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昕
上海海通证券资管公司规模尽管在上升,但是近九成都是通道业务,由于费率在下降,收入自然大幅滑坡。
在《投资者报》百家券商资管实力排行榜上,有11家券商2016年的资管业务净收入下降超过五成,而海通证券就是其中一员。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6年海通证券的资管业务收入18亿元,上市券商排名第四,但是同比的落差却令人大跌眼镜,该项营业收入较去年下降了49%,业务波动增大。按照资管净收入来算的话,海通证券实现13.5亿元,同比下滑56%。
根据年报,海通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目前主要有三个平台,分别是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和富国基金,2016年这三者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了1.48万亿元,增长57%。
為什么业务规模仍在提升,收入却大幅下降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海通证券资管业务出现如此奇怪状况?遗憾的是,海通证券并未就此答复《投资者报》记者的相关采访。
资管收入折半
尽管资管业务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只有6.4%,但由于整体体量巨大,海通证券2016年资管业务收入总数仍排名靠前,这与中小券商不同。
就跌幅大小而言,2016年东北证券、华龙证券、华安证券、海通证券、中原证券的资管业务收入下滑幅度最大,同比分别下降99.78%、86%、66%、49%和35%,这些公司有些相似的特点就是资管业务占比不大,其中以海通证券最多,有6.4%,其余的都在4%以下。
体量小,自然稍有风吹草动动静都大,海通证券则不同,体量虽大但资管业务收入下降却接近五成。
对于收入大降的原因,海通证券方面并未对本报记者的采访进行回应,而据年报显示,海通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5.90亿元,同比去年的13.51亿元减少7.61亿元,降幅56.34%,年报解释这主要是受市场影响,致使业绩报酬减少。
规模上升收入反降
2016年海通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利润总额9.23亿元,占比8.27%。但既然规模大涨,为什么收入却大幅下滑呢?
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海通证券存续的集合理财产品为290只,规模为741亿元,较年初增长25%;定向资管产品286只,规模7682亿元,同比增加113.42%;专项理财产品1只,规模7.81亿元,同比减少27.8%。PE业务旗下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85亿元,全年新成立8只基金,外部募集资金实际到位28亿元。
对此,格上理财杨晓晴判断,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规模增长得益于通道业务的发展;二是受行情不佳影响,主动管理业务受冲击。
“一般通道业务费率极低,甚至有券商为了利用通道业务冲规模而将费率降至接近零,所以规模虽创下了新高,但利润空间较小。资管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申购费、管理费、退出费、业绩报酬等,去年市场行情不比前年,主动管理业务的繁荣盛况不再,所以管理费、业绩报酬等收入项不可同日而语。”杨晓晴解释道。
据了解,海通证券的通道业务占比也一直较高。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去年上海海通证券资管主动管理规模904亿,在总体规模中占比14%,近九成集中在通道业务上。
“随着监管的去通道化,券商资管依赖通道冲规模的模式不可持续,其业务重心回归本源,强化主动管理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才是长久发展之计。得益于证券公司强大的经纪业务体系,券商资管在募集资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券商在投研、投行领域的协同效应也便于其在资管领域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受到投资范围和净资本约束的限制,其总体规模会受到一定限制。”杨晓晴说。
监管约谈规范发展
根据基金协会的统计,去年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为52万亿元,其中,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飙升至17.58万亿元,同比增幅 49.94%,券商资管在众多金融机构中获得三分天下的资格。
但高速发展难免伴随着一些问题,在监管趋严的形势下,去年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机构“网下配售大冒险”在日前有了下文。
3月底,上海证监局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将对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张士军、周小刚等4人,及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沈吟、汪沛等4人发出了“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决定”。相关文书显示,上述监管措施主要针对两家公司旗下多只集合计划在申购新股中的违规行为采取的。
文书提及,两家公司旗下的多只集合计划在申购新股过程中,存在集合计划现金总额申报金额超过集合计划现金总额的情况。这样的行为违反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3号)第三条第一款、《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监会公告[2013]28号)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因此,认定有关人士“未有效履行管理职责”,进而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谈话结果如何尚不得而知,监管部门的行动向市场内的参与机构发出警示,“在金融安全、金融风险防控上升到前所未有高度的背景下,券商资管暗藏的风险引人注目。券商资管在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方面漏洞较多,擦边球普遍存在,甚至触犯相关管理办法的底线,在此背景下,监管层对大型券商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警示作用——必须严格遵守法规要求,这对投资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同时也说明监管层将注意力聚焦到资管业务上来,这有利于未来资管业务的合规有序进行。”杨晓晴说。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券商资管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而言,券商资管业务分化比较明显,亟须苦练‘内功,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采访到最后,经济学家宋清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