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7-05-18 21:05
牡丹 2017年13期
关键词:墨白大院写作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牡丹》杂志改变了“雅俗共赏,以俗养雅”的办刊思路,重新回归纯粹的严肃文学,并专设了“新人新作”栏目。这个时期,一批“青年作家”崭露头角,撑起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洛阳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写作者,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今天仍是笔耕不辍。当年为他们提供平台的,正是这本本土杂志。本期封面为读者们呈现的,就是1990年第1期的《牡丹》。从这张照片上,我们还能依稀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青春与活力。

本期中篇小说《各就各位》很有现实意义:一个政府大院的司机,凭借自己察言观色服务领导的本事实现了人生三级跳,坐上了派出所所长的位子。然而,“德不配位”的危机已经集聚到了必须爆发的时候。当风暴过去,尘埃落定之时,他发现还是做司机最让自己踏实。与之相反的,是和他同时进入政府大院的大學生马尔斯嘎。虽然领导并不认为后者“近便”,但是马尔斯嘎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信条,实现了人生价值。小说的结局颇有些喜剧色彩,捧腹之余,引人深思。

许是做过水手的原因,庞华坚笔下的大海有着与众不同的声色。这里没有辽阔的诗意,有的只是生命的脆弱、无常和孤独,在大海的丈量下,这些疼痛被充分放大,如同怒涛吼出的狼嚎,让人听后难以遗忘。散文组章《大海沉默无声》,给你呈现的就是那片真实的海洋,有别于浪漫的想象,“大海只是大海”。

本期用较大篇幅收录了“墨白研究现状研讨会”的一些精选内容。墨白和孙方友笔下的“颍河镇”作为独特的文学景观,与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乡”一样耐人寻味。作为河南本土作家的分析样本,墨白研究对于其他写作者,同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墨白大院写作者
“幸福大院”可以有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一个作家的成长史
—— 《印象:我所认识的墨白》编后记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于 归
写作
我的狐仙大人
“文革”后的孙犁与“大院”中的《芸斋小说》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