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以福建江夏学院实行“五进一联一中心”为例

2017-05-16 03:18陈晓红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宿舍思政社区

陈晓红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教育教学

新形势下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以福建江夏学院实行“五进一联一中心”为例

陈晓红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生活社区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当前,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定位模糊、基础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学校实际,福建江夏学院创造性提出了大学生生活社区“五进一联一中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开展“旗帜领航”“蒲公英行动”“青春护航”等活动,建设“色彩斑斓”宿舍、“阳光驿站”,构建大学生生活社区服务联动机制,建立大学生生活社区预警应急中心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教育;福建江夏学院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讲话中,他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来看,不断推进大学生生活社区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工作定位模糊

随着近几年高校建设的发展,大学生生活社区不仅独立设置,而且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与教学区域有所区分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在传统思政工作思维惯性的影响下,对于这个独立区域中思政工作应当如何开展、机制应当如何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高校管理者认为,既然是学生生活起居的场所,只要做好“吃、住、行”等后勤服务,在生活社区配备辅导员入住,多搞好一些服务,管理就到位了。有的高校管理者认识到生活社区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但基本还是照搬传统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忽视了生活社区中学生党建工作、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与需求,活动开展立意不高、思想性不强,学生参与缺乏兴趣和认同。“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多是形式主义的活动,形式非但没有创新也鲜有实际效果。”[2]这些问题都是生活社区思政工作机制研究不到位、部署不到位的直接反映,由此导致一些高校对生活社区与教学园区思政工作目标、方式、方法的差别认识不清、定位模糊,实践中出现了重视管理而轻视育人的结果。

(二)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工作基础薄弱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依靠硬环境,还要依靠软环境。在当今大学思政工作研究方面,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思政工作开展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教育实践中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做法。随着大学生活社区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成长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在生活社区这一全新环境中如何推进思政工作显得尤为迫切。纵观实际,研究和实践都比较薄弱。体现在落实生活社区规划时,对于思政工作开展与学生社区文化的考量比较少,比较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扩张,存在“文化是虚的,只有环境是实的”的片面认识[3],学生社区文化没有很好的载体,品牌意识弱。在推动学生社区文化,强化思政工作教育方面,手段也比较单一,有把生活社区思政工作建设简单化的倾向,认为只要抓好“文明宿舍”“文明楼道”评比就是抓了思政工作,轻视了生活社区思政工作目标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同时,在生活社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上,高度依赖辅导员队伍,教师队伍参与率低。

(三)大学生生活社区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生活社区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从管理的机构上看,二级学院(系)、学生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团委、学生会、物业公司等,都涉及生活社区管理的相应职责,人员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要求。从表面上看,几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可以和生活社区挂钩,从工作要求上也应当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但在实践中,由于机制建设上缺乏研究和部署,更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的现象。一方面,学生管理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职责交叉,容易出现权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另一方面,学生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系)对辅导员实行双重管理,下达任务容易出现重叠矛盾,安排标准容易出现高低不一等现象。同时,学生社团组织彼此之间缺乏足够联系互动,一些活动重复举办,效果不彰;社团活动缺乏老师的指导,活动开展缺乏规范性,层次较低。

二、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文献综述

(一)对大学生生活社区特点的研究

在大学生生活社区的界定方面,2002年,侯辉、桂和荣在《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中进行了首次界定,他们提出大学生生活社区“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2008年,沈逸君在《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一文中,提出了学生社区“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成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区域。[5]在这之后,对于国内高校生活社区特点的研究,主要着力于进行两个“区别”:一是生活社区与单纯学生宿舍区的区别;二是生活社区与一般意义上社区的区别。从当前研究的成果来看,多数学者认为,学生生活社区与单纯的学生宿舍区相比更“复杂”,但又比一般意义上的社区更“简单”。例如,浙江师范大学的方婷在研究中指出,与传统的学生宿舍区或学生公寓相比,“学生社区的地域范围更大,独立性更强,配套设置更完善”[6];而天津师范大学的张洁则提出,大学生生活社区因为由高校学子构成,因此比其他社区“可塑性”更强。[7]

