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生命若干春。”[1]每年春天是湖北省新闻传播业界评选好新闻的季节,在这些优秀作品沁透着记者编辑们职业生命的印记。受湖北省市州报报协和专业报报协邀请,我于今年3月分别参加了湖北省市州报和专业报新闻奖评选,特将参加评审活动心得报告给《新闻前哨》广大读者。
一、作品背后的“势”
新闻奖一年一度,似乎“年年岁岁花相似”。我希望透过参评作品的文本表相,看到“岁岁年年”的“不同”,具体说来,包括“势”、“实”和“事”的不同。“势”指新闻传播业的动能、趋势,或彰显无碍,或起于微末;“实”指新闻媒介的实力,包括人才储备、经济实力、传播影响力等;“事”指在2016年新闻媒介推行的举措、做的大事等。这里主要谈谈“势”。
观察“势”,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让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市州报特别是旗下的都市报序列生机勃勃、快速生长,湖北省专业报有80多家,各展所长。从总体来看,当时市州报比专业报质量高,是为共识。仅从今年报送材料看,我认为,专业报好作品比率相较更高。20年过去,其作品质量出现了“X”型的变化。
究其原因,有微观的,如市州报报送的作品总体量较大。从宏观来看,市州报改革难度大、成本高,普遍存在人才“来不了、留不住”的问题,新闻报道多限于本市州范围内。专业报经过20多年拣选淘汰,数量大幅度减少,专业报或者依托行业,或者在市场打拼,或者兼取前两者之长如《中国水运报》,腾挪空间更大,因行业、地理和经济优势,专业报人才吸引力较市州报有明显优势。
新闻媒介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没有不变的优势和劣势,报人永远没有停歇的日子,其职业宿命决定了需尽最大的气力克服惰性,创新和尝试。
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度介入社会生活
报送稿件中有不少题材重大、冲击力强、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作品,同时存在份量不够、轻飘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题材偏软和轻,一是高水平舆论监督稿件不多。
有人说,晚报生活类报纸要贴近生活,消息可以软一些。我以为,晚报生活类报纸软的是表现手法,而不是回避重大问题。如果报纸不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不投身于社会主流,不深入影响社会思想和生活,在信息技术冲击纸媒的危机中,再放弃自身优势,将是灾难性的自杀行为。
舆论监督稿件减少是全国性的现象,媒体人感觉舆论监督空间窄了,难度、风险和成本都高了,不愿或不善于进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报纸的使命,是我党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2]
新闻媒体不是不搞舆论监督,而是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襄阳晚报》的《中石油襄阳分公司,黄堡村盼你来》参评作品中难得的舆论监督报道,其主题重大,反映了精准扶贫中出现的问题,记者采访深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楚天声屏报·十堰版》关注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如“回龙寺重修之困”、“两个人的学校”、“2300万元保证金,难道要打水漂?”、“老来返乡,可否老有所依?”等,表现了作者和编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水运报》的《广西造船——狼真的来了》,剖析广西造船产业历史和面临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发展思路,体现了一份严肃报纸的社会担当和专业水准。
三、超越地理尺度
“市州报”是个政治概念还是地理概念?
首先,“市州报”是政治概念,市州报是我国一级党报。我国媒介布局呈“四纵四横”的井字结构,“四横”是按照行政级别形成的管理格局来划分的,分为中央级、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市)级;“四纵”是按照媒介形态形成的管理格局来划分的,媒介形态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3]党报空间分布与行政区划和级别高度一致。市州报是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中的一级,在目前县(市)级报纸数量已经很少的情况下,属于基层党报。难道行政级别会天然决定报纸质量高低吗?不是的。市州报人要有雄心壮志,不仅要在市州报内部互相比,还要有信心超越行政级别,办最好的报纸。报社可以分行政级别,但报纸和新闻作品质量标准是一样的,新闻作品无论刊载在哪里,标准都是一样的。
其次,“市州报”是地理概念。市州报市是地方的,具有地方性。市州报的地方性把报纸和这块土地及人民紧密地粘在一起,报纸和地方的联系是内在的,是媒介形态决定的。在全球化使地方性丧失的背景下,越是全球化,越是互联网无处不在,报纸的地方性越强烈凸显优势。行业报中的部分报纸在地理上与市州报不同,如《中国水运报》和《人民长江报》都是超行政区域的,但同样也存在超越地理尺度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让所有的新闻媒介从技术上做到能超越地理尺度,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地方新闻瞬间可能成为国际新闻,新闻报道的“在地”和“脱域”同时存在。新闻报道如何处理好这种全球性和地方性交织的复杂状态?新闻事实要在地,情感要在地;视野立意要脱域,理性分析要脱域。
四、呼吁改革融媒体条件下的新闻奖评价方式
新闻奖评选的宗旨是让优秀作品起到引领、導航、示范作用。2017年中国新闻奖评奖办法已公布,共有29个评选项目,但没有充分反映多媒体、融媒体的项目类别。2017年“两会”报道中,记者们举着各种“媒介矩阵”进行采写播,不少作品已很难把它们归到哪一类体裁和媒介,新闻奖还在单纯以媒介类别、体裁样式来评判,落后于现实的评奖制度把先走一步、勇于尝试的作品隔离在新闻奖之外,而它们之中不乏优秀作品。
中国新闻奖今年在融合媒介新闻作品方面没有动作,我们如何办?制度性安排有着天生的惰性,变革往往来自基层。我们可以给中国记协提出建议,也不妨先在单位内部探索融媒体新闻作品的评价标准和运作方式,我们愿意为优化新闻奖评选规则做些呼吁和研究的工作。
优秀作品是干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期待湖北省市州报和专业报时刻葆有精品意识,不断产出精品力作。
注释:
[1]唐寅·《无题》:“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曾见趋炎堪炙手,宁抛伫艳敢成仁。惯随忧恨零今古,难惹英雄泣鬼神。费尽工夫伤老大,不如抖擞作新人。”
[2]马克思:《新莱茵审判案——马克思的发言》,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275页
[3]刘洁:《主导·协作·博弈——当代媒介产业与政府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73页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