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院校学报专业化“华丽”转身背后的数据分析

2017-05-18 13:34刘向宁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华丽社会科学专业化

■ 刘向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编辑部,北京 100089)

青年院校学报专业化“华丽”转身背后的数据分析

■ 刘向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编辑部,北京 100089)

对比近年更名改版的青年院校学报专业化转型前后的被引频次等指标发现:转型后大多指标的数值上升或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有些指标的数值持平甚至下降,期刊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但办刊水平和社会影响并未实现质的突破,而且转型后出现了新的趋同现象。实践中,专业化转型受到原有办刊基础、稿源情况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需要明确刊物定位、改进办刊理念和机制等。对于地方青年院校学报而言,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更具可行性,当务之急是形成和凸显各刊的特色。

青年院校学报 专业化转型 特色 期刊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加快社会科学体制改革的步伐,社科期刊的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改革中,社科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在本文中特指高校文科学报。面临诸多两难选择,其中“综合性还是专业性”是两难中的“第一难”[1]。

期刊界和学界普遍认为综合性的办刊模式是造成高校学报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杜文涛认为大学学报的综合性限制了订户群和读者面,使得即使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学术影响,由此导致优质稿源的流失和刊物水平的下降[2];张耀铭认为学报“泛综合化的路子”导致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面面俱到,众刊一面,使读者失去了新鲜感和阅读兴趣[3]。因此,专业化被认为是提高高校学报办刊水平的必由之路或重要出路:王文军从分学科期刊评价的角度,用数据证明了学报专业化转型的必要性[4];刘浩等通过对农业类高校社科学报的作者构成及其对学报的认可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专业化是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必然选择[5]。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把专业化转型作为高校学报改革的重要内容。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提出,“办高校社科学报各专业专刊”是高校学报改革的“上策”[6];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也把高校学报的专业化建设作为改革的首要目标。实践中,尽管面临观念转变和体制制约等诸多障碍和困难,一些高校学报近年已经走上专业化转型的道路。当然,对于学报的专业化也存在不同意见。一些学者认为专业化转型未必能够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陈颖虽然不否认专业化的必要性,但同时强调专业或综合只是“出版形式”的问题,与学报质量的高低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将出版形式与水平质量机械地画等号是一种误区[7];康敬奎从高校学报的专业化与高校学科的“大而全”、中国期刊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出发,认为至少在实践层面上专业化转型并不乐观[8];张智丹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外在动力和压力,地方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的效果并不明显[9]。

作为高校学报中“第三世界”的成员,青年院校学报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困境,“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比较趋同”,存在内容庞杂和学者、读者关注少等弱点[10]。为了走出困境,顺应学报专业化的趋势,近年来青年院校学报也拉开了转型的序幕*2014年之前我国公开出版的青年院校学报共有13家,除了《青年探索》《青少年研究》外都属于综合性期刊。。2014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更名为《北京青年研究》,《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青年学报》,《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更名为《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青少年研究与实践)》,并在2015年正式更名为《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更名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更名为《青年发展论坛》*尽管更名后各刊仍然刊发一些非青少年研究的文章,但较之前已经大大减少,而且越来越少。此外,《青年学报》更名后在《征稿启事》中仍自称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但宗旨的每一句都包含“青年”一词。所以,这些刊物转型成为青少年研究专业期刊的意图和努力是显而易见的。(为行文方便,以下统一用新刊名指称转型前的原刊)。截至目前,前4家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已经经过了2-3年,它们是否提高了办刊质量、扩大了社会影响?目前尚未有人进行专门的探讨。而且综观已有对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理论论证或定性分析的方法,缺少实证的定量分析。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14-2015年更名的4家青年院校学报进行研究,以期为青年院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和改革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北京青年研究》《青年学报》和《青少年研究与实践》4家学报,统计对比各刊更名前后的复合总被引频次(以下简称总被引频次)、篇均复合被引频次(以下简称篇均被引频次)、Web即年下载率、被转载篇数、被转载率、基金论文比、篇均引文数等7项指标,以说明转型前后刊物质量的变化。其中,前5项指标可以说明期刊被实际使用的情况和受重视的程度,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与地位;基金论文比能够反映期刊跟踪当前学术研究前沿的情况,该比例越高,说明刊载的文献与社会的现实和热点关联越紧密,通常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也相对较高;篇均引文数是考察论文及期刊的严谨和规范程度、研究的起点和深度的一个重要指标[11]。这些指标作为期刊评价的通用工具,可以从某一侧面反映学报的影响力和间接衡量学报的质量,能够相对公平地对期刊进行评价。

