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2017-05-17 10:16吴戈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配送物流

吴戈

内容摘要: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物流作为体育赛事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成功与否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配送模式和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自主共同配送模式,并总结出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决策思路。最后结合实例展开论述,从实例分析中找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的难点和问题,归纳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 物流 配送 自主共同配送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升,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也随之提高,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也随之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赛事的举办流程是十分繁琐的,尤其是大型的、国际性的体育赛事活动,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满足和各种保障系统的支持,其中物流系统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牛玉君等,2015)。大型体育赛事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在物流行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我国目前物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无法满足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的服务需求。因此,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一)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自营配送模式

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的自营配送模式是赛事承办方以行政命令、计划和法律等非市场化手段对物流配送模式进行自主运作的方式(张晶晶等。2013)。赛事的承办方会组建自己的物流系统,在配送过程中赛事承办方通过自己的物流管理团队制定有针对性的物流配送计划,利用已有的物流设施和条件,“自给自足”地进行物流配送,同时对自己的物流技术和系统进行不断优化,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自营配送模式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承办方可以根据其意图来操作物流的过程,比如路线优化、时间安排及运输方式等方面,并可对整个配送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同时考虑到其较强的配送能力,一般会被物流量较大的体育赛事采用。劣势在于,采取自营模式的赛事承办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建设和维护物流配送所需的固定资产等。

(二)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第三方配送模式

管理学概念中的业务外包是大型体育赛事的第三方配送模式的概念起源(王卫国等,2013)。只是这个业务外包的主体是第三方,这里的第三方是指为大型体育赛事承办方提供部分或全部配送服务的一方。这种模式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赛事承办方以及供应商委托第三方来进行体育赛事物流配送工作的过程。

从市场化的角度看,一般情况下赛事承办方可以利用的资源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是有限的,主办方为了满足自身物流配送的多方面需求会对物流资源的如何配送做出安排。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第三方配送模式在市场化的条件下,采取以市场竞争机制的方法对物流配送实施外包政策。

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第三方配送模式的优点是具有开放性、平等性、法制性以及竞争性等一系列的市场特性,这就使得市场上提供物流服务活动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之间关系公开平等,促使提供配送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技术不断改进,实现留强汰弱的竞争机制(鄢长安等,2014)。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缺乏对物流配送过程的监控,缺乏灵活性,一旦配送过程出现问题将影响赛事的运营。这种模式适合各种规模的赛事,比自营配送模式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目前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物流配送对这种模式的应用比较广泛。

(三)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自主共同配送模式

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自主共同配送模式是拥有一般物流配送模式中的共同配送模式和共用配送模式的优点,并结合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特性所产生的一种灵活的配送模式,是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自营模式和第三方配送模式的另一种模式。以非市场化的手段对市场上所有物流配送服务的提供者(各种规模的物流配送公司或个人),进行积极的资源整合和配置优化(孙妙青,2013)。在这种模式下,对赛事承办方的要求是需要成立专门的物流部门,聘请专业人才对配送进行管理监控和优化,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物流配送计划,并对整个配送过程实施监控和管理,对不同类型的配送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常见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三种模式的优点、缺点及各自适用的范围如表1所示。

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决策分析

(一)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决策程序

一般大型体育赛事中会有负责赛事物流组织和管理的一个专门小组来管理和规划整个体育赛事的物流系统。赛事物流小组难以具备其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物流设施等资源,对于阶段性和临时性都较强的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来说,要赛事承办方斥资配备这些系统是不可行的。

(二)根据物流配送量和监控性的决策分析

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配送量和其监控性对配送模式的选择起到重要作用,这两个因素可以直接有效地反映赛事物流的配送需求(陈素敏等,2016)。本文采取矩阵图的方式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决策分析,将两个影响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的因素—物流量大小和监控性强弱的关系进行组合,利用矩阵图的不同区域或象限来说明不同情况所适应的配送模式,每个区域或象限代表不同的赛事物流配送需求,再完成其决策分析,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中根据赛事物流配送量的大小和监控性的强弱组成了四个区域,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配送模式可以根据其思路来进行决策。

在状态Ⅰ下,赛事的物流配送量小,且要求对配送过程的监控性强。自营配送模式虽然可以满足赛事物流的强监控性,但由于配送量较小,采用这种配送模式容易造成资金投入过大的问题;而自主共同配送模式,可以将赛事的配送业务交由专门的物流小组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配送计划,整合配送資源并对整个配送过程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和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配送的强监控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较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来节约相应的配送成本。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宜采用自主共同配送模式进行配送。

