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我认真阅读学习了湖北省地市报参评新闻奖的150多篇通讯作品,好几次都为之动容,动情处忍不住流下眼泪。我深切感受到,地市州这片热土,就是湖北好新闻产生的活水源头,就是冲刺全国好新闻的一座富矿。如果说通讯是报纸的明珠的话,这明珠得来不易,倍加珍贵。是记者们包括老总,脚下沾满泥土,才采写了带着露珠的,冒热气的好文章;心贴着地气,文笔才有灵气和正气;情与老百姓相系相连,作品才充满人气和精神气。
一、选好新闻角度 彰显新闻价值
选择好新闻角度的目的就是要把新闻价值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出来,而新闻价值的核心就是新闻事实中的社会性。一篇通讯主题思想站位高不高,立意深刻还是不深刻,是不是具有时代性,决定了一篇作品的成败。但凡优秀的,为读者喜爱的通讯无一不是时代重大主题的反映。通讯作品好角度的截取,既是出于媒体的社会责任、社会使命,媒体人的情怀担当,同时也是传播主流价值,传递正能量的需要。150篇通讯不约而同地都将两学一做,精准扶贫,防汛抗洪,环境生态保护,招商引资,当地经济特色发展等主题作为切入的角度,这些题材既是国家关切,政府关注,也是人民所关心。比如襄阳日报的《向慢作为不作为亮剑》,三峡日报的《谋福为民最为贵》,随州日报的《田里,山上,大市场》,黄石日报的《为了大冶湖畔人民的安宁》,荆州日报《告别看海模式,重现水乡美景》,黄冈日报的《大灾大干促大变》,天门日报《大灾大险大担当》等等。这一篇篇通讯在大背景中发现好角度,在大主题中找到小切口,一件件典型事,一个个典型人物脱颖而出,跃然纸上,深入人心。好角度就是好的新闻由头,通过挖掘和表现使得作品变得独特和鲜活起来,感染人,启发人,教育人。选好新闻角度彰显新闻价值显示了我们市州报新闻工作者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还体现了各位老总善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引领方向的能力,体现了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和48字的职责使命担当。
二、锤炼写作技巧 展现写作功夫
有了新闻由头还要会挖出好内容。除了注意具有典型性的新闻事实以外,还应当注意那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事实,能够捕捉凡人小事抒发家国情怀,讲述动人故事。因此,写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时,要选对典型,开掘主题,写活人物,展现精神,结构灵活,手法多样,典型事件或人物生动体现,需要深入刻画,写精细节,还要即事生议,情理交融,用多种的写作手法,精到的写作技巧,拓宽作品内涵与外延,才能够让通讯更多地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共鸣,启迪人,感动人,激励人。比如鄂州日报《武圣村留守老人吃上了免费午餐》,仙桃日报《洪水中每个村民都是他的牵挂》,咸宁日报《初心不改孺子情》,恩施日报《黄四姐牵手刘三姐》,荆门日报的《妈妈我们都是您的儿》,潜江日报《夕阳下,勿忘赶路人》,孝感日报的《一名共产党员的抉择》等等,这里既有通过行动刻画人物,还有活泼风趣的文风叙述,足见我们市州报人采访深入,调研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写作功底,新闻学养。特别可喜的是这里有我们老总带头策划,撰写,把关,还有年轻后备的后浪推前浪的良好态势。让人欣慰!
三、树立三个意识 改革通讯表达
1.读者意识。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穆青写好焦裕禄这篇通讯之后,他讓人拿给兰考的群众去看去读,希望通过读者的反应,来修改通讯的内容和写法。这就是读者意识的最佳体现和榜样示范吧。如果我们多一点读者意识,就不会写些语句不通的话,就不会有不规范的用语,就会少一些为写而写,少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所谓的新闻表达。
2.创新意识。
通讯和文学作品之间隔着一道“马斯洛防线”,但通讯又需要我们动用描述,抒情,议论,比喻,象征等等多种手法,还要有叙议结合,我们既能即事生情,还能缘情见理。因此,要以小见大,旧闻新写,就得有追新求异的创新意识,要有不囿于一定之规的创新手段,还要有厚积薄发的创新能力,这样我们就会评稿时少一些诸如此类的遗憾:哎呀,可惜了,题材不错,但写法太老套;核心新闻事实都有,就是没有观点;唉,作品不少,但画龙点晴,言简意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让人发自内心佩服的好通讯真不多!
3.精品意识。
精品就是好中之好、优中之优之作。实践证明,创新就是一个探索、打造、完善的过程,是在追求精品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塑造精品,是创新的基础。
这次评选,评委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可能是因为我们新闻工作者工作节奏太快,任务负荷过重,写作时间不够等等原因,一些作品还停留在浅尝辄止上,仅仅有通讯的形式而已;有些文字功夫太肤浅,只能平铺直叙,如高尔基说的:惜墨如金差得很远。有些题材本来很好,要么写得太简单,要么写得太平常,没有好好打磨成型;不少通讯题目提炼不够,不够讲究,有些题目很冗长繁复或文不对题,那种一语言破,一针见血的标题太少了;特别是经济类报道通讯报送的不少,由于没有潜心研究,没有相关的理论见地作为支撑,当然也就写不深,写不细,也写不到位了。
追求精品是一种精神面貌,追求创新是一种激情,追求完美是一种情趣。而成就精品善于学习是根本,愿意吃苦是前提。特别是目前媒体因为传播技术的变化,我们的传播生态正在裂变,在新媒体冲击下,我们靠什么立足?核心竞争力还是内容为王,精品取胜。精品反映的是一种进取精神、一种创新精神。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期待我们媒体人坚定“喉舌”的自信,站稳本土脚跟,用动人的湖北声音传播好中国故事。让精品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理念,成为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