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宁
摘要:王道和霸道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中一对重要的概念,二者构成了儒家治国之道的两种不同的政治路向,而孟子明显是王霸之辩这一论题演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在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背景下确立了自己的王道理想,并对当时横行于世间的霸道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要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实行王道。不过这种理想化的政治模式似乎很难在霸政当道、风云变幻的战国时期高歌猛进。
关键词:孟子;王霸;仁政;辨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086-02
一、绪言
春秋时代,周政式微,诸侯尽起,天下大乱,及战国中期,各大国纷纷拉拢他国结成军事同盟以攻打敌国,巩固疆土,成就霸业。可以说,这一时期霸道已经在战火弥漫的战国时期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用霸道去富国强兵、威慑天下在诸侯王心中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可即便如此,关于王霸之辩的争论却始终未曾停止,究竟是以武力权术统霸天下,还是以道德仁义治理国家,包括孟子的诸多学者一直在就此问题进行着旷日持久的论战。
二、孟子王霸主张
在孟子如火如荼宣扬自己的王道理论之前,“王道”这一概念其实早已出现:《尚书·洪范》有言:“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只是这里的“王道”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词语,常被解之为“先王之道路”。及至孔子,用自身所提出的“仁”的理念对王道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主张君主为政以德,但对霸道并未完全否定。而到了孟子这里,开始将王霸二者作为两种不同的政治路线加以区分使用,并将其进行了鲜明的对立:“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二者的根本区别则是,以力服人只会使百姓慑于淫威而被迫威服,而王道的实行却可如温润之细流自上而下滋养民生,教化民心,使百姓心悦诚服。
因此,他从不吝惜自己对于王道的推崇,却对霸道政治多有贬辞,我们可以从孟子对管仲的评价中略窥一二:“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曾被孔子给予高度评价的管夷吾在孟子这里受到了冷遇,究其原因就是二人在治国方略上关于霸道与王道选择的根本分歧。当时,管仲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对内以法治国,对外称霸诸侯,而孟子对内提倡仁政爱民,对外则主张消除战争,对于霸道自然鄙夷不满。可以说,孟子对于管仲的不屑,实质上是对霸者价值的彻底否定。在贬抑霸道的同时,孟子对自己的王道思想相当自信,他通过利用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论证王道将取代于霸道而推行天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仿佛听到孟子在迫不及待地高声疾呼:处在巨变节点的百姓们,早已痛苦不堪,是时候出来一位圣人君主,来拯救这个时代呦!而这名圣人,必须是位推行王道、保民恤民的君主,因为霸道的推行显然已经不符合人民生存发展的长远利益,此时若有大国来施以仁政,解人倒悬,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行王道,施仁政
在孟子看来,抛却霸道,实施王道的途径就是施行仁政,这既是王道思想的实质核心,同时也是君主巩固国家统治,进而一统天下的必要条件。首先,稳定小农经济,让百姓拥有一定的恒产,因为土地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要让直接生产者在当时所实行的土地国有制的井田制下,拥有固定的占有、使用和经营土地的权利。而百姓只有拥有一定的财产资料作为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稳定生产,并且渐渐对于统治者产生信任和依赖,人心才能稳固,社会才能安定,王道之路的发展才能通畅。对于如何实行制民恒产这一想法,孟子心中有着美好的设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百亩之田”,井田制之谓也,这里所说的井田,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先由八家共同种好中间一百亩的公田,再分种周围各自的私田,各安其位,各得其份;此外引导百姓不违农时,发展生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顺应时令与自然规律,不过度贪婪索取,人与自然达到共生和谐;再者,统治者还应当减省刑罚,薄收税敛,减轻对老百姓的剥削与压迫,这一步走好了,接下来的王道之路才会顺畅。不难发现,孟子正试图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恬淡舒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农社会。其次,孟子提倡办学校、兴教育:“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在孟子看来,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明辨人伦,而通过明辨人伦的实现又可为王道政治所服务,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说,对于孟子而言,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发端,那么,使百姓皆能接受教育、明辨人伦,能亲其亲,长其长,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该是王道之成了。所谓“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一国之君在不断扩充内心的善性施之于人民的同时,不忘以四德、四端教养人民,从而让百姓的善性如细水般不断扩充,内心对于善的自觉性不断发掘,从而使人心所向,王道遂成,莫之能御。最后是反对不义战争。孟子在诸多场合都曾谈及战争所造成的破坏社会安定、紊乱社会秩序的严重后果:“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大国一旦干戈,动辄就是战车千乘,兵力十萬,将军士兵皆屠戮邀功,百姓日夜承受倒悬之苦楚。在孟子看来,那些痴迷于战争游戏、提倡纵横兼并的将领与谋士们,不引导君主施行仁政,实质上贪婪残暴的桀纣身边的奸佞小人无二异。然而,战争只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要想使自己的国家基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唯有施行仁政,爱养民力,方能“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四、小结
不难发现,与霸道相比,以人性本善为前提所构建起的王道确实拥有着更高的政治境界,它以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为依托,由个人修身养德推及到以仁义治理家国、天下。对王道、仁政的探索与推崇,是孟子一生的永恒追求,不过这套王道体系在列国诸侯面前似乎并不受用,因为这毕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所脱节,带有一定的政治理想性色彩。春秋战国本就礼崩乐坏,动荡不安,各国诸侯都在心心念念想着如何富国强兵称霸天下,孟子所主张的,正是这些诸侯王所不屑的,诸侯们先要称王称霸,至于为圣、成仁倒是其次,因此孟子的思想被司马迁评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但并不能否定孟子王道思想的价值所在,虽然之后的政治发展,走了一条与孟子主张截然不同的路,秦始皇横扫六国,用武力统一天下,结束了战乱纷争,但秦朝暴政二世而亡,也称得上是霸道施行的惨痛教训。带有某种英雄式悲剧色彩的王道政治虽在当时不被采纳,却依然作为儒家的根本治国之道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注釋:
(1)李民,王建.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0.
(2)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67.
(3)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51.
(4)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00.
(5)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5.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王勇.王霸之辩与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思想[J].云南社会科学,2012,(1):128.
[3]龙国智.孟子仁政的王道思想与霸道的政治现实[J].南昌大学学报,2011,(3):31.
[4]王心竹.以尊王贱霸倡王道思想——孟子王霸论探析[J].河北学刊,2012,(1):182.
The Research of Menci's Wang Ba Debate
LU Ning
(School of History,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450000,China)
Abstract:Wang and Ba are important concepts in ancient politics society and they are compose the entirely different political tendency in Confucian values. At the same time,Menci had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argument between Wang and Ba,in the one hand,Menci constructed Wa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tual collapse,in the another hand,Menci animadvert the Ba which is faddish at that time. In his views,the execution of Wang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maintain prolonged stability. However,it seems difficult for idealized political model to be adopted by monarch in Warring states.
Key words:Menci;Wang and Ba;benevolent government;disti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