在状态Ⅱ下,赛事的物流配送量大,且要求对配送过程的监控性强。配送量大必然导致整个配送过程不能拥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自主共同配送模式虽然可以满足赛事物流的强监控性,但无法应对这种配送量大的赛事,无法满足这种状态的配送需求;自营模式可以满足这种状态下赛事物流的各方面需求,提高配送服务的效率,使配送过程可以系统进行并有效监控。因此,此类情况更适合自营配送模式。

在状态Ⅲ下,赛事的物流配送量小,且对配送过程的监控性需求不强。在这种状态下,采用自营配送模式用于配送量较小的赛事容易造成资金投入较大的问题,因此不适合在这种状态下采用;采用自主共同配送模式可以节省配送成本,提高配送过程监控性;采用第三方配送模式可以將配送任务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全面负责,专注于赛事的运营和管理,提高赛事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这种状态对物流配送过程的监控性要求不高,所以自主共同配送模式和第三方配送模式同时适用,此时应根据赛事的特性和影响配送模式选择决策的其它因素再进行选择。

在状态Ⅳ下,赛事的物流配送量大,且对配送过程的监控性需求不强。在这种状态下,由于自主共同配送模式不能使用于配送量大的赛事,不符合这种状态的配送需求,所以不采用这种配送模式;采用自营配送模式可以提高配送过程监控性;采用第三方配送模式可以提高赛事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这种状态对物流配送过程的监控性要求不高,所以自营配送模式和第三方配送模式同时适用,此时应根据赛事的特性和影响配送模式选择决策的其它因素再进行决策选择。

(三)配送成本和效益的比较选择法

配送成本和效益的比较选择法是赛事承办方根据配送活动的成本和效益等相关价值因素进行比较,选择配送模式的一种定量分析决策方法,即确定型决策以及非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其中单目标决策是指赛事承办方对配送模式的选择仅考虑单方面价值因素,如成本价值系数。此时赛事承办方可以运用价值系数分析来进行选择,其中各类物流配送模式所对应的配送价值系数用Vi=Fi/Ci计算,物流配送模式的价值越高,则其相对应的配送价值系数越大,从而选择出更适合承办方的物流配送模式(郭明等,2013)。具体分析如下案例:

例1:在2011年的意大利超级杯赛事的筹备过程中,北京合力万盛国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对意大利超级杯赛事物流配送的预算为不超过30万元。经研究分析,现有三种配送模式可供选择,三种配送模式均可满足赛事物流配送的服务需求。以最大预算30万为基准,各配送模式的实际配送成本、配送预算额关系和配送价值系数如表2所示。

此例中,配送预算为30万元。自营配送模式配送成本为30万元,其中包括购买车辆成本20万元,人员工资和消耗等共计10万元;第三方配送模式中提供配送服务的企业所需配送服务费即配送成本15万元,其中包含第三方配送服务企业提供赛事相关配送任务的全部费用,配送预算以最大配送成本30万元为准;自主共同配送模式配送成本为6万元,其中包括配送管理小组人员工资和配送过程中所需所有配送资源使用费用,配送预算以最大配送成本30万元为准。

如表2所示,1、2、5是通过公式Vi=Fi/Ci所计算出的三种模式相对应的配送价值系数,选取其中价值系数最大的数值5所对应的配送模式为决策后所选合理配送模式,所以赛事承办方应采取自主共同配送模式。

多目标决策指一般情况下,在选择物流配送模式时承办方需要考虑的因素涉及其它方面,因此物流配送模式的综合价值系数越大,其价值也就越高,承办方也能够更科学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模式(郝书池等,2013)。

非确定型决策。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非确定型决策的主观性较强,往往拥有两种或以上的选择,且都能够达到其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会有可供参考的公认决策准则。具体分析如下案例:

例2:北京合力万盛国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计划通过对物流配送模式的合理决策降低赛事运营成本,从而提高赛事运营效益。因为无法对未来几年内的赛事运营效益进行准确判断,则只能对可供选择的三种物流配送模式在未来几年的成本进行大致估算。得出三种配送模式在未来几年内的三种自然状态下的成本费用,如表3所示。

取值方法:以例1中三种配送模式的配送成本做为配送规模小时的数据。由于自营配送模式前期投资较大,计算时配送规模提升一级则增加其相应的成本5万元,据此规模大时成本为40万元,一般时为35万元,规模小时为30万元;第三方配送模式计算时配送规模提升一级增加其相应的成本一倍,据此规模大时成本为45万元,一般时为30万元,规模小时为15万元;考虑到在大规模体育赛事中不适合采用自主共同配送模式的情况,计算时配送规模提升一级则增加其相应的成本5倍,据此规模大时成本为60万元,一般时为30万元,规模小时为5万元。这种取值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也能突出各种配送模式的特性。

