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传统”与“洋为中用”的智慧凝聚
—— 2017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声乐专业中国作品演唱与教学

2017-05-18 02:28吴洪远,张慧琴
歌唱艺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教学

纵观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植根传统”“洋为中用”与“中西交融”是其践行的基本脉络和热议争论的核心话题。为了推动声乐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围绕“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与教学”这一主题,2016年7月,由内蒙古师范大学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倡导召开了全国高等院校“学习美声唱法如何唱好中国歌演唱与研讨会”。时隔一年,2017年8月10日至14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又与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艺术》杂志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声乐专业中国作品演唱与教学研讨会”。全国高等院校声乐专业的师生、专业院团演员以及部分中小学教师、社会声乐爱好者等,来自全国99个单位的200多位老中青声乐人,怀着对声乐事业的满腔热情与使命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8月11日上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厅举行了隆重的研讨会开幕式,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德纲教授主持并致辞;组委会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主任肖黎声教授作会议主旨讲话;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缉杜永寿先生出席会议及开幕式。会议围绕“专家讲座”“教学交流”“演唱交流”“主题研讨”四个板块展开。

一、高屋建瓴的“专家讲座”

会议安排了六场专家讲座,构成会议主题的主旨引导与学术定位。

声乐理论家、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许讲真老师所讲的“多彩中国歌唱”是其专著《汉族民歌润腔概论》的微缩版。许老师比较全面、系统地概述了中国民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共性规律及鲜明个性。从民歌演唱中的顺声与阻声、字的表现手法、音乐韵律的演唱手法、各地民歌特殊的润腔手法、现代创作歌曲演唱中特殊技法的运用等五个方面,讲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民歌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演唱方式与方法。她以多首歌曲为例示范,并现场指导大家演唱。比如汉族民歌“疙瘩腔”的运用技巧、藏族民歌的行腔特点,立竿见影地显现歌曲的风格。许老师还对此做了美学意义上的解读。她指出中国民歌具有意象化(写意、神似)的审美宗旨,演唱时要突出情、体现美,强调意境和韵味,要挖掘出每首歌曲独特的风格与韵味方能贴切地表达感情。许老师声情并茂的示范与讲课受到一致好评。

著名声乐教育家、男高音歌唱家晁浩建老师就“歌唱的呼吸问题及高音换声技术”着重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声乐教学中的呼吸问题,二是换声技术,三是高音训练问题。晁老师通过自身示范讲解了吸气、呼气的训练方法。他认为鼻吸、口吸、口鼻同吸三种方式可以进行灵活运用,但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主要要以鼻吸为主,因为这种吸气方式比较深且平稳。歌者通常没有把多余的气息呼出来,就会造成气息浮泛和声音紧张的现象。他还讲解了男高音的嗓音类型特征,以及区别和界定嗓音类型的原则与方法;并通过现场“一对一”的教学,讲解了换声及高音前入腔问题。他认为“换声点”因不同的嗓音情况而异,进入换声区后,母音要变形,向“u”或“o”变。进入高声区后,一个音是一个感觉,母音要随时处在调整状态中,同时一定要处理好放松下巴、舌根的问题。他指出民族声乐训练注重声音色彩和教学因人而异的重要性,通过对自己的学生王宏伟和杨阳演唱经历的分析,给出了一些建议。对于民族男高音来说,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High C以上声区的演唱能力,这既符合男声的音域特点,有利于嗓音的健康发展,也符合中国民歌注重追求韵味的特质。学唱者即使拥有如王宏伟一样的嗓音条件,也不应过多地在高音区演唱,那会损害歌唱的机能。晁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使与会者深受启迪。

