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 张弛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1
引言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以及主体地位在患者心中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医院管理的意义以及医院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1.医院管理的意义
随着医疗行业的稳步发展,各行各业对医院发展引起了高度关注,其中公立医院则更加注重自身的持续发展。而医院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应有较稳定的经济基础,加强科学化管理,加强规范化管理,针对管理成本应该引起高度关注,注重医院运营的经济效益,实行优质、低耗、集约化、优质的管理模式,从上至下,所有员工共同参与,制定三级成本核算制度,继而发掘管理的内在价值,发现医院管理所潜藏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多数医院在管理过程中,因为主渠道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存在“逆差”式运营问题,这就要求医院管理层针对国家的医改政策进行反复学习,总结优秀管理经验,将医院职工利益和技术劳务等相结合,并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唯有这样才能实现医院的科学化管理,让医院更加健康、稳定运营,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服务,这也是医院管理的意义所在。
2.医院管理模式探究
在当前文化、政治、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院也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医学管理过程中,医院作为核心部位,担任着重要的职责,医院要想实现健康、持续性发展,就应加强管理,改革自身的管理模式。
例如,笔者认为在针对医院的物流加强管理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管理模式,实行低成本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的科学化管理。
其一,推行全新管理模式——低碳经济管理。二十一世纪强调的是低碳经济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在针对医院加强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好低碳经济管理,做好低碳医学管理,节能降耗,减少空气污染,避免疾病传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应强调环保、绿色,倡导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在医院管理中强调的就是低碳管理。
其二,指导管理层树立现代化管理模式。十三五”期间,国家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二个支柱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医院管理层应树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这种管理模式,借助现代化技術,探究全新的医院管理模式,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其中临床医务人员作为卫生科技队伍之一,数量庞大,全面理解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内涵,有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未来积极投身于医院改革,主动参与到建立现代医院制度中来,并通过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管理模式要求从生物因素入手,从社会系统中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健康,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身心健康的认识。从社会医学、心理以及生物医学模式角度看,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医院管理模式中渗透这种思想,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同时,还应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医护人员对于疾病治疗的主动性,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服务效率和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其三,充分运用生物医学管理模式。在针对医院加强管理的过程中,结合常规模式,全面运用生物医学管理模式,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全面提升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效益,从而带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此外,笔者认为医院应鼓励开展适宜新技术、新项目,结合常规技术,提高适宜技术,及时对医疗设备进行更新,寻求新的技术增长点。同时,应用医院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合理布局医疗技术结构,培育特色学科,科学运用PDCA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结语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进,将低碳管理模式渗透至管理中,将低碳管理模式作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全面实行医疗保障措施,全面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环保管理,为患者创造和谐、健康的医学环境。为此,在未来的医院管理工作中,还应从物流、技术、护理、设备等诸多方面加强管理,紧紧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优化质量为导向,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吴建良,陶冬梅.价值医学在创新医院药事管理体制中的现实意义[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2,50(19):951-559.
[2]宋心红,林海燕,张丰焕.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意义与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27(28):1123-1124.
[3]程思锋.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探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3(13):1255-1256.
[4]冯巍.论根植于祖国传统医学道德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7,24(15):2718-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