由于大多青年院校学报的即年被引频次较低,难以说明刊物的质量情况,而转型后的可被引文献只有3年或2年的样本,为了考察更名两三年来刊物质量的稳定性,因此本文的引用指标反映的是该刊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当年和第二年的被引情况,如2015年的总被引频次是指2015年刊发的学术论文在2015-2016年的被引次数。为便于与转型之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对转型之前的考察也是选取更名前两年的文献进行统计。

本文引用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各刊基金论文比的数据来自笔者的统计,Web即年下载率和篇均引文数的数据来自《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历年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由于4家学报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的篇次较少,被转载指标的统计源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单篇论文被多次转载的,只计1篇。受数据来源缺漏和统计时滞的影响,有的学报个别指标在有的年份缺少相应的统计。

在文献的划分上,除了以青少年及其相关问题和现象为研究对象或选题的论文外,志愿服务研究、青年类学术期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一般问题和核心价值观研究的论文也被归为青少年研究类的文献。这类论文与青少年研究关系直接、密切,而且在转型后的学报中占较高的比例。相反,一般教育教学研究如有关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论文和其他学科的论文在本文中则被归为非青少年研究的文献。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被引频次与篇均被引频次

表1 总被引频次与篇均被引频次 单位:次

从表1可见,专业化转型以后,《中国青年社会科学》《青年学报》和《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的总被引频次明显增多,《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的总被引频次比2013年和2014年分别增加了47.5%和59.5%,后两家学报2014-2015年的年均总被引频次较转型前两年的年均总被引频次分别增加了48.3%和50%;只是《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4年总被引26次,比2012年的27次略低,但需要说明的是,2014年该刊的可被引文献为55篇,较2012年减少了18篇,因此篇均被引频次仍然比2012年高。总被引频次反映了期刊被关注的程度,可见,上述3家学报在转型之后尽管成为了受众面较窄的专业期刊,并且刊发的论文数量有所减少,但社会影响力仍得到较大提高*而且据笔者统计,转型之后4种期刊的自引数量并没有多少变化,除《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的自引频次为16次外,各刊4年间的自引频次都是个位数。。不过总被引频次的增加并非普遍现象,《北京青年研究》在转型之后总被引频次不升反降,这可能与其发文数量的减少有关,该刊2012-2015年的可被引文献分别为72、80、62、65篇。

篇均被引频次与总被引频次密切相关。与总被引频次的变化相似,转型后《中国青年社会科学》《青年学报》和《青少年研究与实践》的篇均被引频次都高于转型前。《北京青年研究》2014年的篇均被引频次虽然比2012年高,但从转型后的两年整体来看,篇均被引频次比转型前两年有所下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学报》转型后第二年即2015年的篇均被引频次较第一年下降了26.2%,表现得不太稳定。

因此,从被引情况来看,尽管4家学报中有3家在转型后提高了刊物质量和扩大了影响力,但转型并不意味着期刊水平的必然提升。究其原因,这与学报原来的稿源基础有关,例如,《北京青年研究》2012年和2013年刊发的非青少年研究的论文截至2017年1月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3.26次和2.41次,高于同期青少年研究论文的2.17次和2.15次,因此2014年转型之后非青少年研究论文的撤出必然对全刊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在高被引文献中,该刊2012年刊发的一篇研究社区管理的论文,2013年刊发的一篇研究养老问题的论文,截至2017年1月分别被引40次和37次,而2012年和2013年的青少年研究论文中被引最多的分别只有11次和6次。。

(二)Web即年下载率

Web即年下载率在本文中是指期刊当年出版并上网的论文当年在中国知网被全文下载的次数与该刊当年出版并上网的论文总数之比。它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反映了期刊被阅读和利用的情况,体现了期刊在读者中的扩散程度。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期刊在互联网上的阅读量快速增长,网络传播范围快速拓展,Web即年下载率成为期刊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表2 Web即年下载率 单位:次

①《青少年研究与实践》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中缺少相应的统计。

②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中,青年院校学报和青少年研究专业期刊都被归为与“世界政治”并列的“中国政治”类期刊,同时青少年研究专业期刊又被列入社会学类期刊。

