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指数”的构建与实证
——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

2017-05-18 01:52
关键词:桐庐县美丽评价

陈 颖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美丽指数”的构建与实证
——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

陈 颖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从“客观美丽”和“主观美丽”相互协同的视角,构建“美丽指数”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评价杭州市5个县(市、区)的美丽建设进程。以桐庐县为实证对象,计算得出的“美丽指数”能够客观反映自然生态、健康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表现,以及调查受访者对环境、服务、公共设施、社会和谐的满意状况。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强化桐庐县在健康环境、基础设施、城乡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继续推进环境治理、垃圾处置、特色小镇的工作;同时,着力改善自然生态、绩效结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弱势,侧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服务转型、老龄工作的提升。

“美丽指数”;“主观美丽”;“客观美丽”;发展绩效;桐庐县

在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形成品牌、惠及广大农民的基础上,2014年9月1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美丽县城建设的意见》,将美丽县城建设提升至城乡一体化高度,赋予美丽浙江更为丰富的内容。为了确保“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以“美丽”为主旨的评价体系研究现状,针对现有“美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考察分析了具有“中国最美县城”美誉的桐庐县,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生态500佳”和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构建契合美丽中国要求的“美丽指数”评价体系。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美丽”的概念

国外对于“美丽”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宜居环境方面的探索,通过对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研究,构建最适宜人居模式,如对“乌托邦”“新协和村”“共产村庄”“卫星城镇”“田园城市”“当代城市”“广亩城市”“生态城市”的各种讨论,都是社会学家、建筑师、规划师对工业革命带来“城市病”的医治理念与方式的探讨。伴随宜居城市研究及评价的热潮,国外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包括宜居城市本质、宜居城市七目标、家一般的城市、适合孩童的宜居城市等多维度的讨论。如Lennard提出了宜居城市的7项原则:包括自由交流、公共空间、功能多样、互相尊重、物质环境、施展技能、安全稳定[1]。

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在“美丽中国”的内容构成。陈华洲等认为“美丽中国”由3个层次的美构成:自然环境之美、人工之美和格局之美;科技与文化之美、制度之美、人的心灵与行为之美;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2]。高建设等提出“美丽中国”的3种情境:自然之美——生态文明,社会之美——和谐社会,心灵之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沈满洪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内容:发达的生态产业,绿色的消费模式,永续的资源保障,优美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生态人居[4]。来洁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美丽中国”空间格局的阐述可以浓缩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等3个空间,追求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和山清水秀的目标[5]。

(二)评价实践研究

2015年4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公布了国家标准《GB/T32000-2015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为各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的技术指导。美丽浙江将理想和追求细则化、具体化、行动化,在“两美”浙江、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四换三名”、绿色城镇行动等的积极有效推进下,先后涌现出生态县建设、环保模范县建设、低碳县建设、森林县建设、文明县建设、卫生县建设等诸多与“美丽”相关但各有侧重的评价体系[6-8]。四川大学“美丽中国”评价课题组构建了“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体系,在5个一级指标(生态维度、经济维度、政治维度、文化维度和社会维度)下设计了12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9]。

(三)梳理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与待完善内容

1.“美丽指数”的内涵和外延须作系统性阐述。“美丽”的本意是指使人看了觉得舒服,是人对周围事务的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美丽”的理解不尽相同。《指南》从国家层面规范了“美丽乡村”的定义,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10]。无论是从区域范围还是从“美丽”定位,“美丽县”“美丽市”“美丽区”作为美丽乡村的升级、扩大版,与“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统筹”的宜居理念相关但不相同。为此,明确“美丽”的内涵与外延,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它是构建“美丽指数”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与前提。

2.“美丽指数”评价体系须有主观评价内容。县(市、区)的“美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一旦没有了“最美人”,就如同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为此,“美丽指数”评价体系需要思考如何测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主观感受,兼顾主观与客观,不能仅局限于对生态、环境方面的满意度考评。

3.“美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须达到普适性要求。现有部分研究成果多借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卫生乡镇(县城)评价标准、文明县(市、区)测评体系等,侧重于环境指标,造成“美丽”评价片面性;同时,现有指标体系针对一县一镇的为多,适用范围受限,跨区域采用可信度较低。因此,科学选择评价指标,对于提高县(市、区)“美丽指数”综合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与普适性,显得特别重要。

二、“美丽指数”的构建和测算方法

科学的“美丽指数”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有助于客观评价地区环境秀美、空间精美、功能臻美、文化醇美、生活和美的水平。县(市、区)上接大中城市,下联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起着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带动、引导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作用。因此,构建县(市、区)的“美丽指数”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丽指数”的指标体系

