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欢
【摘 要】 民生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关键环节。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是在批判和继承启蒙思想家“人道主义”、黑格尔“绝对精神”、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和谐新社会”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理论积累与革命实践所形成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旨在为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提供学理支撑。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理论渊源;和谐
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环节,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重要保证。在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启蒙思想家“人道主义”、黑格尔“绝对精神”、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和谐新社会”等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在掌握其内涵和实质的同时,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
一、启蒙思想家“人道主義”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在批判继承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人的本性、人的存在和人的生活状态三个方面,并以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视角诠释民生问题。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生来是自由而平等的,这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正如卢梭所讲的那样:“人生下来是自由的……这种人人共有的自由,是人的本性的结果”。[1]无论是满足自身生存的需求,还是努力保护自己的本性需要,这些都是民生的基石。在铺满荆棘的民生路上,自由这一基石在当时被束缚和被限制,卢梭说:“人生下来是自由的,可是处处受到束缚。”[2]尽管如此,人们依旧满怀对自由的渴望。启蒙思想家卢梭以“天赋人权”论否定了当时的封建特权和神权,以人的本性角度诠释上帝赋予人生而自由和平等的观点,试图引导人们冲破现实阻碍,运用智慧挣脱宗教和封建的束缚,进而追求公平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一方面倡导建立法权制度以实现社会民主与平等。孟德斯鸠曾指出:“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3]这表明每一位公民均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并依靠于法律的形式来保障这一权利;另一方面还倡导建立法规制度以确保生产资料的均等分配。为此,孟德斯鸠希望“为了达到维持平等的目的,应该订立规章制度”,[4]因为生产资料分配的不均等必然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出现和扩大,会导致社会地位尊卑的出现,会影响民生的发展。孟德斯鸠试图通过法制来保障社会民主与平等,确保民主与公平的普遍性,这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启蒙思想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民生,在追求思想解放的基础上,倡导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理念,旨在构建尊重、友爱、平等、自由的和谐人际与社会关系。这对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主义环境下工人生活的悲惨现状,对探析资本主义制度下深层次民生的重大问题有着深远影响。
二、黑格尔“绝对精神”
黑格尔的民生思想是基于“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建立的。黑格尔的民生思想一方面强调人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是人类生存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而劳动是满足生存和生活需求的中介,加工自然界所直接提供的原材料,使其更符合人类的需求。黑格尔曾讲过:“人在自己消费中所涉及的主要是人的产品,而他所消费的正是人的努力的成果。……人通过流汗和劳动而获得满足需要的手段”。[5]因而,人类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满足自我生存和生活的需求,才能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在实践中推进民生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强调了人的社会性。黑格尔以人的需求和满足为视角对市民社会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得出劳动具有社会性。黑格尔曾指出,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的需求也促进了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和手段朝着多样性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事物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劳动的过程当中相互交错和普遍联系。随之,也促进了劳动的升华。正如黑格尔所讲,每个人都是以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在实现自我满足的过程中,不得不与他人联系,这样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自我的需求,在同他人的交往与联系中,建立了自我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使自己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一言以蔽之,在人是社会和自然的主体和人具有社会性相关理论的影响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此观点的基础上,通过随其后的著书立说阐述了劳动对人类本身、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将客观事物主观化,反对其“绝对精神”。基于此,费尔巴哈将民生研究视角由“绝对精神”转为“现实的人”。展开来说,一方面费尔巴哈着重强调自然界对于民生的重要作用,提出回归自然是追求幸福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渠道。在其看来,人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产物,而自然界是人获取食物、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的重要场所。换而言之,人的生存与发展始终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既肯定费尔巴哈将民生问题由精神层面扩展至物质层面,又批判费尔巴哈将自然界满足人生存与发展的行为同人的本质相混淆。另一方面费尔巴哈论证了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他认为人本的重要意义便是生物幸福安康的状态,是安定和谐的状态。在此种状态之下,人生存与生活需要才能得以满足和实现,更何况尊重生命和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除此之外,费尔巴哈认为追求人理性、意志和爱的完善发展是民生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理性、意志力与爱是人本性的完善,是人发展的崇高理想,更是人生存的目的。[6]换言之,人生存的目的便在于获取认知、收获爱和实现愿望。因此,费尔巴哈认为民生所追寻的目标不单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为了追寻人性的完善发展。
概而言之,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把现实中的人作为民生的实际考察对象,并对民生做出了自然唯物主义的阐释,尽管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依旧为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空想社会主义“和谐新社会”
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中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所提倡的“和谐新社会”思想,展现出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民生精神。一方面,追求社会公平,反对剥削。圣西门强调,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并非为人民大众带来安定和谐的幸福生活,反而带来资产阶级残酷无情剥削这一新的奴役形式。于是,圣西门提出了基于完全平等和否认各种特权的“实业制度”。傅立叶在考察英法资本主义制度后,认为当下的这种文明产生了两大直接对立的“工厂阶级”和“一无所有阶级”。前者坐享其成且饱食终日,后者辛苦劳作却风餐露宿。于是,傅立叶提出人人劳动的主張。在欧文所主张的“公社制度”下,人们平等地进行社会劳动,平等地享受社会劳动产品。另一方面,追求社会安定,避免无政府状态。在“和谐新社会”中,无政府状态难以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新型的社会组织不仅能维护社会安定和谐,避免社会纷争,又能有效动员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社会劳动,增加社会总财富。为创造出更多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圣西门主张采用社会联合生产的方式,傅立叶也深入阐述并论证协作化的优越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形成良好的生产秩序,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人们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和建立和谐美好世界的憧憬,尽管其带有诸多理想色彩,但不难看出“和谐新社会”的诸多主张为马克思、恩格斯探寻社会发展轨迹和寻求解决现实问题方法带来新的思维火花。
一种理论或思想的产生,绝非空想而来,而是产生于批判与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上述的四种理论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产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一经产生,绝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地予以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枬森,沈宗灵.西方人权学说(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15.
[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66.
[3][4] (法)C.L.孟德斯鸠著,彭盛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9.25.
[5] (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9.
[6]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荣震华等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656.
【作者简介】
黎 欢(199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