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钧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4)
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严 钧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4)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选入的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60例,采用不同的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并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以及单纯的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的HAMD评分情况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HAMD评分较为接近的情况下,经过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更大,治疗4周HAMD评分显著下降,为(12.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2)分,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嗜睡,消化道症状、失眠和流涎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20%,略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6.7%,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疾病,对抑郁焦虑症状的控制效果较好,治疗期间存在一定的药物副作用反应,但与常规药物比较接近,因此安全可靠性得到保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奥氮平;帕罗西汀;伴焦虑症状抑郁症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社会生活的人群越来越多患上抑郁症,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大多为持久而显著地陷入情绪低潮,且患者的活动能力、认知能力也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为了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一定时段中收治的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研究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选取60例,这些患者均满足临床对抑郁症疾病的诊断标准,且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17项评分结果均超过17分,进而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3岁~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 3.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25岁~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各项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我院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单纯的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每天口服20mg~60m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奥氮平进行治疗,每天口服2.5mg~10mg,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一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1]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17项内容进行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以及治疗4周阶段展开,比较不同阶段两组患者HAMD评分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消化道症状、嗜睡、失眠、头晕、流涎等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单位通过χ2表示,计量单位以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阶段的HAMD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较为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及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大幅度下降,其显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的HAMD评分比较(例/分)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0%,比对照组的16.7%略高,但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30例/%)
当前临床采用的有效治疗手段为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其中帕罗西汀属于一种高选择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助于对突触间隙5-羟色胺水平进行自主调节,很大程度上抑制大脑突触前神经细胞5-羟色胺摄取作用,用在患有精神分裂、产生幻觉和妄想症的患者身上作用明显。而奥氮平则能发挥拮抗5-羟色胺作用,针对α肾上腺素和多巴胺D多种受体均有亲和力,对中脑边缘系统也有很强的选择性,有助于全面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本研究中,采用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周及4周期间的HAMD评分与单纯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变化更具显著性,表明对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而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无比较差异,P>0.05。
综上所述,针对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选用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得到保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 梁素英.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2):450-451.
[2] 张映红.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24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5):83-84.
本文编辑:罗 兰
R453
B
ISSN.2095-8242.2017.12.23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