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敏+简洪涛+张敬波
摘要:搞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对我市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以及对师生的数据调查进行问题诊断与分析,初步探索了秦皇岛市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各学段衔接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各学段衔接 策略
一、秦皇岛市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及数据分析
由于受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科,部分学校不重视,现行使用教材内容安排与衔接不合理,学生上网目的比较盲目,校际、班际与学生等差异性较大,中考与高中学历水平测试等考试平台与考试内容单一等联合因素的影响,存在以下问题。
1.小学阶段
(1)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上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四年级主要以基础知识、画图软件、word文字处理软件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操作为主,而五六年级以Flash动画软件、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为主。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且学习软件均为国外的办公软件,五六年级学生感觉普遍偏难,最终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学校比例偏低。
(2)教学方式还需进行深层次真正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教师注意到了对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能做好激趣导入等环节,但在单元主题设计合理性和小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等方面,还存在浮于表面和不敢放手的问题存在。
2.初中阶段
(1)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上仍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
(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需要更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更能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增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3.高中阶段
(1)高中与初中重叠程度相对较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2)学生对当前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认知程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仍然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展开,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课程仅为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而设。
(3)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不能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总之,目前我市信息技术学科所涉及的两个重要的考试是中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于考试采用的都是上机考试的方法,且所使用的平台和题库都是大同小异。由于平台的通用性所限制,考试的题型基本属于固定题型,且所考查的知识点也被考试平台局限在很小的一个范围之内。问题凸显:一是无论初中还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基本上都围绕考试平台所考查的项目展开,导致所教授的知识极具局限性;二是为了适应考试,教学内容重复出现。
二、秦皇岛市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各学段衔接教学的策略
1.克服纯粹技术,淡化学科本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超越狭隘的“学科本位”和“技术本位”思想,更多地将技术教育升华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技术部分应该重视,但是不能过分强调技术教育部,应该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破“技术本位”,克服中小学信息技术“纯技术化”倾向。这是搞好信息技术衔接的理论要求。
2.在备课环节狠下功夫,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调动相关资源进行无痕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收获。例如,在枯燥的基础理论部分《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一课,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秦皇岛市第八中学张敬波老师在当时流行的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时大胆引入“都敏俊教授的时间停止”视频片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提出让学生猜想“时间停止”的秘密,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魅力,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3.整体谋划,搭建平台,放大格局,努力实践
(1)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教师先摸清学生的学习实际,然后以此来规划高学段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以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低学段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学生之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差距,教师要先摸清实际,随后分小组进行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学生之间可培养“帮带式”的教学方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学生,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2)根据本地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校本教材,为信息技术的教学提供系统的指导纲要。衔接教学内容的设置主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高学段的特殊性,对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补足”衔接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对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提高”学习,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对有兴趣和潜力的学生进行特长培养,实现各学段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连续培养。再根据各个班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衔接教材中的内容(1~3个课时)进行学习,从整体上进行衔接,解决课程的“多起点”问题;在进行新的内容模块之前同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水平进行任务的设置,并适当进行衔接。
4.遵循新课程理念,努力探索真正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要遵循学习规律,提倡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白学会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精讲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是学生一知半解的东西,或是能够启发和训练学生思维的问题。要想把握好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度”是个技术活,鼓励学生多尝试,当教师导入新课后,学生学习新课前,先让学生欣赏已完成的作品范例,并大胆提问“如果你做这样的作品,你最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可别小看这个问题,这可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再将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的问题提炼出来,一方面教师能做到了解学清,其次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可能就是本节课应该掌握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不要小看学生,也许学生提出的问题比水平一般的教师还高;接下来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个别点拨辅导;最后从学生的汇报展示中检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学生往往会给教师一题多解的惊喜。刚开始运用此种教学方式时,从一节课能完成的课堂容量来很有限,甚至没有将教材中规定的教学知识点全部落实完成,因为学生探究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从点上看是会影响了教学进度;这就需要教师要沉住气,不妨尝试至少一个学期,再做一下尝试前后数据对比,就会从面上长远的教学效果看出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才会提高;也只有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方式的学习后,学生才会逐渐地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自然就会逐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还会把之前落下的教学进度高速度的追上来,甚至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的再挖掘。这样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方式定会实现学生会学的目的,进而逐渐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曹爱芳.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衔接中的问题分析和對策研究.新课程,2016,(02).
[2]樊志华.初中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索.信息技术教育,2006,(07).
[3]潘彩霞,梁相梅,张继军.基于衔接点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探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
[4]赵虞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衔接策略.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