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佩颖 万首明
数控“大拿”刘仁和
■ 曹佩颖 万首明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长年累月与各种数控机床和直升机零件为伴,刘仁和对所从事的数控加工工作也有独到的理解和体会。他常说:“军品就是精品,更是一件工艺品。每当看到一件件加工好的直升机零件成品,我心里感觉真是美不胜收,越看越欢喜。”
刘仁和现为中航工业昌飞11车间数控一班班长。参加工作20年来,他刻苦钻研数控机床操作技术,始终做到精于专业、忠于梦想、成于执着,熟练地掌握了不同型号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解决了大量直升机关键件的数控加工技术难题,获得了江西省“青年岗位技术能手”、昌飞公司“数控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系列殊荣,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真谛,成为享誉公司内外的数控加工技术“大拿”。
工作中,刘仁和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他常说,“正确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才是迈出创新的关键一步”。直8型机球铰内孔精度问题一度曾是困扰车间领导的难题,尝试过多种加工方法,也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刘仁和得知后,主动承接了该零件的加工攻坚任务。他反复思考分析问题所在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摸索,大胆地尝试着将零件装在刀架上,将研磨工具装在机床工作台上,即“刀物互换”,然后编制相应的切削程序,设置合理的机床进给参数,运行保存后随时调用程序和不断修正微量误差。最后,当满足精度要求的零件加工出来后,获得现场检验员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也使单位领导如释重负。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长年累月与各种数控机床和直升机零件为伴,刘仁和对所从事的数控加工工作也有独到的理解和体会。他常说:“军品就是精品,更是一件工艺品。每当看到一件件加工好的直升机零件成品,我心里感觉真是美不胜收,越看越欢喜。”研制某型直升机钛合金桨毂的过程中,由于该钛合金材料导温系数小、导热性能差,对刀具、冷却液压力和流量、编程技巧、机床刚性等提出了比普通合金钢更高的要求,导致其加工过程尤其是铣削加工制造周期长,成本高。此外,钛合金材料弹性模量小、易变形、扭曲或振动且价格昂贵,也制约了它的应用。当时,国内直升机领域没有相关研究成果和成熟的技术资料,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该项目,难度非常大,不确定因素很多。为摸索一整套完善的切削参数,刘仁和以该钛合金零件为验证对象,细心查找加工方法,设计专用工装、试切、调整切削参数。他利用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和动力学仿真技术,潜心研究刀具磨损规律,使粗、精加工体积切除率均提高30%以上。不仅如此,他还对使用的刀具和切削液牌号及切削力的施加方式等进行记录,通过实验和统计获得零件的工艺条件、工艺参数、加工效率、刀具寿命、刀具磨损量、加工效果、加工质量等数据,不断完善了该钛合金材料精铣加工的技术规范。
刘仁和说,“创新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关键要有实效”。某型直升机连接件是钛合金材料,该零件形位公差复杂,且容易变形,精度要求高,工序繁多,原在四轴数控机床上加工,容易因装夹次数多,造成加工周期长,累积误差大,精度及形位公差、合格率达不到80%。刘仁和带领攻关团队,改为在五轴机床上加工,但起初执行工艺程序后,由于五轴联动时带来的机床温差引起零件尺寸误差,致使零件的孔位、尺寸精度还是无法达到工艺要求。刘仁和仔细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手动设定了五轴坐标系,锁轴加工,终于使精度、孔位、形位公差均达到了图纸要求,合格率达到100%,而且还大大地缩短了加工周期,保证了科研生产的进度要求。
细节决定成败,创新引领未来。因为勇于创新,刘仁和负责的上星板数控加工螺纹被评为昌飞公司质量攻关一等奖;因为善于创新,刘仁和加工的产品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免检”产品;因为持续创新,刘仁和与全体昌飞人、航空人一道,为了“直升机梦”、“航空梦”伟大梦想的实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航工业昌飞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