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查

2017-05-17 00:45李杏杏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病理学优点切片

李杏杏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对高职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查

李杏杏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认知及接受程度。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对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认知及接受程度。结果 74.8%的学生能接受虚拟实验教学方法,66.7%的学生对学校配备的虚拟实验设备满意,60.5%的学生喜欢将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77.5%的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操作方法简便;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依次为:方便查找病变特征、操作简便、不用担心切片损坏、节约时间、无毒无刺激。结论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能接受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并认为其具有很多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高职;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原因、发生机制以及病变转归的基础医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讲,它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的开放式网络化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以往高校主要通过传统教学方法即使用显微镜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但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将虚拟实验教学方法与病理学教学结合起来的技术应用而生,它便是虚拟实验室。

目前,已有学者探讨将虚拟实验室应用于很多领域,但大多数仅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对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认知及接受程度的报道并不多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某高职院校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研究。

1.2 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看法、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以及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等。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由学生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剔除不完整问卷5份,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1.3 统计方法

由两人进行数据录入、检查和纠错,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对虚拟实验设备及教学方法的看法(见表1)

2.2 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见表2)

2.3 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见表3)

表1 学生对虚拟实验设备及教学方法的看法[n(%)]

表2 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n(%)]

表3 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n(%)]

3 结论

调查发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对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方面,74.8%的学生能接受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学生对虚拟实验设备配备是否满意方面,66.7%的学生表示满意;在虚拟实验操作方法是否简便方面,77.5%的学生认为此种操作方法简便;在观察病变特征时,50.3%的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教学方法更方便;60.5%的学生喜欢将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与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依次为:方便查找病变特征、操作简便、不用担心切片损坏、节约时间、无毒无刺激。

4 讨论

病理学是医学类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长期以来,病理学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传统实验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选用的病理切片虽然病变位置大体上类似,但是不同切片的形态不同,这就需要学生花费很多精力查找病变位置、特征,而目前许多学生显微镜操作技术不过关,这就增加了病理学实验教学难度。

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是将数字化切片库安装到学生所使用的电脑上,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控制学生电脑,将病理切片图片上传到学生电脑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切片图片。同时,统一标记出明显病变位置,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病变位置及特征,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对虚拟实验设备配备满意,而且认为这种实验操作方法简便,方便观察病变位置及特征,还具有不用担心切片损坏等优点。但调查也发现,60.5%的学生喜欢将传统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相结合。可见,在以后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除使用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外,还应适当地使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只有将虚拟实验教学方法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满足高职学生需求。

G426.5

B

1671-1246(2017)09-0118-02

注: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课题(GZS245)

猜你喜欢
病理学优点切片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