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斌,刘 玮,王红芹
(1.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1499;2.上海市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上海 201101; 3.上海市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 上海 201101)
肾癌主要亚型的CT诊断与病理表现对照研究
施 斌1,刘 玮2,王红芹3∗
(1.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1499;2.上海市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上海 201101; 3.上海市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 上海 201101)
目的探讨肾癌主要亚型的CT表现,并且结合病理学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将本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螺旋CT平扫或者多期增强扫描,最后将患者的CT表现与病理组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0例肾癌患者中包括28例透明细胞癌,其中包括15例左肾,11例右肾,2例两肾多发病灶。28例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包括10例不规则形,18例圆形或类圆形,病灶直径在1.4~15.0 cm之间。1例乳头状细胞癌,在CT平扫下患者呈现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密度明显要弱于肾皮质。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呈现为类圆形,且具有清楚的边缘,直径在3.6 cm左右;在增强扫描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可见其分隔线,在坏死区并未见强化状况。结论不同细胞亚型肾细胞癌在CT上应具有不同的特征性,因而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地应用CT扫描作为肾癌术前诊断及肿瘤分期的参考资料。
肾癌;亚型;CT诊断;病理表现;临床对照
肾癌又可称之为肾细胞癌,属于肾脏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多发于男性人群。肾细胞癌在临床上拥有多种病理亚型,且各个亚型均具有不同的预后效果,因而如果能在患者手术前便能准确地判断其亚型,便能有效地帮助判断肿瘤预后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1]。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CT诊断作为肾癌术前诊断及肿瘤分期,不同细胞亚型肾细胞癌在CT上应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鉴于此,本文将本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螺旋CT平扫或者多期增强扫描,最后将患者的CT表现与病理组织进行对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对不同病理亚型肾癌鉴别诊断能力。现将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文将本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6.23±11.07)岁。
1.2 一般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螺旋CT平扫或者多期增强扫描,扫描的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kv,层厚为5.0 mm,螺距控制在1或1.5,扫描的范围为患者全肾。在扫描请前患者需要常规口服剂量为500 mL清水,经患者肘静脉注射剂量为80~100 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并采用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将流速控制在3~4 mL/s之间。最后将患者的CT表现与病理组织进行对照分析。
2.1 CT表现
30例肾癌患者中包括28例透明细胞癌,其中包括15例左肾,11例右肾,2例两肾多发病灶。28例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包括10例不规则形,18例圆形或类圆形,病灶直径在1.4~15.0 cm之间[2]。在CT平扫中9例患者表现为等密度,19例患者表现为密度不均状态,其中有10例患者病灶内能够见钙化灶,9例患者见出血灶。在CT增强扫描的过程中,20例患者可见明显皮髓期强化,于实质期以及肾盂期其病灶的密度呈现出明显下降状况,剩下8例透明细胞癌患者在CT扫描下强化并不显著。
1例乳头状细胞癌,为左肾上极,形状为类圆形,大约为2.8 cm×2.6 cm。在CT平扫下患者呈现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密度明显要弱于肾皮质。肾盂期的T值在32~41 Hu之间,且呈现出少血供状况。
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病灶位于其左肾中部,呈现为类圆形,且具有清楚的边缘,直径在3.6 cm左右。患者的密度明显要低于肾实质,且能够见少许分隔影。在增强扫描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可见其分隔线,在坏死区并未见强化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肾癌患者CT表现
2.2 病理表现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瘤体内可见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其中大多数患者的肿瘤切面在病理上呈现出多种颜色交错的状况,在镜下呈现为多角形或圆形,且伴有清楚的胞膜,组织间可见由小的薄壁血管而构成的网状间隔。乳头状癌患者呈现为类圆形,有包膜,并且在镜下其肿瘤细胞呈现为片状分布状况,其结构为乳头状,其内有纤维血管轴心。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患者具有较为完整的包膜,其切面呈现为鱼肉状,并且可见多个液化坏死的囊腔。
肾透明细胞癌强化在临床上的主要特点为快进快出,因而能够简单地与非透明细胞癌鉴别开来,肾孤立性纤维肿瘤罕见且为轻中度强化,因而极其容易在临床上进行鉴别[3]。乳头状肾癌的强化程度最低,多位于皮质,并且患者的肿瘤形态呈现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一部分患者的肿瘤可见非常明显的分叶状况,因而能够有助于临床诊断,但若患者的肿块较小,则难以与嫌色细胞癌进行鉴别。嫌色细胞癌患者大多无中央瘢痕状况,且具有较高的钙化率。集合管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肾轮廓,在患者的瘤内可见明显的囊变及坏死状况,并且能够明显看到动态增强;而肾盂癌恰恰相反,呈现出不均匀密度,在增强扫描的过程中可无、轻度或周围强化。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具有较为明显的分隔线强化,但肾囊肿以及多囊肾囊壁具有均匀且光滑的厚薄,且无壁结节等实性的成分,在CT扫描下呈现出增强无强化或者轻度强化状况。
综上所述,不同细胞亚型肾细胞癌在CT上应具有不同的特征性,因而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地应用CT扫描作为肾癌术前诊断及肿瘤分期的参考资料。
[1] 李松娜,欧陕兴,彭光明,等.囊性肾癌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7):1069-1071.
[2] 祝安惠,贾红敏,胡智军,等.囊性肾细胞癌的CT诊断与手术及病理对照[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4):276-279.
[3] 王秀玲,张宗军,夏秋媛,等.黏液样小管状及梭形细胞肾癌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6,31(5):416-419.
本文编辑:柯 凤
R737.11
B
ISSN.2095-8242.2017.12.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