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旭娜
他们不是守墓人,家却在墓地之上,吃饭睡觉,玩耍学习,甚至繁衍后代都在这里。没有人想打搅逝者安宁,他们想的只是活着。
尊重生命,死者为大,一般人提到葬礼、墓地都是肃穆的,敬而远之的。但菲律宾有一群人却是例外,因为墓场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家园底下埋着的人被他们称为“朋友”—再怎么说,那也是他们的邻居。
建于1906年的Carreta公墓是菲律宾宿雾市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墓地,埋葬着15000多人,有钱人或许还能有独立的墓地,穷人则只能像集装箱一样一个个层叠安葬。不过,最令人错愕的是,这里不仅有去世的人住着,还住了100多户没有住房的家庭,他们在墓地上搭建棚屋,安营扎寨。如果说Carreta公墓还相对沉寂,那么位于首都马尼拉北部的诺特墓地必须用人声鼎沸,热闹无比来形容了。在这块菲律宾全国最大的墓地上,过去几十年汇集了将近5万多贫困的人们,墓地贫民窟成了菲律宾特色。干净光洁的墓地早就成了穷人居住和玩乐的场所,他们中很多人打小就在大理石墓石上吃饭睡觉,玩耍学习,甚至繁衍后代。
墓地贫民窟让当地政府头疼不已,但在这个住房奇缺的国家里,除了有时候剪断私接乱拉的线路,无可奈何,毕竟生育卫生法在菲律宾国会悬挂十几年才勉强过关,而且多数民众相信子女是上天的礼物,顺其自然,不愿使用人工避孕用品。政府束手无策,他们也不去想贫穷的根源在哪里。墓地里的家园中既没有令人倒地的毛骨悚然,也沒有浪漫温暖的爱情故事,有的只是一个个冰冷僵硬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