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电信诈骗的研究

2017-05-18 18:12田湘南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完善防范措施

[摘 要]电信诈骗的日益剧增,与公民个人的信息保护不周密切相关和防范意识不强有关。防止电信诈骗等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立法机关应立足长远,完善立法‘为打击犯罪,保护公民权益提供立法保障,公安机关应加强侦查技术和手段,及时侦破案件,进行安全保障,电信和金融部门应大力协助司法机关办案,减少电信诈骗犯罪对公民财产的损害,公民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防范这个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弊端。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完善;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70-02

定义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制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一、电信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生活和工作便利的同时,带来诸多烦恼和伤害。近几年,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扰乱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尽管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措施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重点防治和打击,但是从根本上来看电信诈骗犯罪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抑制。借助电信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案件依然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电信诈骗对社会产生的恶劣影响。

2016年8月24日,“女孩被骗光学费离世”的消息引发逾千万阅读。在8月19日,18岁的临沂罗庄女孩徐玉玉,接到了一通诈骗电话。即将踏入大学的她被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在报警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于21日离世。我相信这则新闻可以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无人不晓,多么悲惨、多么血淋淋的教训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且这样的事情在今年夏天还不止发生了一次!那我们就不得不问:为什么大学生会屡遭电信诈骗呢?在我看来,准大学生刚刚从相对封闭的高中校园环境进入到相对开放的大学环境,生活经验和判别能力缺失,疏于防范,并且缺乏自我保護意识,考虑问题还过于单纯,涉世尚浅。电信诈骗分子往往只需通过小小的诱惑,就可以让准大学生落入他们编制的巨网之中,而结果往往是“人财两失”。这些主客观的原因导致大学生是整个电信诈骗的最大受害者。接下来我分别来叙述一下电信诈骗的特点和电信诈骗的防范对策。

二、电信诈骗的特点

1、诈骗手段多样化

近期犯罪分子以电话为平台实施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也日益翻新。根据我们所办理的案件及媒体的相关报道来分析,犯罪分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诈骗:一是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二是冒充电信等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电信欠费、送话费、送奖品为由进行诈骗;三是冒充被害人的亲属、朋友:编造生急病或称被害人家人被绑架索要赎金为名等事由骗取被害人财物;四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假称被害人银联卡在某地刷卡消费为名,诱骗被害人转帐实施诈骗等。

2、跨国跨境突出

由于电信诈骗性质的特殊性,使得犯罪分子很容易利用通讯工具和网络金融服务进行跨国跨境作案,境外的通信人员一旦诱使被害人将钱款转入其账户,犯罪分子立即通过网银等手段将钱款分若干部分后打入其子账户,而后分布在全国的取款人员通过子账户在ATM机上将钱款取出,整个犯罪过程可能会涉及国内各地甚至国外

3、作案过程具有隐蔽性,作案时间短

犯罪没有任何的办公地点,有的就是一个互联网的平台和绑定多个电话的一号通,可以很好的起到隐蔽犯罪分子身份的作用,而且此类诈骗案件的犯罪分子仅是通过使用通信工具与受害人进行联系,与受害人不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受害人对犯罪分子的了解仅限于电话号码和银行账号。作案时间迅速,网络电信诈骗由于通过网上银行或银行的转账方式进行,其作案时间非常快。

三、电信诈骗的防范对策

1、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加强警惕心理。反观已经发生的案件,都是和受害人防范意识较低,麻痹大意分不开的。为达到诈骗目的,犯罪分子首先就是要拆破受害人的警惕墙和防范壁,因此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和同情。遇到疑似骗局,提高个人的警惕意识外,多和家人、朋友、警察沟通联系,细心观察和处理每一个细节,一定能发现犯罪分子的狐狸尾巴,不给他们可乘之机。从加强自身的警惕心理做起,增强证件号码、卡号、存款密码等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轻易向他人泄露诸类信息。

2、加强立法,提高执法力度。从制度上,我国要针对现在越来越猖狂的电信诈骗案件加强立法,从源头法律上,给电信诈骗定性定责,从而根治诈骗痼疾。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电信诈骗案件都是发生于跨省市、跨区域甚至跨国别,侦破难度大、惩治难度大,要求各区域和各部门要共同配合,联合执法,提高执法的力度和信度。

总而言之,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需要个人提高防范意识、学习防范技能,社会上多宣传多动员,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这几方面的联合努力才能根除电信诈骗这个社会顽疾。诡诈是会被世人所厌弃的,诈骗是相当害人的事情,诈骗者作孽终究自食恶果!我也希望社会上能够多一些真诚,少一些欺骗,人与人都真诚相对,那这个世界会多么美好。我相信这个愿望不会很遥远。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向着美好的明天出发吧!

四、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

(1)个人信息民法保护不足

(2)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效果不够

(3)目前针对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分散

(4)个人信息权保护的行业自律机制较弱,并未纳入司法部门监控范围之内。

五、个人信息泄露方式和途径

1、网络。网络的普及和发达催生了不少利用互联网搜索个人信息,然后汇成册,并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给需要的人的行为。

2、公司单位。譬如旅馆、保险公司、银行、电信、邮政部门等这些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公司单位,其内部的个别人员凭借便利条件,利用客户个人信息获取不当利益。

3、违规小店。个别违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的信息资料私下进行存档留底,装订成册,进行对外出售。

4、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借正当之名,要求被调查者填写详细联系方式、收入情况、信用卡等内容,以不等级别的奖品诱使填写个人资料。

5、通过在抽奖券的正副页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声称中奖后及时通知,以此引诱大家填写个人信息。

6、在购买电子产品等物品时,非正规的商家要求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用售后服务来诱骗客户填写个人资料。

7、超市和商场免费办理会员卡填写个人资料,掌握到个人信息,因个别人非法向外泄露。

8、公司单位在招聘新人时需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对于个人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信息都都比较详细地填写。

六、电信诈骗犯罪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建议

(一)完善立法

有关部门应该完善立法。

(二)行政执法

加强执法力度和信度。

(三)公安机关

提高侦查能力,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加强防诈骗宣传教育。

(四)公民个人

做到“三不一要”。“一不”: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二不”:不透露,就是要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或向亲戚、朋友、同事等核實情况。“三不”:不转账,要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一要”:要及时报案。

结论

在打击电信诈骗案件的同时,大家应深思熟虑如何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的问题。我国实际案例和最新法制动态的基础上,找到适合我国的国情的保护公民财产的模式和制度,推动我国的法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法律切实起到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利益,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

田湘南,广州工商学院副教授,510850,研究方向:经济法学,广东省新闻出版技师学院,邮编:510650。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完善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如何做好法律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
司改背景下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制度之完善
浅析股灾中的中国式熔断机制
我国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综述
移动互联环境中个人信息保护的调查与分析—以大学生为例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管理与保护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