男中音歌唱家、武汉音乐学院贺磊明教授所做“追求古典美声唱法的‘真谛’”的讲座,以“伟大的歌唱家伟大在哪里?”为切入点,从古典“美声”传统侃侃而谈,重点阐述了声乐学习如何对待古典方法、对待经典作品以及古典唱法的经典追求等三个问题。通过对自身学习和演唱经历的分析总结,切入到对“美声学派”的理解和认识,并对20世纪上半叶的“美声”歌唱给予高度评价。对卡鲁索、吉利等人代表的“意大利美声学派”歌唱传统的借鉴价值给出了新的意义诠释;并指出在听那些古老的音响时要尽量摆脱当下录音效果的干扰,客观分析老唱片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与音乐特征。既不要被当下唱片所呈现的完美表象所蒙蔽,也不要轻易否定老唱片那种欠缺光泽的声音,而是认真聆听其中的韵味和发声技术技巧。他对于中国老一辈“美声学派”歌唱家,如张权、喻宜萱、郭淑珍等人用中文演唱外国作品的艺术实践,给出了高度评价。贺老师认为她们的演唱有极好的韵味、技巧和对风格的把握,很好地揭示了作品的内涵。同时,提醒当代歌者深入思考,为什么我们能熟练运用原文演唱却无法自然获得如老一辈歌唱家以中文演绎外文作品的效果呢?贺老师特别强调,作为一代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要有埋头钻研和做学问的精神,并认为当下声乐教育的文化缺失,重技巧轻修养,急功近利思想盛行,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所在。最后,贺老师以纯熟的技术、真挚的情感即席演唱了含蓄而又奔放的《两地曲》,为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法国巴黎国家歌剧院终身演员、女中音歌唱家谢英彬老师从国际歌坛视野谈了歌唱审美等有关问题。她从“美声学派”的起源讲起,简要描述了“美声学派”在西方音乐史和文化中曾经的样态,细致说明了巴洛克音乐时期“美声”歌唱的装饰音技巧及其意义所在,古典主义时期“美声”歌唱的严谨规则与高度的形式感内涵,浪漫主义时期“美声”歌唱的巨大发展以及新流派的产生与整个西方文化进程的关系,以及自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产生以后,“美声学派”和歌剧艺术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作为置身西方音乐世界的华人歌唱家,谢英彬老师有着良好的国际视野,并以独到的眼光来审视东西方音乐文化现象。她以自身的艺术经验为例,运用对比手法,讲述了中西方歌唱审美的不同、审美取向与个人发展、个人定位的问题。她指出审美没有唯一的标准,但到了一定程度有相通之处。她还就“中西方艺术融合”“国际接轨”的热点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民族的就是民族的,保持传统和民族性就好。她并不认为21世纪音乐的发展必然就是东西方音乐文化的逐渐交融,也不赞同无原则的借鉴与融合。谢老师的讲座以自己的所知所感,自然亲切,少有深奥的学术语汇,却有不少独立思考与深刻洞见,体现了一位海外学者质朴的艺术品格。

旅居新西兰的男低音歌唱家张盾先生做了题为“寻找失去的歌唱传统”的讲座,这里的“歌唱传统”主要是指18世纪、19世纪欧洲声乐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意大利“兰佩尔蒂学派”的歌唱传统。他对照英、汉两种版本的《声音的智慧》(Vocal Wisdom),通过解读兰佩尔蒂歌唱箴言,解释“美声”歌唱的一些重要原则。张盾说,书中没有讲过多的发声技术与方法,主要写歌唱的思想,即歌唱的“道”。人声由两部分构成,其一叫“tone”(声音、音色),其二是语言。两者完美地结合,就是歌唱。音有高低之分,语言有不同语种之分,我们不能用中国话的发音方式来唱外语,同样也不能用外语的方式来唱中文。唱各国各地歌曲,要有他们的思维、语言以及发音涉及的肌肉等,而不仅仅是声音的模仿。他认为声乐界众说纷纭,学派众多,每个人都在说声乐的某一部分,有点像盲人摸象,大多通过形容词谈声音暗亮、位置前后等问题,缺乏相应的标准。关于歌唱的标准,张盾先生引述兰佩尔蒂的话:在我的声音概念里边,音量不一定是要很大的,甚至不一定要很漂亮的声音,如果有很好的呼吸控制,最纯的语言发音和歌唱的连贯性,这种声音肯定会被观众接受。谈到“失去的歌唱传统”,张老师认为当下我们失去的恰恰是歌唱最基本的东西,良好呼吸、良好发声和演唱古典曲目。他以现场教学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一观点。关于呼吸,他引用兰佩尔蒂的话说道:当每一次换气时,肺部永远不要垮塌,就好像胸骨被固定了一样。肺被压缩空气所支持,强大的空气压力抵着胸腔的扩张,但不抵着喉咙,否则就不会有“打开喉咙”!