(二)对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在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方面,浙江师范大学邵国平、济南大学孟德洋等一致认为,在当前传统班级概念淡化、后勤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大学生生活社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思政工作进社区已经成为时代要求与战略抉择。而在大学生生活社区的思政教育内容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从四个维度来考量:一是组织建设上如何优化大学生生活社区内的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建设。如陈永清、施爱平的《把党支部建在大学生公寓社区》以及刘静萍、徐茵、邓建平的《对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研究》等论文,都提出了党建在大学生活社区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环境维度上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社区学生文化氛围,如南京师范大学王长生、朱东风、岳嵩在《构建学生管理工作新平台》中提出“学习型”社区建设。三是心理引导上如何通过生活社区思政工作,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四是生活社区中高校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如何形成管理合力等。

三、福建江夏学院大学生生活社区“五进一联一中心”的主要做法

(一)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工作平台建设的对象选择

从当前研究情况来看,要落实好大学生生活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与要求,不能照搬原有的教学园区思政教育模式,重点还是要建立生活社区的思政工作新平台,形成服务学生、教育学生,落实贯穿始终的思政教育模式。

1.围绕党建工作要求,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平台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必须充分落实发挥学生党、团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学生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团建设工作延伸到学生宿舍。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教育并不是传统思政教育的简单辐射或延伸,而是有着自身规律。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生活社区的思政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实际利益和存在问题,这是生活社区“家”的属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生活社区中,学生所关心、关注的往往都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乎大学生对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娱乐环境、文化环境的期待。如果说大学生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对于知识传授的期待有一定的一致性,那么在生活社区中,因为不同大学生所生活的地域不同、家庭环境不同,都会带来目标的不一致性。这其中既会出现大学生与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之间的矛盾,也会出现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些矛盾问题,既要“就事论事”,逐一解决,又要有所引导,让学生能从中汲取经验,摆正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要发挥好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这方面的带头作用,建设好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形成良好的生活区思政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把学生党建工作的根牢牢扎在生活社区中。

2.结合大学生成长需求,建设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教育平台

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教育目标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这种目标上的一致性不能等同于工作方式、方法都照搬思政课堂教学的方式。一是要分门别类设定具体的工作目标,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例如,在大学生生活社区中既开展志愿服务和文化建设,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看上去彼此之间有很多重叠的地方,但具体落实时,不能认为抓了其中一项,就等于完成了另一项,两者重叠之外的部分,更需要思政工作者用心力研究,分类强化落实。二是要从细微的环节入手,建立每项思政工作目标的具体流程、环节,列清责任人和工作时限,做到重具体、重过程、重效果。在大学生生活社区中,每一项工作只有细致、精准、深入,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能做到兼顾学生的生活需要与学习需要,兼顾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心理成长。

3.对接大学生服务需求,建设部门联动平台

生活社区的属性赋予了思政工作“服务”的属性。它不是简单地灌输,而是将思政工作的理念与服务学生需求相对接。一是以服务为中心,抓实全员育人。要以生活社区中学生需求为着力点,建立学校机构和管理者与学生互动机制,形成部门联动平台,发挥学校教职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保障学生学习、生活需要为中心,从后勤保障、课业辅导、活动指导等方面入手,真正实现以服务落实全员育人。二是以服务为路径,走进学生内心。要通过日常的服务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热心帮助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困扰。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引领者,让学生既体会到服务的温暖,又能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变接受服务为主动作为,让思政工作的成果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4.不断提升合作与参与意识教育,建立大学生自主管理和志愿服务平台