表2列出了各刊2012-2015年4年间的Web即年下载率。对比转型前和转型后,总体上《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北京青年研究》和《青年学报》的下载率是上升的,尤其在2015年,各刊的下载率都较前3年大幅增加。不过,从同类期刊的下载率均值可以看到,2015年全国中国政治类和社会学类期刊的下载率都大幅增加;同时也要看到,《青年学报》转型后第一年即2014年的下载率比2013年略低,更是比2012年低25%;《北京青年研究》2014年的下载率也与转型前两年基本持平。

(三)被转载篇数与被转载率

二次文献以选优和推优为目的,将分布于原发刊中质量较好的一次文献予以二次发表,代表了二次文献期刊对被摘转文章的价值判断,能从一定角度直接反映论文的优劣。近年来《复印报刊资料》明确追求学术评价标准的定位,一些非学术因素的影响正逐年减弱[12],因此,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篇次与比例可以作为考量与评价原发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指标之一。

如表3(见下页)所示,《北京青年研究》《青年学报》转型后被转载的篇数和被转载率都明显高于转型前,考虑到2017年上半年《复印报刊资料》仍会陆陆续续转载2016年下半年发表的论文,两家学报2016年的被转载篇数还会增加。《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转型后第一年即2014年被转载篇数有所增加,比例大幅提高,但之后两年回落明显,甚至不如转型前。《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转型后2015年的被转载率与前两年相差无几,但被转载篇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与专业化转型有直接的关系:从转载的具体情况看,2012年该刊被《复印报刊资料》的《青少年导刊》以外的二次文献如《社会工作》《管理科学》《中国共产党》等转载的论文数量是6篇,2013年和2014年这一数字都是3篇,而转型之后的2015年和2016年,这一数字变成了分别只有1篇。也就是说,转型后学报由于只刊发青少年研究的文献,大大减少甚至失去了被其他学科的二次文献期刊转载的机会,加上《复印报刊资料》的单种期刊每期对单种原发刊的转载量有所限制,由此造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被转载篇数的下降。专业化转型客观上带来的这种不利影响值得关注。

表3 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篇数和被转载率

① 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12月31日。由于转载滞后于一次文献的发表,本统计不能完全反映2016年发表的文献被转载的情况。

(四)基金论文比

4家学报转型之后的基金论文比总体上高于转型前(特别是在转型第二年之后全面高于转型前),而且转型后呈稳定上升的态势,尽管有些年份出现波动,但这种波动的幅度非常小,例如,《青年学报》2015年只比上一年低了0.21个百分点(见表4)。这说明青年院校学报转型后的质量在提高,当然也与近年青少年研究的发展和各种机构增加对青少年研究的资助有关。

表4 基金论文比 单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统计,各刊转型前两年非青少年研究类论文的基金论文比均低于全刊的比例,如2012年和2013年《青少年研究与实践》中非青少年研究文献的基金论文比分别是0%和10%。但是,《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北京青年研究》和《青少年研究与实践》在转型后第一年舍弃非青少年研究的论文后,反而出现基金论文比低于转型前的现象,特别是《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4年的基金论文比较2013年下降了约25%;而如表4所示,同期同类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均值却在增加。虽然目前对于基金论文比作为期刊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及其权重存在一定争议,但上述现象的具体成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五)篇均引文数

表5 篇均引文数 单位:篇

① 个刊某个年份篇均引文数的缺失是由于该刊当年刊载的论文有的标注的是阅读型参考文献,有的标注的是引文参考文献,规范和标准的不一导致统计无法进行,并使比较失去意义。

从表5可以看到,《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北京青年研究》和《青年学报》转型后的篇均引文数全面多于转型前,而且转型后稳步增加,虽然2013-2015年同类期刊篇均引文数的均值也在不断增长,但上述3家学报篇均引文数的增长幅度都高于同类期刊,尤其是《北京青年研究》,2015年的篇均引文数较转型前一年即2013年增长了57.1%。这反映了转型后3家学报的学术规范程度在逐步提高,也说明我国青少年研究的深度在不断加深。由于参考文献标注规范的不统一,《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转型前后的情况无法进行对比;该刊2016年的篇均引文数为5.35篇,稍低于2015年的5.71篇。

