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利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教师在德育评价中要坚持多元化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在这一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教师需要加快转变观念,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最大程度的开放性,从而突出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德育评价;创新对策;研究分析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德育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历来受到教师及研究者的重视。教师能够从评价结果中找到更好的教学策略,从而在课堂教学方面提高质量。因此,教师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在教学评价方式中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在评价中做到主体的多元化
以往的評价过程一般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一种遏制。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要做到主体的多元化。教师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受评价的一方,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随时转换身份。一方面,便于学生分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情况,有利于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发挥学生在德育评价中的作用,逐步提升学生参与德育评价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效率最大化。
二、坚持评价机制的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教师在评价中要做到思想开放;第二层含义是评价的过程开放。在小学德育中,教师要把其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出来,这是德育普及性及发展性的要求。教师坚持做到开放性,能保证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因此,评价中需要融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动态开放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更大的收获。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学生评价方面要做到开放性。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建立竞争机制。此机制能够在外部帮助学生实现动态化的学习,在内部给予其科学的指导,使学生在外部激励和内部交流学习中牢固地掌握知识。
三、采取科学的评价机制
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科学运用教学评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的结果不是为了评判学生成绩是否优秀,而是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习、进步、发展,提升道德水平。具体而言,针对表现积极、学习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提升要求,评估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其他人的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帮助其他学生,并在帮助其他学生的过程中,获取快乐并形成良好品德。针对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必须更有耐心和恒心,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教师应不吝啬赞美,多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需及时予以指导,排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落实奖惩制度
赏罚分明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惩罚和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而不当的惩罚和奖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甚至会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例如,在两个学生之间发生一起打架事件,班主任根据其他学生的描述了解了打架的原因,对其中一个学生进行严厉批评,甚至体罚;而另一个学生则没有受到半点惩罚,这就非常容易导致被批评的学生留下心灵的创伤,对班主任的这一做法心怀不满,从而导致该学生出现逆反的心理特征。同样,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过度表扬,容易造成学生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比别人好,从而产生骄傲自满的倾向。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时,只是言语上轻微地带过,那么这种不含有情感的表扬容易导致学生认为自己在教师心中并不重要。这些问题日积月累,不仅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奖惩的力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控制好学生心理上的变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社会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发展需要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德育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颜佳俊,陈英杰.创新德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16(23):57-58.
[2]聂群珍.加强形成性教学的研究 创新小学德育评价方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265.
[3]王秀凤.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现状及改进对策[J].学周刊,2013(3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