表4为各模式在不同状态下的后悔值(葛显龙等,2013),其最大后悔值分别为24、9以及20,通过对比,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是第三方配送模式,此时赛事运营方可选择该模式为物流配送模式。

意大利超级杯物流配送实例分析

相对于大型综合体育赛事来说,意大利超级杯运作周期较短,物流量相对较小。但所需器材、物资种类繁多,且大多是采取租赁和采购的方式获得,这就造成物流节点的增多。由于场馆采取短期租赁的形式,场馆管理的临时性、应急性和限制性增强,还有赛后的逆向物流等问题都给相关配送活动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加强了赛事对配送过程的监控性需求。

在超级杯的配送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如大型体育器材的拆分、配装和搬运难的问题。在体育器材中,有一些大型的器材,规格重量较大,以现有的配送工具和条件对其进行搬运较为困难。

物流结点过多。由于超级杯的器材采购租赁较多造成了物流结点较多且分布不集中。配送时需要在送货阶段中同时进行采购、集货、配装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增加了配送活动的难度,致使配送计划的出错率提高。

赛事物流不确定性强,在超级杯的组织运营过程中,往往伴随突发性事件。例如参加超级杯的两只球队训练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球队管理团队会根据球员的休息状况和体能状况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日程。2012年超级杯的准备阶段,那不勒斯临时增加一场在工人体育场的球队训练,而训练时间恰巧与中超赛事时间冲突。所以物流小组不得不连夜对工人体育场的所有器材、设施等转移到备用训练场朝阳体育中心。

交通拥堵的问题。众所周知,北京的交通情况不容乐观,即便政府出台了相应的限号和摇号政策,依然无法使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长时间的交通拥堵,容易影响配送计划的实施和配送时间的准确性。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的发展建议

重视培养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和学术研究。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努力促进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大学之间的合作,使研究内容从实地出发,具有充分现实依据,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为物流行业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物流管理系统,为完成赛事配送任务提供良好前提基础。合理规划赛事物流的整体运作计划,加强赛事运营各系统部门的协调作用。总结往届赛事物流经验和问题,提高赛事物流配送管理水平。

建立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系统的应急机制,实施赛事物流配送的统一调度。为了保证大型体育赛事的有序进行,防止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应该建立一个应急物流保障系统,保证赛事物流活动中应急事件的有效处置。

政府推出扶持政策和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以良好的政策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用法律法规的手段约束和规范物流行业的服务标准。

整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且将其规模进行扩大。虽然我国有很多的专业物流企业,但能形成规模且经营规范化的企业较少,将现有市场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促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市场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提高配送服务质量,满足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的复杂化需求。

通过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加强,来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为物流配送行业提供一个绿色的环境。

结论

本文研究目的旨在以大型体育赛的物流特性为依据,将物流理论、以往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经验相结合,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配送模式展开研究。通过不同角度比较分析各种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劣势,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达到节省配送成本、提高大型体育赛事物流服务水平和提高赛事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由于我国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的研究较晚,相关配送模式的研究又较有针对性。因此,目前我国对于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处于空白,可以参考的资料寥寥无几,这无疑加大了研究难度。此次研究填补了国内对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研究的空白,希望对今后的大型体育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和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牛玉君,余霞.城市共同配送模式研究综述[J].中国储运,2015(9)

2.张晶晶,佘伟重,闫当岩.大型体育赛事物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技術,2013,32(1)

3.王卫国,李亚龙,张少朋.体育物流业发展水平提升策略探讨[J].商业时代,2013(13)

4.鄢长安,陈宁宁.大型体育赛事物流应急事件的动态调控[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2)

5.孙妙青.城市共同配送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

6.陈素敏,樊俊花,陈志敏.“互联网+”时代下城市智能共同配送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6(5)

7.郭明,林锦蛟,王晓梅.奥运物流对现代体育物流发展的启示[J].物流技术,2013,32(5)

8.郝书池,姜燕宁.城市公共配送系统形成机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3(10)

9.葛显龙,王旭,邓蕾.基于联合配送的开放式动态车辆路径问题及算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27(3)

猜你喜欢
大型体育赛事配送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无人机配送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苏宁易购物流配送的优化方案设计
大型体育赛事背景下我国啤酒品牌的广告策略分析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异化问题研究
大型体育赛事的知识管理应用研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