声乐教育家、内蒙古师范大学肖黎声教授的讲座“歌唱的科学—心理-机理教学法研究”,以严谨的学术性与缜密的逻辑性、宏大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构建了声乐理论体系的知识网络。肖老师的讲座依据国际嗓音研究的成果,从歌唱发音科学机理的学术层面,解析了歌唱发音及其共鸣的科学本质。他通过视频与图片资料以直观演示,分别从呼吸机理与控制形态、喉咙与声带发音机理、元音共鸣形态与共振峰原理、歌唱声道的共鸣机理与技术基础等方面讲解了歌唱发音的科学奥秘,以及构成歌唱的心理—生理—物理综合协调与转换机制。他还介绍了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前声乐教师协会主席威廉·凡纳德倡导的“心理-机理教学法”与声乐教学的“官能听觉”的前沿学术理念。肖黎声教授指出,虽然现代嗓音科学研究可谓颠覆了延续数百年的诸如“头腔共鸣”“胸腔共鸣”“面罩共鸣”“脑后摘筋儿”等经验主义的共鸣概念,但感觉是艺术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歌唱的本体感受是现实存在的,形象化的教学启发手段常常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术语几百年来约定俗成,类似的表述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有效性仍然存在,不是不可以用了,但需在理论诠释及观念上予以更新。一是在理论层面把本质与现象区别开来;二是在教学层面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传统经验与当代“心理-机理教学”取长补短。

肖老师的讲座令众多与会者有茅塞顿开之感。他所讲授和倡导的教学理论与理念将对声乐教学有的放矢的科学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专家们的不同理念和方法,使与会人员大开眼界,并由衷地表示:专家讲座使我们了解“国际视野的歌唱理念”,领略“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路”,特别地“感谢专家们的学术引领和垂范”。

二、丰富多样的“教学交流”

本届研讨会专门设置了“教学交流”板块,全方位展示声乐教学的途径与手段,突显了高校声乐教育的特点。百家争鸣,是“教学交流”环节的最大特点。交流是彼此信息互换的过程,通过观念的争鸣达成共识是交流的价值所在。主讲嘉宾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如何演唱好中国作品做了教学展示与交流,内容既涉及声乐演唱技巧方法,也涉及音乐风格的把握,更有教学思想与理念的阐释。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赵凤艳教授的教学充满了启发性与辩证精神,在环环相扣的启发中把学生引入音乐的内部理解,彰显了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教学经验。河北师范大学李占秀教授认为与意大利声乐作品相比较,中国作品类别多、风格迥异是教学之难点,她在交流中通过教学实例讲述了自己的中国作品专题化教学思路,其细致耐心、循循善诱的教学引导,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职业品格。大同大学王凤云教授阐述了如何通过“情景假设”做到“人与景、情与艺、演与心、动与态”相得益彰,进而达到声情并茂,表达了民歌、戏曲相融汇唱好中国歌的理念。张家口北方学院张永江副教授以自身演唱实践,深入分析了民族声乐演唱的科学性与民族性。他认为应从发声法、语言、音乐三方面区分中国与欧洲两大声乐体系的差异,中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民族声乐体系,既要“洋为中用”,更要“古为今用”,致力于“一方音乐养一方人”的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声乐爱好者冯宝宏以应尚能先生“以字行腔”常说发扬者身份展示了其“以字行腔”学说的原理及比较系统的方法,显示出对汉语发音的特点与规律有着深入研究,对解决普通话演唱发音中咬字问题大有裨益。肖黎声教授现场呼应,赞赏了冯宝宏为了唱好中国歌,传播歌唱正音方法的精神可嘉,并与之展开讨论,阐述了自己的不同见解。肖黎声教授曾于199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提出了与“以字行腔”不同的创新思维。他重申,“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难”纠结在中国语言及其文化基因与美声唱法及其审美取向有天生不对接之处;沿用“以字行腔”手法,仅仅在咬字正音上“做嘴巴的文章”具有局限性;往往在起音咬字的瞬间,喉咙与“腔”就不对了,没有在“美声”轨道上走;“美声”训练的前提及核心技术是“立腔”;“以腔行字”是上位概念,“以字行腔”是下位概念。

九场教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真正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会原则,充分彰显了会议的丰富性、包容性与深刻性。

