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信念:一种缄默的力量

2017-05-17 19:52储建明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存在生命教育

储建明

摘要: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确立一种教育的信念,更要让信念成为一种精神的力量。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师为什么而存在?怎样让角色信念落地?面对这些问题,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时刻考问和警示自己,只有热爱生活,对生命抱有期望,才能促进每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关键词:教育;教师;生命;存在;角色信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38-04

人活著,如果不能理解生活的意义,那么他的生命也不会有任何的意义。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就会丧失掉自己的精神,过着一种虚无迷茫的生活。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有着自己的生命愿景、行为准则和角色意识,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教育信念,一种缄默的力量。它告诫我们时刻追问自己为何而活,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人生意义和精神境界。

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是具有永恒性的事业,它在时间的流淌中永远在路上。无论人类如何生活,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也无论文化如何进化,都无法否认教育在其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然而,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究竟有着怎样的本质属性,如何来看待它在社会存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这是需要我们在确立教育信念之前必须加以澄清的一个现实问题。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1] 。基于此,要正确回答“教育的本质”问题,首先需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是:人是什么?

先哲们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有过许多精辟的阐释。狄尔泰明确强调,“人是什么,只有他的历史才会讲清楚”[2]。他告诫我们只有把握了人的全部文化历史才能全面理解人的意义。卡西尔并不赞成思想界关于“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论断,他把人定义为符号动物,“只有如是,我们才能够确定他的种差,了解开展在人面前的那条新路——到文明之路”[3]。人通过劳作产生文化结果,集中表现为一系列的符号形式,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构成了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而帕斯卡尔在他的《思想录》中用诗性化语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4]由此可以看出,人在自然天性上是脆弱的,但在文化创造上是伟大的,“思想造就了人的伟大”[5]。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破译了“人是什么”这一恒久而弥新的“斯芬克司之谜”。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和其他存在物的最本质的规定性,在于人总是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而且,人的实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而是“人的类的特征”,一种带有自由自觉的创造着人自身的活动。马克思更为精妙地论述道,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7]的生命。前后几次出现的“自己”的意义完全不同,前一个“自己”是后两个“自己”的对象,因而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8],可以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一种对象性的活动,这是对“人是什么”的最根本性解释。

教育是面向人的一项社会性事业,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是什么? 杜威的回答是,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杜威强调了教育的生活属性和生长特性,解释了教育是基于人的发展趋势而存在的一种特定的活动,标明了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而且,在这个基础上,杜威又从学习的经验角度对教育做出了专门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9]虽然这些解释也存在着相对片面而非整体的局限,但是对我们认识教育的本质问题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作用。毕竟,教育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生活,需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帮助和引导,在经验的改造和改组中走向生命的生长。

教育以人为活动的对象,教育面对的就是如何让人成为人的根本问题。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综合了人之为人的所有根本特征,包括自由、创造性、社会性、超越性、目的性等。同时,教育实践又是一种特有的存在方式,它以自身的活动赋予社会以意义和价值,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之间的创造和再创造。

任何社会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实施教育,促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与能力,形成一定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雅思贝尔斯明言:“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10]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就是要为这个社会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将新的一代带入到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11]。因此,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教育的社会地位,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教育是一个永恒的社会性命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了解了教育的本质,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去完成历史和社会交托的重任。

既然人可以以自身生命为对象,通过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意志作用于自己,在有意识的作用中生产自己和发展自己,那么,教育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人在人生路途中去获得新的生命,促进每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二、教师为什么而存在?

为什么说人是一种存在,不仅因为人活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里,而且人的生命表现具有本质的存在意义。在人的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它往往超越了本能性的动物特征,朝着一定方向而促使活动处在不断生成自己人生的轨迹图中,因而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就有可能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这才是一种活的生命,一种有意义的生命。

人生面临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存在问题,是关乎人生的根本问题。人总是存在于有限的世界和有限的时间范围之内,存在的教育就是人生的教育,是目的、意志、理想的教育。一个是生存问题,是关乎人生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它涉及人生生存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问题。因此,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教育是根本性的问题,是关乎培养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大事,是关乎是否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大事。

人是一种文化存在物,是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打交道的那个存在。文化是超自然的东西,文化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超越个人的动物生命而存在,在时间、空间上可以无限扩散,并对所有人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人的价值在于文化的属性,认识到教育作为一种文化过程只是一种内在的规定,需要大家自觉追求相应的文化意识、文化视野和文化阐释能力等文化底蕴。因此,文化是一种生存世界,人是文化世界的一种存在,那么,教育就是一种人的文化生命的过程,是人的文化存在的重要形式。

教师为什么而存在,因为教师首先是一个有信念的人。教师的信念是整个生命行为的寄托,它意味着要求自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对此生负责任的人。雅斯贝尔斯指出,“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12],在教师的自我角色之中担负起“人的灵魂的教育”之重任,要“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13]。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价值导向和精神塑造的作用,当人与人之间通过文化传递完成精神相契之后,所有人的生命就会变得特别有意义。这样的教育具有一种积极者的角色特征:能准确而充分地知觉现实,包括一切教学对象和课程资源;能对自己和他人表现出极大的宽容,而且绝不以自我为中心;有一种永不衰退的欣赏力,接受和坚持民主自由的价值倾向;还拥有强烈的审美感,是一种情趣、意趣和理趣的融合体。

当教师确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之后,就需要将信念描画成一种美好的愿景,并具体转化为一种存在的方式。教育愿景是对教育的未来充满理想的图景和目标,它基于现实的趋向可能,代表了一种比现实更美好的未来。对教师的人生而言,愿景标明了一种方向,在“是什么”和“可能是什么”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然而,如果没有将愿景落实到具体的规划和行动之中,愿景也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期盼而已。为了实现这个未来,需要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改变和重组,使教育的资源、结构、方式等发生创造性变革,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课程品位,改善课堂品质,成就课题品格,慢慢地亲近教育的真谛。

