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因忙而盲

2017-05-18 19:01彭敦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椒盐国学学科

彭敦运

那天,我在微信圈里看到了如下对话:

椒盐(教研员):你这节课上得比较拘泥,其实,你有足够的能力放下课本,讲出学科的精气神来。

坛坛(谭老师):我也知道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只是不知道怎样进一步灵活地表达。

椒盐:你的授课理念与做法不怎么统一,所以,讲出来的知识是零散的。

坛坛:要是有个东西能贯穿始终就好了。

椒盐:对呀,这个东西就是“学科精神”呀。只有抓住了学科精神,課堂和学科才会获得生命力,你不妨看看格格……

他们的讨论,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天。每次进入这个“砥砺”(地理)圈,我都能受到一次启发。我发现,微信圈已经成了校园教研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这不,本次他们所讨论的学科精神与整个学科的关系,就是教研会上没有涉及,却又关系课堂教学是否长期精彩的核心话题。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找到蹊径,成绩显著;而有些却只能按图索骥?他们之间的分界线,是否就是在掌握“学科精神”这一点上?

四维一脉

“椒盐”(教研员)说的“格格”,就是下文中的葛老师。

葛老师的“国学地理”课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三年前,她分解了教材,将课程内容重组,通过逐条梳理,把教材中的文化元素与本地传统文化,尤其是与那些著名的地标、地名故事、神话和传说,以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缝对接”,引源头活水于传统课堂,利用网络建构出了“字—诗—典—哲”四维一脉的表述体系,将这种渗透着地理学科精神的地方文化发布在校园网上,发布在民政局的“地名史话”栏目中,并在旅游局的大门外构建了一门靓丽的慕课,不仅受学生欢迎,也赢得了学校领导和社会的一片赞誉。

记得有节地理课就是从一个短视频开始的:

美丽的龙泉山云遮雾盖,突然,镜头对准了满树殷红,两句古诗翩然而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多么迷人的风景,多么好听的音乐。可就在大家陶醉其中时,她突然问道:“你知道此山为什么叫‘龙泉?龙泉花的这种属性中有没有非地带性?”……

地理课就这样开始了。这种全新的教学资源组合,很有诗情画意,博古通今,让学生兴致盎然。

葛老师怎么会想到“互联网+国学+地理”这一奇招呢?其实,这跟她对学科的理解有关。地理这门课,“身份”是很有趣的,它兼具人文和自然属性,内容跨度和体系纵深都很大,非常容易顾此失彼。对此,葛老师也迷茫过,但在与教研员进行多次沟通后,她开始领悟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地理”:地理知识之间都有关联,一旦能抓住“道”(核心),施以变通,就可把书本上的文字变成“故事地理”。其实,地理的“理”,就是“治玉”,也就是利用玉石整体的纹理去琢玉,依势而行。把地理变成故事课程,是不是“依势而行”呢?

想到这里,一种“整体联系”的教学理念就形成了。加上她酷爱传统国学,在认真整合知识结构后,她决定以“字—诗—典—哲”为载体,建立一棵“师本知识树”,不仅课堂上讲,而且让它借助互联网,长成“地方慕课”,校园内外,彼此辉映,相互成趣。结果在不少家庭,子女与父母,甚至与爷爷、奶奶都成了“同学”,常在一起讨论“家乡地理”。

奇正相辅

葛老师让人看到了一幅美好的“国学地理”图,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个理解“地理精神”的新角度。

“以正治教,以奇授课”,这是她对箴言的“篡改”。她说,教育中的“正”就是提供正能量,就是凸显学科精神;课堂上的“奇”就在于剑走偏锋,在于学科整合,而其中的秘诀就是理解学科精神。

学科精神,其实就是思想方法。葛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苦苦求索,最终将地理教学的着力点定位在“整体联系”上。

上课时,我们很少有人像葛老师这样意识到学科的“核心思想”,通常以为,只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就行了,或者觉得让学生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不啻为一种职业自辱。《礼记》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若不能参透课程,即使敢当“人师”,又怎么走出发展的高原,成就自己的职业追求?

从学科的角度说,知识、能力与思想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即使到了今天,很多教师依然只对前两者,即“双基”方面感兴趣。这样的功利性,极易陷入“强调知识的教学,却陷入庞杂、零散而缺乏整合的尴尬;强调技巧的训练,却掣于浅表、机械而缺乏创造的拘囿”这样的泥潭。稍做追思就不难发现,正是贪恋“授之以鱼”,不思“授之以渔”,才使前面的“双基”失去最重要的支撑,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要想掌握学科精神,只读不思,只教不研是不行的。葛老师选择了一种“谈话疗法”来医治自己的职业短视:她通过和网友交流,发现了贯穿在教材中的那条“暗线”;通过微信对话,发现了“室课”与“慕课”之间可以互通;通过教学与旅游链接,发现了地理与国学可以整合……终于,她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中纵横捭阖了。这种必然中的偶然,好像真的是给她这样有准备的人预留的。

关注教研新常态,关注学科精神,要留意深刻、内隐、稳定和整合。葛老师所总结的“整体联系”的地理教学思想,几乎“哲学”,而这恰恰满足了上述要求。其实,教师只要留心这几点,不管是哪个学科,都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准地为专业打通“任督二脉”,补上教学的短板。

学科教学,能不能就讲学生身边的故事?讲好学生身边的故事?葛老师的实践,证明了这种理念可行。一方面,她用“字—诗—典—哲”将国学和地理融成一体,“哲”出“典”,“典”藏“诗”,“诗”透“字”,“字”喻“地理”,确实用心巧妙;另一方面,透过“国学”,又将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有生活,有经验,有历史,有文化,更有乐趣。就在上述“五有”中,课堂教学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我们也知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葛老师运用的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科,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教师。我们还知道,世上从来没有现成的模式供养懒人,要在忙中不盲,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来做必要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不仅能指导读书,也能指导教书。

布鲁纳建议我们:“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接受必然是有限的,怎样能使这种接受在他们以后一生的思考中有价值?回答是:不论学生选取什么学科,务必使他们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从结构的角度,一层层地剥离,进而透视或凝聚其核心价值,建立和强化学科精神,这显然是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葛老师运用的“字—诗—典—哲”,本质上就是此类。

当然,有些教师喜欢讲故事,用“故事会”的形式点出“以文化人,以理喻情”的精神;有些教师喜欢设计模型和实验,通过身体力行,说明什么叫“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若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悟道”“行道”的方式,我们的课堂就活了,我们的教师就醒了,我们就可以忙中偷闲了。

关键在于,切莫因忙而盲。

猜你喜欢
椒盐国学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垂”改成“掉”,好不好?
学做椒盐虾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椒盐芝麻烧饼
椒盐卷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