四、结论与讨论

在研究中我们看到,4家青年院校学报在专业化转型上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包括调整宗旨和定位、重新设置栏目、精心策划选题、主动组约稿件、减少发文量*《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北京青年研究》《青年学报》《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转型前两年的篇均页码分别为5.09、5.89、3.01、3.48页,转型后两年的篇均页码分别增加到了5.68、7.06、4.60、4.96页。、注重编校质量等,在装帧设计、版式和印刷等方面也有所进步。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如前文统计所呈现的,4家学报的7项指标转型后大多数都在上升或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这些学报的总体质量较转型前更优。但是,转型的结果并没有预期的那么乐观,或者确切地说,从本文的统计来看,至少4家青年院校学报转型后没有像其他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办刊质量和社会影响实现“快速提升”“质的突破”[13]。4家学报转型后有的某个指标与转型前持平甚至有所下降,有的某个指标虽然增长明显但不稳定,而有些指标如Web下载率和基金论文比虽然上升,但应当看到背后同类期刊的指标均值也在增长。

因此,青年院校学报专业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如前所述,转型后的学报质量必然受转型前办刊基础的制约;其次,专业化转型除了更名改版、调整栏目设置和改变办刊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明确定位、更新办刊理念、改进办刊机制、改革组稿审稿用稿制度、提升编辑素养、以问题为中心策划栏目或专题、培养作者的归依感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这些改变是专业化转型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更为根本和关键,难度也更高;最后,在外在条件上,青年院校学报的转型需要青少年研究领域的更多的优秀作者、更多的优质稿源来支撑,目前青少年研究的优质稿源捉襟见肘[14],而提高我国青少年研究的整体水平非一日之功。可见,专业化转型本来就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这也是“综合性还是专业性”之所以被视为“两难”的理由之一: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但当付诸行动时方知事情并不像已有的答案那么简单[15]。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有学者所预料和担忧的,转型后的青年院校学报出现了新的趋同现象,4家期刊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读者定位等都有较大的相似性,“重复研究多,同一栏目各刊分而治之大同小异的展示多”[16]。同质化意味着专业化转型尚未真正完成,因为缺乏专业特色与同质化现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而且同质化可能导致转型的失败。反观青年研究专业期刊中的《青年研究》《青年探索》等,它们在栏目设置、品牌策划、读者细分、地方特色定位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是期刊的生命,没有特色,必陷平庸。在提高学报质量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完成同时也更容易实现的是形成和彰显特色。特色化是4家学报尚未走完的、真正成为专业期刊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专业化转型必经的初级阶段和过渡通道;同时也是其他目前仍为综合性期刊的青年院校学报在综合性和专业性两难之间一条“比较好的出路”[17]——对于“那些科研实力相对较弱的单位所办的期刊,关键的问题还不在综合性还是专业性的选择上”,专业化转型并不是最迫切的,在综合性学报仍有存在空间的当前,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更具可行性。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学报的特色并非仅限于选题,在选题以外,期刊的编辑意识、整体策划、专栏设计、学科优势、研究方法、行文风格等诸多方面,都是可以体现特色的要素,特别是编辑意识更具决定作用[18],因此特色化是改变综合性学报的尴尬处境和为专业化转型奠定基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1][15]朱 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杜文涛:《从某些期刊评价指标看大学学报改革的必由之路》,载《编辑学报》,2004年第1期。

[3]张耀铭:《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王文军:《分学科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的合理路径——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综合性学报为例》,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5]刘 浩 宋雪飞等:《高校综合性学报发展路径探析——以农业高校社科学报为中心的实证研究》,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6]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7]陈 颖:《体制之弊与纠偏之路——也谈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8]康敬奎:《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之路——兼评朱剑及尹玉吉先生的相关观点》,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9]张智丹:《地方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论析》,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

[10]仲伟民:《谈青年类学术期刊提高办刊质量的几个问题》,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11]葛赵青 苗 凌等:《科技期刊参考文献数量与部分引证指标的定量关系初探》,载《编辑学报》,2015年第5期。

[12][18]朱 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3]叶红波:《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化改革的可行性——基于成功案例的分析》,载《出版发行研究》,2014年第6期。

[14][16]陈 亮:《改造我们的学术生态——兼及青年研究类学术期刊的特色化发展》,载《青年探索》,2016年第2期。

[17]姚 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责任编辑:张宇慧)

2017-02-23

刘向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青少年法制、期刊出版。

本文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青年院校学报专业化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青少年研究文献与其他文献的对比”(课题编号:18207024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华丽社会科学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冬的华丽
流绚夏日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神经末梢”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