从科学性、引领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4项原则出发,以《指南》为指导,构建“客观美丽”和“主观美丽”相互协同的县(市、区)“美丽指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其中,“客观美丽”评价体系由生态、城乡、产业、人文、生活的“五美”构成,涉及自然生态、健康环境、基础设施、城乡环境、绩效结构、低碳经济、公共文化、道德水平、物质精神、公共服务等10个领域,共计34项测量值。在“主观美丽”方面,课题组设计了32个问题,调查受访者对环境、服务、公共设施的满意状况,社会和谐度以及受访者对“美丽”建设的建议。研究采用德尔菲法,邀请专家学者和职能部门根据重要程度对“客观美丽”和“主观美丽”指标进行权重衡量,结果赋值为70%和30%,再逐级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1.“客观美丽”指标体系和权重。(1)生态美指标占“客观美丽”指标体系的30%,包括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和天蓝地净的健康环境,实现格局稳定、功能健全、质量优良的生态系统和以水、气、声、土、废为重点实施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具体7项测量值包括人均水资源量、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2)城乡美、产业美和生活美指标分别占“客观美丽”指标体系的20%。其中,城乡美指标反映了县域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阵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重点之一,美丽县是美丽中国的根基。具体6项测量值包括城乡污水管网覆盖率、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处理率、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美丽庭院创建率。产业美指标反映了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构建“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内生动力快增长、经济发展稳增长”的活力低碳经济体系的目标。具体6项测量值包括辖区内人均GDP、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单位GDP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强度。生活美指标反映了以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为内涵,构建包容、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共建共享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品质生活,实现社会和谐、身心健康、行为绿色、生活舒适的要求。具体10项测量值包括城乡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平均期望寿命、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教育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公交分担率、社会安全指数。(3)人文美指标占“客观美丽”指标体系的10%,指标反映了以深厚历史人文底蕴为基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发展生态文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构建向上崇善的精神家园和人文内核。具体5项测量值包括文化室(图书室)建设普及率、行政村数字(有线)电视覆盖率、城乡居民每百户接入互联网户数、县级以上“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率、县级以上文明村占行政区域内行政村总数的比例。

2.“主观美丽”指标体系和权重。(1)受访者对生态美的满意度调研是从本县(市、区)的整环境体出发,具体从全县气、水、声的满意度,县城区的公共场所卫生、绿化建设、环境以及政府环保态度等3个方面入手,占“主观美丽”指标体系的35%。(2)受访者对城乡美的满意度主要体现为对社区(村)公共设施及服务的满意度,占“主观美丽”指标体系的30%。调研问卷是从社区(村)建设及生态环境、社区(村)公共场所卫生、社区(村)体育设施、社区(村)商业设施、农村村容村貌、社区(村)卫生服务站、社区(村)厕所普及以及社区(村)交通出行等8个方面进行设计的。(3)受访者对人文美和生活美的满意度调研主要围绕市民文明程度和社会和谐度展开,占“主观美丽”指标体系的35%。市民文明程度是从县(市、区)居民保护生态环境、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卫生等3个角度进行调研;社会和谐度是从县(市、区)总体和谐状况、居民家庭和睦状况、政府部门对困难帮扶状况等3个方面进行调研。

(二)“美丽指数”的测算方法

计算时,首先将所有数值进行无量纲化,计算“客观美丽”和“主观美丽”评价值。

(1)

I综合=I客观×70%+I主观×30%

(2)

三、“美丽指数”的评价与应用

杭州市是“美丽中国”先行区,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淳安县、临安市、建德市、富阳区以及桐庐县展开“美丽指数”综合评价,并将“中国最美县城”桐庐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评价分析。调研在浙江省、市、县统计部门共同参与下完成,做到边分析研究、边应用检视、边修正完善,确保了数据来源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实用性。

(一)“客观美丽”评价体系的检验

“客观美丽”数据主要来源于杭州市统计年鉴,以及环保局、住建局、卫生局、人社局、交通局、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统计数据。调研最大的难度是获取统计部门以外的相关行业指标,为了能有效获取数据,课题组与职能部门反复沟通,多渠道、多形式逐步地获取相关数据;同时,分析杭州市和桐庐县“十二五”规划发展报告的文本,确定目标值。课题组联系上级统计部门对综合掌握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确有存在缺失的测量值,利用增长率法进行补全。

1.横向对比。由表1可知,“客观美丽”综合分值由高到低依次是桐庐县(63.06)、淳安县(59.97)、临安市(55.89)、建德市(42.33)、富阳区(41.06)。“客观美丽”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分值显示,桐庐县总体评价值第一不是偶然,健康环境、道德水平、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这4项测量值表现出色,位列5个县(市、区)第一;淳安县的优势在于低碳经济和自然生态,这2项测量值位列第一,健康环境、城乡环境、公共服务等3项测量值位列第二,与此同时,薄弱环节也比较突出,基础设施、绩效结构、公共文化、道德水平、物质精神这些测量值相对较低;临安市的优势在于公共文化和绩效结构;建德市、富阳区的特色分别表现在公共服务和物质精神方面。