三、精彩纷呈的“演唱展示”

研讨会的四场演唱展示音乐会,精彩纷呈。中央民族乐团女高音歌唱家、山西大学客座教授谢琳女士演唱的《曙色》《玛依拉变奏曲》,台风端庄大气,音质甜美,声线流畅,声音华丽,高音及演唱具有极强的爆发力与感染力。大同大学王凤云教授演唱的《海风阵阵愁煞人》《枉凝眉》吐字清晰婉转、情真意切,显示出深厚戏曲表演功底与音乐表现力。火箭军文工团独唱演员、留意男高音歌唱家陈苏威,在感冒的情况下仍然倾情演唱了《黎明》《归来的星光》两首作品。烟台大学教授、女高音歌唱家邹淑珍演唱了由她首唱的《祥林嫂》以及《长鼓敲起来》,舞台气质大气,声音丰满圆润,显示其具有扎实的歌唱功底。河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意大利声乐硕士苏渊峰演唱的《江城子》《轻轻地告诉你》(Parla Più Piano)体现出当代“意大利美声学派”在审美倾向上一些新变化。湖南城市学院青年教师、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者、在读博士孙波演唱的威尔第歌剧《唐·卡洛》中的选段《我的末日将来临》和中国作品《嘉陵江上》,声音饱满通透、铿锵有力,吐字、咬字清晰,很好地践行了以“美声学派”的歌唱原则来表达情感世界的美学追求。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女高音赵万梅演唱的《红土香》和蒙语作品《诺恩吉雅》,则体现出了当代“学院派”民族唱法在追求民族性的前提下所具有的现代性。河北经贸大学青年教师、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博士、女高音柴维,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男高音董正研、女高音王佳、内蒙古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张倩等,都有相当的程度与很好的实力。包括全国各院校许多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等,高手云集,都有出色表现。

音乐会高潮迭起,响起阵阵喝彩声,三位钢琴伴奏也格外吸引观众眼球。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廉莹的演奏情感细腻,乐句划分精准自然;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乌克兰籍钢琴硕士奥丽雅的演奏收放自如,与歌手配合稳健娴熟;湖南城市学院乌克兰籍钢琴硕士孙娜的演奏充满音乐的张力,为歌者提供了充沛的情感烘托与驱动力。

四、畅所欲言的“主题研讨”

分组讨论、大组汇报的“主题研讨”环节,与会者各抒己见、深层沟通,呈现出和谐的学术氛围,成为大会圆满闭幕的画龙点睛之笔。大家表示,虽然彼此来自不同地域,却因共同的理想聚在一起。会议设计精心,组织严密,会议创造的开放、包容的氛围令大家满载而归。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马奇教授是二次带团参会,她高度评价了会议取得的成绩。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王丽副教授评价说,研讨会既让自己学习了具有国际性的歌唱理念、开阔了视野,也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认识。陇东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赵志学说:“专家水平之高,音乐会精彩纷呈,讨论之热烈,令与会者大饱耳福,受益匪浅!研讨会带来的良好效果将会落地生根,开出绚丽之花!”学歌网CEO高政先生认为,“如今在国内很少能有如此全面,如此开放,如此包容的全国性声乐研讨会,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中国声乐事业的交流与发展。”

结 语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会议。研讨会中呈现的不同艺术观点、审美取向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诸多的思想碰撞为我们的声乐艺术与教育事业提供了多视角的思考与探索。声乐技术与艺术上的植根传统、洋为中用、中西交融等,在艺术审美的核心本质上并不应该对立。同时,通过四天的会议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下我国声乐事业面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从业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仍待提升。在西方美声学派传入我国已近百年、中华民族昂首阔步于伟大复兴之际,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和姿态来面对不同文化的传播,是值得深思的。就歌唱艺术领域来说,无论是在“道”的层面上的提升与挖掘,还是在“器”的层面上的发展与总结,两者处于怎样的程度与水平等问题,仍有待声乐界深入思考与拓展。

为了中国声乐艺术和音乐文化的发展,组委会决定把“全国高等院校声乐专业中国作品演唱与教学研讨会”这个品牌及其模式延续下去。2018年秋将在浙江师范大学继续举办,到时欢迎全国各地各院校声乐界同人共聚金华,共商议题。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