每一个教师必须把未来性愿景纳入到当前的思考与行动之中,思考愿景与实践的差距,思考实施愿景的人生途径与策略,思考自己的教育信念和责任担当。教师角色是时代和社会所赋予的,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除了拥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者角色外,还承担着引领者、反思者、研究者、建构者等多重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具有特定的教育意义,是实现教师存在和教师发展的应有之义。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和智慧并非止于学科内容和教育理论的知识,也并非止于日趨成熟的教学技能和手段,而是在整体的知识结构中融合了睿智的价值判断力,倾诉着教师的情感与意志,表现着教师的人格与气质,凝聚着教师的文化与哲学,在精神的理解和塑造之中成为一种文化生命的存在形式,从而在日趋成熟的教育艺术之中实现教学相长,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如何让角色信念落地?

教师是治学者,治学的底蕴源于生命的境界。一个教师能否成为优秀者,不在乎他的职称和地位,在乎的是在担当教书育人的重任时,有没有专注于治学和积淀,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体验和表达。最关乎生命质量的内容,也就是是否超越了功利,剥落了虚无,回归于本真和质朴,直扑教育的天职。这是一种生命的信念和生命的自觉,饱含着热切的眷恋和厚望,标志着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当自然之生命有了意义和价值,生命才会产生活力和影响。教师信念最大的意义所在,在于富有教育思想的形象和魅力、人格和精神。尼尔说,“我们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边”[14]。这是每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是一种生命的信仰。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教育就是一种生命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敬重和拥抱,是为了让生命更美好的教育。朱自清先生早就说过,“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念,如宗教徒一般”[15]。他希望教师们:“第一必须有温热的心,能够爱人!须能爱具体的这个那个的人;不是说能爱抽象的‘人。”[16]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是教育者涵蕴着的教育良知,所以,教师的角色信念和生命期盼,是促使生命不断旺盛的教育使命,是延续在学生生命之上的人生态度。

生命之中的信念既是一种爱的责任,也是一种爱的表达。优秀教师所要表达的教育思想是不可复制的,它蕴含于学科的理解之中,展现在教学的行为之中。他们在尊重和敬畏生命的同时,也在启迪和完善着生命,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健全、智慧、自由的人格精神。生命之中的信念是一种敬业精神,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好学校之所以被人们称道,是因为有一批好教师,成就了一批好学生。“大师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①这样的好教师、大教师,他们的身上始终洋溢着忠诚和热诚,标志着自觉与进步。

要让教育者的教育信念落地,还需要有一种问题反思的能力,一种审视、辩护和批判的能力。问题反思的基础首先需要有问题的意识,它是教育工作的动力和科研精神的基石。“真正的教育者是经常的检讨者”[17],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善于发现这些问题,在问题中不断地加以内省和审察,就能为工作的进程打开一条通道。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18]他的话里面强调了面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态度、心理、情感等诸方面的反省和思考,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问题反思是对实践活动的及时分析和客观评价,它是一种渗透于日常工作的专业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方式和专业素养的必备条件。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中,随着生命发展中的文化知识、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丰富与提高,教师们应更加注重在个体身上挖掘存在的问题和可供借鉴的价值,在比较印证中探讨行为改变和自我更新的方法。教师的任何教育意识都应该是一种自觉性的思维活动,当问题反思为意识的觉醒做下铺垫的时候,教师作为一个觉醒者将会拥有非同一般的理解、体验和领悟,就能让自身的生存和生活不断地得到完善。

孔子主张君子要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9]这些话看似平常却寓意深远,是孔子对君子人格修养的精辟诠释,涵盖了作为一名君子所要具备的种种要求和标准。孔子本人以此为律,身体而力行之,形成了“温良恭俭让”的精神气质,对儒家的修养论产生了深远的重大影响。从人生哲学观来看,九思之中蕴含着一种思辨的哲学。它教育我们要从外在形态到心理情绪、从感官知觉到行为方式、从道德情操到价值取向等方面不断思考自己、充实自己和塑造自己。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一个心存敬畏的人,他的生命成就必定是值得人敬仰的,他的生命必定是落地的,而且,他的灵魂必定是站立在高处的。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对生命抱有期盼。作为一个有着文化意识和角色信念的教育者,如果我们能够抛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本能生活,给生活赋予存在的意义,那么即便是朴素而平淡的生活诉求也是幸福和美好的生命期盼。教育者的使命是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智慧去启示智慧,用人格去滋润人格。这不仅是一种教育的信念,更是一种教育的生产力。惟其如此,才能自然而坦然地面对生活,这也许是对教育者角色信念的最好的注释。

注释:

①1931年12月3日,梅贻琦在就职国立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師之谓也”的著名论断。原载《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341号,1931年12月4日。

参考文献:

[1][10][11][12][13]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心知三联书店,1991:55.44.44.9.3.

[2] 转引自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7.

[3][德]恩斯特·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M].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7.

[4][5][法]布来兹·帕斯卡尔.思想录[M].钱培鑫,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译林出版社,2014:119.119.

[6][7][8]王良铭.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精选导读[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96.10.10.

[9][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7.

[14][英]A.S.尼尔.夏山学校[M].王克难,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97.

[15][16]朱自清.教育的信仰[C]//刘铁芳.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教育传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3.233.

[17]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71.

[18]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上海:中华书局,2015:149.

[19]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784.

责任编辑:丁伟红

猜你喜欢
存在生命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