因此,“客观美丽”的二级、三级指标可以反映出不同县(市、区)的特色、优势,甚至不足。如尽管桐庐县的综合分值最高,但是在生态美(自然生态)、产业美(绩效结构)、生活美(物质精神)的分值均位列5个调查对象第四,处于落后态势,需要在后续“美丽县”建设中进行加强。

表1 2013年杭州五县(市、区)“客观美丽”综合评价值的对比

2.纵向对比。在纵向比较上,本文以桐庐县为例,收集2010-2013年以及2015年(“十二五”规划目标结束年)的数值进行计算,从时间序列的变化过程中反映“客观美丽”的建设(表2)。

表2 桐庐县“客观美丽”综合评价值的纵向对比

注:由于表1与表2的归一化基准不同,造成桐庐县在2013年各项指标数值不同。该数值仅代表相对值,不具有绝对意义。

以桐庐县“十二五”规划目标结束年(2015年)的数据作为目标值反推,2010-2013年桐庐县“客观美丽”分别实现17.46%、49.27%、69.83%、79.91%的目标值。2013年,桐庐县公共服务已率先达到“十二五”规划的终极目标;健康环境、物质精神、公共文化三类指标完成出色,已实现90.41%、90.23%、90.01%的目标值;道德水平、自然生态、低碳经济和基础设施已实现75%的目标值,分别为87.66%、80.41%、79.02%和77.27%,表现相对较好;城乡环境、绩效结构等方面发展相对较慢,只实现55.50%、54.42%的目标值,还需要着重加强。

(二)“主观美丽”问卷调查的检验

在桐庐县统计部门的帮助下,召开关于“美丽桐庐”问卷调查的基层调查员业务培训会,向基层调查员一一解读了问卷的设计原理,确保“主观美丽”问卷测量到位。随后,在桐庐县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25份。其中,10个县城社区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10个农村行政村共发放调查问卷245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20份,问卷有效率达99.2%。

“美丽桐庐”问卷调查涵盖3个部分,共计32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1)受访者的基本情况采集,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等5个方面数据;(2)受访者对县城环境、公共设施及服务、市民文明程度以及社会和谐度的满意度调查,分别对应生态美、城乡美、生活美的主观感受测量;(3)受访者以开放式的主观回答,提出对“美丽县”建设的建议。

根据公式(1)对“主观美丽”问卷调查进行检验,可得2013年桐庐县“主观美丽”综合评价值为86.46。

(三)“美丽指数”评价体系的综合检验

“美丽指数”评价体系从“客观美丽”和“主观美丽”两大维度进行综合测量,每一维度都是构成具体方面的分指数,每个分指数又由若干个指标合成。测评时,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即无量纲化),指数一般分布在0~100,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综合指数。用此种方法测算的指数不仅横向可比,而且纵向可比;不仅可以比较杭州市各县(市、区)综合发展相对位次,而且可以考察每个区域在美丽建设过程中的历史进程。

根据公式(2),以2013年的桐庐县为例,如果统计工作中主要开展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则“客观美丽”分值取横向对比的分值63.06。因此,2013年桐庐县“美丽指数”的综合评价值结果为:

桐庐县“美丽指数”=63.06×70%+86.46×30%=70.08

四、 案例分析——以桐庐县为例

按照《指南》的要求,从“主观美丽”和“客观美丽”两部分综合构建“美丽指数”的评价体系,权重值分别为30%和70%。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美丽建设的终极目标进行全面解构与组合,并依据杭州5个县(市、区)的美丽建设情况作出科学测算,不仅可以客观评价各区域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等目标任务工作的成效,同时也能主观考察受访者对“客观美丽”的知晓率和满意程度。“客观美丽”和“主观美丽”指标体系总体上有机统一,操作上相对独立,非常契合“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严格考核考评要求。通过上文对桐庐县“美丽指数”的计算分析得知,今后应因地制宜强化桐庐县在健康环境、基础设施、城乡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改善自然生态、绩效结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弱势。

(一)生态美层面

2016年,桐庐县入选“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优于入境断面水质。桐庐县坚持生态建设与城镇化推进有机融合、与经济发展并重。桐庐县的优势在于健康环境,位于5个县(市、区)第一,尤其是测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因此,在健康环境方面,桐庐县需要继续秉承“环境立县”理念,抓“五水共治”,保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的优异表现;抓雾霾治理,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抓噪声可控,减少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抓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防治,提高土壤净化和修复能力,探索绿色循环的生态发展模式。此外,针对相对不足的自然生态,桐庐县应在保证人均水资源量、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加强湖泊、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提高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二)城乡美层面

