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要:一个完美的舞蹈演绎离不开音乐的支持,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应用多种感官手法,表现出生动化、具体化、抽象化的场景和性格特点,能够将舞蹈音乐的精髓完美地展现。为此,本文从表现性艺术形象和描绘性艺术形象两方面浅析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舞蹈音乐;艺术形象;体现
艺术形象是艺术和形象的结合,是艺术家借助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多种感官塑造出来的,融入了创作者的生活感受、个人情感等生活图景。舞蹈音乐的艺术形象是涉及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舞蹈艺术形象,在创作的时候需要应用各种感官表现手法,包括人物的动作、构图等视觉形象,音乐听觉艺术形象,灯光、音响等综合艺术形象。舞蹈音乐艺术形成中是动作和听觉的综合性表现,并伴随创作者情绪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了舞蹈音乐丰富的文学主题。
一、舞蹈音乐表现性的艺术形象
1.情绪的表现。舞蹈和音乐在呈现的过程中是密切联系的,舞蹈负责给人带来视觉享受,而音乐负责给人带来听觉享受。舞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为人们情绪的抒发提供了一种重要支持。随着舞蹈音乐节奏变化,人们的情绪、情感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会随舞蹈音乐的深入表现被逐渐激发出来。
2.性格的形成。舞蹈音乐能表现出性格,是通过舞蹈音乐塑造人物情绪的表达来实现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性格的显性表现,同时性格也会在无形中影响、控制人们的情绪。可见,舞蹈音乐对人们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二、舞蹈音乐的描绘性艺术形象
1.对大自然事物的描绘。对大自然事物进行描绘的典型舞蹈音乐是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这场芭蕾舞剧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体现了鲜明的童话主义色彩。《胡桃夹子》具体讲述的是圣诞节的时候,女孩意外得到了一个胡桃夹子。到了晚上,女孩梦见胡桃夹子变成王子,王子带着她游戏、作战,带女孩充分感受到了快乐的时光。《胡桃夹子》第一幕“雪花圆舞曲”中,创作者应用了长笛和各种弦乐器,在应用一种音型的同时进行二度下行演奏,并在雪花飞舞的时候换用单簧管演奏。乐器的多样应用和及时转换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视听感受,也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引起人们心灵上对乐曲的认可和共鸣。
2.对场景和动态形象的描述。对场景和动态形象的描述主要以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场向人们展现了两个充满了仇恨的家族以及两个家族之间的对峙画面。在舞蹈音乐表演中,舞蹈音乐表演者最开始应用的是低沉的大管和小提琴。应用这两种乐器形式向人们描绘、展现了提尔伯特暴躁的情绪和态度。舞蹈音乐表演者之后使用弦乐器,以轻快的节奏和曲调向人们表现罗密欧与伙伴的挑衅行为。在这些乐器的配合演奏下,械斗开始。而在械斗场景开始后,舞蹈音乐表演者开始应用快速、紧张、激烈的和声,并配合以击剑声,向人们表现打斗场景的激烈和混乱,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械斗发展最激烈的时刻,钟楼的钟声突然想起,表演者和各个管弦乐队纷纷走下台,舞蹈音乐表演结束。
另外,舞蹈音乐《远山的孩子》作品中将三个失学留守儿童作为典型代表,通过描述揭示了城乡发展差距,也向人们展示了城乡发展差距带来的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舞蹈音乐表演创作中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典型环境的营造,为人们展现了同一片环境下不同命运人的生活情况。《远山的孩子》舞蹈的中间部分,描绘了在酷暑环境下劳作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劳作的时候会听见远处的读书声。舞蹈音乐借助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将人们能够在学校周围听见的读书声转变为舞蹈的画外音,让欣赏舞蹈音乐的人能够通过舞蹈音乐联想到读书的场景。将学校上课、放学的铃声和留守儿童的劳作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直观的视觉形象对比冲击。
3.对人物形象的描述。例如,舞蹈音乐《睡美人》第二段在公主睡过去的时候,舞台应用管弦乐器营造了一种悲伤的氛围,生动刻画了在公主睡过去之后国王夫妇的痛苦。舞蹈音乐演奏应用不同乐器模拟了国王夫妇的哭声,给人们带来身临其境之感。而舞蹈音乐《士兵的故事》中“魔鬼之歌”,创作者应用一种创新的方式生动刻画了魔鬼的形象,并应用管弦乐器弹奏出平稳的节拍,吸引人们对小丑的形象展开联想。不仅如此,还应用了低音大管,通过音程的上下起跳来稳定音型,给人描绘了一种挣扎着的魔鬼形象,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舞蹈音乐作品所展现的艺术形象不同,但每一个舞蹈音樂都拥有特定化的舞蹈音乐演绎环境和相似的情感体验。节奏、音调等音乐元素是构成舞蹈音乐形象的关键,也是给人们制造美轮美奂视听感受的重点要素。因此,创作者应创新舞蹈音乐寓意,创造更多符合时代审美需要和民族特色的舞蹈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海涛,黄姮.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初探[J].音乐时空,2013(17):71-72.
[2]皇甫雯.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J].北方音乐,2016(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