从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角度看,单纯依靠日常灌输和监督不能真正实现思政工作目标,也不能达成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要抓好这些工作,既要看学生认识是不是到位,更要看行动是不是自觉。生活社区中的管理与被管理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学生民主管理的意识,发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参与到生活社区重大制度、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参与到生活社区日常管理的全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是“乐己”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承担志愿者的角色、行使管理者的权利、担当建设者的责任,不仅可以强化各项制度的落实,还能打通学生与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的沟通反馈渠道,不断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也能更加生动而具体,让被动的灌输转化为自觉的接受,成为维护生活社区稳定、共建美好校园的主力军。

(二)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工作平台建设的方法选择

在落实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福建江夏学院创建的“五进一联一中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教育路径探索上,有着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方法选择上,主要是围绕平台建设,围绕服务对象,也就是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推动内容个性化的社区服务(见表1)。

1.“五进”

(1)学生党建进宿舍

针对人群: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

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员青年在学风建设、文明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探索以宿舍为基点,实现以点带面,积极推进“旗帜领航进宿舍”创新活动,建立党团建设进宿舍的长效机制。

(2)文化建设进宿舍

针对人群:全体学生,特别是宿舍文化建设上存在薄弱环节的宿舍成员。

主要内容:发挥学生宿舍舍长作用,带动宿舍成员强化不同宿舍个性化文化与共性要求的统一。通过把构筑色彩斑斓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培育,不断丰富宿舍育人工作的内涵,积极探索出一条“人文化建设”“人性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宿舍文化建设道路。

(3)志愿服务进宿舍

针对人群:在生活社区中的高校青年志愿者。

主要内容:发挥高校青年志愿者作用,探索生活社区中的志愿者团队建设模式。通过在学生生活社区推进“蒲公英行动”志愿服务进宿舍活动,弘扬青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使志愿服务文化融入到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中。

(4)心理健康进宿舍

针对人群:心理健康的主要关注人群。

主要内容: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通过心理健康与生活社区建设相结合,在生活社区成立大学生生活社区心理健康阳光驿站。

(5)安全稳定进宿舍

针对人群:安全意识不强的学生个体。

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我来说,你来听”安全常识分享活动、消防演练等系列“青春护航”活动,不断提升生活社区安全环境建设水平。

2.“一联”

“一联”指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大学生生活社区联动机制,主要解决生活社区中多头管理、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3.“一中心”

“一中心”指成立大学生生活社区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中心,主要发挥安全稳定工作作用。

表1 “五进一联一中心”的主要内容

(三)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政工作平台建设的主要措施

1.开展“旗帜领航”活动,落实学生党建进宿舍

一是实行党员宿舍挂牌制度,组建宿舍党小组,挂牌成立“党员之家”。二是实行“学生党员接待日”制度,开设宿舍“旗帜领航”微博微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工具作用,使微博微信成为宿舍旗帜领航的有效载体,成为党的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文化宣传、民主监督的重要平台。三是着力开展好党员“四个一”活动。通过创建“党员寝室”、开展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之家”、发放“党员志愿服务卡”等活动“树好一面旗帜”;通过创建宿舍园区橱窗板报、发放安全常识宣传单、创建宿舍党员网上阵地等活动“唱响一种声音”;通过开展“党员义务奉献日”、义务维修、捐献衣物书籍等活动“办好一件实事”;通过新生接待、毕业生文明离校、晨间晨读好习惯等活动“带好一帮同学”。

2.建设“色彩斑斓”宿舍,推动文化建设进宿舍

通过明确标准,分别评选出“学习型宿舍”“实践型宿舍”“读研型宿舍”和“自定义型宿舍”,并在此基础上评选“标兵宿舍”。在“自定义型宿舍”评选中,可以评选独具风采的特色宿舍类型,如“爱心志愿型”“互助共进型”“团结友爱型”等传递正能量的宿舍类型,让学生在宿舍中接受“隐形课堂”教育,把文化追求内化为行为自觉。

