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中的厨神

2017-05-18 16:44肃慎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汉宣帝霍光厨神

肃慎

中国有“四大厨神”,一位是伊尹,一位是易牙,第三位是厨神,第四位是民间传说中的“詹王”。

这里要说的就是排在第三位,出身于帝王世家的“厨神”。

汉武帝在开疆拓土、反击匈奴方面干得漂亮,后人罕有比肩。不过,后来汉武帝每日游山玩水,找长生不老药去了,结果不留神花费超支了。他连忙加大收税力度,增设徭税种类,结果不仅将国家搞得一团糟,儿女也被当做谋逆对象遭到宫廷斗争的血洗。汉武帝去世时已是七十岁,好容易存活下的一个儿子刘弗陵,才刚刚八岁,就成了托孤大臣霍光手上的木偶。

刘弗陵聪敏过人,二十一岁正要大展鸿图之际却突然撒手人寰。这位汉昭帝没有后代,霍光便迎立十九岁的昌邑王刘贺做汉天子。岂知刘贺荒淫无度,霍光随即发动政变,废黜了刘贺,派人到民间寻来武帝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继承皇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刘询,为汉宣帝。

刘询在民间长大成人,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感触颇深。他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位期间,刘询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重视吏治,尤其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史称“宣帝中兴”。

说起来,刘询是唯一一个即位前在民间与百姓生活过的帝王,他即位后一切以民为重,在民间有拥趸无数。

在中国的烹饪界,刘询也是唯一的“皇帝厨神”。其实刘询并不擅长烹饪调味,只是在民间生活时因爱吃烤饼,他每到长安任何一家饭铺买过烧饼后,这家生意一准大火。《史记·宣帝纪第八》亦载:“(宣帝)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雠,亦以是自怪。”这种奇异的现象令当时的人们匪夷所思,于是京城饮食行业都把他供奉为面案的“厨神”,请他保佑自己的生意火爆,财源滚滚。宋人蔡绦在《铁围山丛谈》卷六云:“汉宣帝在仄微,有售饼之异,见于《汉书·宣帝纪》。至今凡千百岁,而关中饼师,每图宣帝像于肆中,今殆成俗。”

刘询虽然不曾亲手烹制什么名菜佳肴,但正是在他的亲自倡议和关注下,一道新的宫廷御馔横空出世。这就是今日火锅的前身——砂锅养生汤!

火锅的古称为“骨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鼎”是古代一種烹制食物的容器,下面架上火烧,鼎内煮着切成块的肉,佐以调料。据《韩诗外传》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列鼎”而食,也就是众人围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个应该就是火锅的最早萌芽了。

刘询的砂锅美食与历史上的一位大名人苏武有关。

苏武原是汉武帝的臣子。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代表团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匈奴发生内乱,苏武等人被强行扣留。苏武不肯臣服匈奴的单于,被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牧羊。

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唯一与苏武做伴的,是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十九年后,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时任汉朝天子的汉昭帝得知苏武尚且活在人间,立即派使臣把他接了回来。

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拥立汉宣帝有功,被刘询赐爵为关内侯。

刘询看到一把年纪的苏武虽须发皆白,但满面红光,精神矍铄,就询问他平常以何为食。苏武如实相告。

原来苏武在北海牧羊时,生活条件艰苦之极。苏武没有煮制食物的鼎,只能用锅底状的石头化雪止渴,煮肉充饥。

汉宣帝联想到苏武的高寿可能与这种饮食习惯有关,遂派御医御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深入研究,研制出专门用来涮食羊肉的砂锅,并在熬汤时加入羊龙骨、鳖甲骨、鹿骨等材料,以强筋壮骨,延年益寿。

为了纪念这位有气节的民族英雄苏武,刘询亲自为这道汤食命名,就叫做“苏武补元汤”,而这种用砂锅煮涮牛羊肉的新形式逐渐在宫廷中流行开来,并载入“汉方御膳”,后传至民间。

可以说,人们不仅能从这种火锅中感受到中华古老的历史与文化,而且滋补、养生面面俱到,美味、口感两者兼得。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汉宣帝霍光厨神
霍光:废立皇帝的大臣
厨神猪爸爸
厨神
救人一命最重要
救人一命最重要
燕王的信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