桐庐县形成了生活垃圾处置和生活污水处理“县、乡、村”三级处置体系,今后还应加强推进城镇和农村截污纳管基本覆盖、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实现“源头分类、就近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模式。

在城乡环境方面,桐庐县可侧重于里弄改造、庭院改善,精心建设一批“杭派民居”“特色小镇”“绿色乡村”,优化“诗画江南”人居环境,实现“美丽庭院”和“生态文明社区”全覆盖,逐步实现城乡有机更新。

(三)产业美层面

桐庐县应抓好绩效结构和低碳经济齐头并进,以绿色、低碳、创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促桐庐县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绩效结构方面,桐庐县应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线下市场与线上市场融合。如引入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智慧安防设备生产基地项目,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立农村淘宝桐庐服务中心运营,成为浙江的第一个试点县。以此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实现从“桐庐制造”向“桐庐创造”转变。

在低碳经济方面,桐庐县须推进采购、生产、销售、消费全绿色产业链,降低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废弃物的排放强度,加速绿色循环转型,降低单位GDP能耗。

(四)人文美层面

“崇文尚德”的人文美需要在公共文化和道德水平两方面共同加强,构建“美丽县”的人文内核和精神家园。值得注意的是,桐庐县引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已正式启用桐庐校区,可以满足学校5个分院、1个基础部、28个本科专业的8500名本科生需求,桐庐县的文化氛围也将不断提高。

在公共文化方面,桐庐县应继续提高数字电视、互联网接入的覆盖率,完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礼堂等宣传网络,动员民众参与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培育社会生态文化;在道德水平方面,桐庐县可倡导“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价值观,大力宣传“最美景观”“最美现象”“最美人物”,发挥社会正能量,提高“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村的创建率和覆盖率。

(五)生活美层面

桐庐县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公共服务,打造身心健康、社会和谐的品质生活。

在物质精神方面,桐庐县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在公共服务方面,桐庐县应积极推进“民生十项工程”,侧重于食品安全、教育均衡、就业帮扶、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5个要点,努力实现劳有多得、学有优教、住有宜居、病有良医、老有善养的目标,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尤其在老龄工作上,桐庐县应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目标,整体推广“三位一体”居家养老模式,积极探索“银龄互助”机制,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助老新风尚,逐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1]LENNARD S H C, LENNARD H L. Livable cities observed: a source book of images and ideas for city officials, community leaders, architects, planners and all other committed to making their cities livable [M]. Carmel: Gondolier Press,1995:78-89.

[2]陈华洲,郑利鹏.美丽中国视野下的公民美丽心灵培育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33-36.

[3]高建设,丛彩云.“美丽中国”三种情境与制度建设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9-61.

[4]沈满洪.论美丽中国建设[J].观察与思考,2013(1):14-16,81.

[5]来洁.寻踪诸野之美——浙江省玉环县龙溪乡“美丽乡村”公共艺术项目纪实[J].公共艺术,2012(4):22-27.

[6]唐洪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J].今日浙江,2014(10):13-19.

[7]杨毅栋,高群,潘蓉,等.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美丽杭州”行动规划编制体系[J].城市规划,2015,39(A01):12-18.

[8]倪芝青,林晔,沈悦林,等.城市创新指数指标选择研究——以杭州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6):123-126.

[9]四川大学“美丽中国”评价课题组.“美丽中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建设水平(2012)研究报告(简本)[EB/OL].(2012-12-25)[2016-01-30].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1225/c54431-20012648.html.

[10]帅志强,蔡尚伟.《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的意义、作用及执行[J].生态经济,2016,32(3):198-201.

(责任编辑: 林小芳)

The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beauty index" — A case study of Tonglu county in Hangzhou

CHEN Ying

(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Zhejia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From the integrated perspectives of "objective beauty" and "subjective beaut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beauty index" to fully evaluate the beauty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5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in Hangzhou. With Tonglu county as the empirical object, this paper calculates "beauty index" which can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performance of natural ecology, healthy environment and basic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respondents′ satisfac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 service, public facilities and social harmony. Based on these results, measures are offered to strengthen Tonglu county′s advantages on healthy environment, basic infrastructure,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 by continually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garbage disposal and characteristic towns.

"beauty index"; "subjective beauty"; "objective beauty";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Tonglu county

2016-04-25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20150833062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课题(13JDCB02Z);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17号);浙江财经大学教学研究课题(JK201509);浙江财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TS201613)。

陈颖(1983- ),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创意产业与创新管理。

F205

A

1671-6922(2017)02-0001-06

10.13322/j.cnki.fjsk.2017.02.00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0(2):1-6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猜你喜欢
桐庐县美丽评价
操场上真热闹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桐庐县:科技编织“桐庐梦”
桐庐县完成34个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