3.开展“蒲公英行动”,推动志愿服务进宿舍

通过开展“一米阳光”宿舍文明推广行动、“爱在你我间”便利服务行动、“福之州 青之运 情之夏”志愿服务宣传小分队活动、“清凉一夏 温暖指尖”风扇清理行动、“举手投足间的力量”生活区自行车车库整洁行动、“美化我家人人在行动”生活区小广告铲除行动等”六个一”行动和成立“我是环保小达人”“我是义工小达人”“我是生活小达人”“我是运动小达人”“我是安全知识小达人”“我是摄影小达人”“我是美鞋妆容小达人”等七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实现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在园区,志愿服务体验活动进园区,志愿服务形象驻园区,使志愿者形象成为学生良好精神风貌得以体现的靓丽风景线。

4.建设“阳光驿站”,落实心理健康进宿舍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实现心理健康宣传进园区、心理危机预警进园区、心理危机干预进园区,并以学校红十字会成立及发展为依托,成立生命安全体验馆。以最近的距离、更贴近学生的方式将心理正能量带给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确保“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每个学生,心理健康信息遍及每个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惠及每个学生”。

5.开展“青春护航”活动,抓实安全稳定教育进宿舍

通过开展“我来说,你来听”安全常识分享活动、开通学生安全教育“微信”、组织“我做你来看”消防小演练活动、“我来为你找不足”活动,营造争当安全好教员、争当消防好卫士、争当守纪好学生的浓厚氛围,推动“青春护航”安全稳定进宿舍,不断加强大学生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应对技能。

6.搭建服务平台,构建大学生生活社区服务联动机制

通过成立以楼栋为单位的大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以后勤处为主体的24小时“抢修突击小分队”,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辅导服务、科技服务、理发美发服务、缝纫修补服务等“微服务”平台,定期召开以校级各部门与自管会负责人为主体的联动机制联席会议,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多部门联动为网络的整体统筹、内部整合、横向协作生活社区服务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学校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密切各相关部门间的配合,提高服务学生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7.强化危机处理,建立大学生生活社区预警应急中心

建立由校宣传部、学工部、保卫处、后勤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和学生会等部门组成的大学生生活社区预警应急中心。预警应急中心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把保障广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生活社区安全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了生活社区的育人功能。

四、小结

当前,大学生生活社区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福建江夏学院创建的“五进一联一中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了学生社区管理的新机制和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社区文化新模式,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现路径的创新,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总结“五进一联一中心”经验,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索提升:(1)围绕思政工作目标,建立更为精细化的平台管理目标,从而使平台机制的运行更流畅;(2)在“五进”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思政工作的具体内容,分类引导,强化思政工作的实效性;(3)强化“中心”和联动机制建设,发挥好职能部门在服务学生社区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的水平。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12-08)[2017-02-14].http://www.moe.edu.cn/jyb_ 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 韩文学.大学生生活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25.

[3] 卢仙凤.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的住宿学院模式初探[D].广州:广州大学, 2014:9.

[4] 侯辉,桂和荣.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54-56.

[5] 沈逸君.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世纪桥,2008,(20):116-117.

[6] 方婷.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7] 张洁.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初探[J].商品与质量,2010,(S9):161.

(责任编辑 杜生权)

A Study on the Innovativ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Living Communi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ak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ve Entering Mechanism &One Linking Mechanism &One Center" in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HEN Xiao-hong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logistics,universities underscor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living commun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veral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At presen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university students'living community has such problems:ambiguous orientation,weak foundation and imperfect management mechanism.In view of the actual situation,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put forwar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of "Five Entering Mechanism &One Linking Mechanism &One Center"i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living community.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leadership","Dandelion action","Youth protectio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colorful dormitory"and"Sunny post",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built the service linkage mechanism and emergency response center i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living community,launched a lot of initiatives,and then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university students'living commun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G641;G645.5

:A

:2095-2082(2017)02-0104-07

2017-02-26

陈晓红(1969—),女,福建永春人,福建江夏学院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宿舍思政社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热得快炸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