他以九五之尊能够敞开出版自己的诗集,一个人的产量就顶一部《全唐诗》2000多位诗人;第二名就是9000多首诗歌存世的南宋诗人陆游,他家是开印书坊的。

(责编:石磐)

猜你喜欢
活字抄书班超
班超出使西域
活字蹦跳
祖逖闻鸡起舞
班超投笔从戎
泥、木活字印刷工艺制作流程探究
明活字印本《适情录》排印技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