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乐
近三十年京剧音乐研究现状
——1978—2008年京剧音乐期刊文献分析
周 乐
文章以1978—2008年间国内公开发行的各类期刊中能够搜集到的与京剧音乐主题相关的文献为基础,按照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对每类文献所折射出的学界状况展开了分析。近30年来京剧音乐研究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研究队伍逐渐增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京剧音乐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多学术增长点,如对京剧机构的研究、对流派的研究、对京剧爱好者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京剧音乐;1978-2008年;文献研究;历史研究
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板腔体戏曲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剧种,其理论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有着长足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各方面的著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杨秀玲就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90年之前的京剧图书出版情况做过调查统计,并另就1990—2008年间公开出版的京剧图书再次进行调查统计,①杨秀玲在2009年所发表的《近20年〈中国京剧〉书目研究之现状》中提及,她在早前曾经写过一篇“有关建国后到20世纪90年代京剧图书出版情况”的调查。笔者也查找了该文献,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这篇文献,因此笔者对作者所提到的已有图书发表情况并不确定。又因笔者综述所涉及的时间是1978—2008年,笔者在文中按“杨已做这一时期京剧公开出版图书的调查”情况处理,因此只做京剧音乐方面的期刊文论部分的整理。笔者根据这些文献,将本文统计关注的范围缩小至近三十年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京剧音乐研究方面的文论。
本次统计的数据来源是中国知网(www. cnki.net),其中可以追溯到1953年发表的与京剧相关的文论,但与京剧音乐相关的文章首见于1955年。笔者以“京剧音乐”为主题词在知网中进行检索,发表时间从1978年开始截至2008年,检索获得文献数为1129篇,但其中还包括一些与京剧音乐关系不密切的、甚至没有关系的文献。笔者将这些文献筛选统计后,情况如下:
(一)发表文献的数量
将文献进行统计和整理后,新中国成立以来京剧音乐方面的研究分期可被分为三个时期:试探期、振兴期和繁荣期。本次统计将对振兴期与繁荣期的数据展开详细分析。
试探期(1953—1977年):这一时期出于多方面原因,作者主要在《人民音乐》《音乐研究》《戏剧报》和《上海戏剧》等专业性期刊上发表了共计66篇文论,还有部分通讯式的文章,其主要内容集中在关于京剧改革和革命样板戏的研究方面。笔者认为这一时期的文论主要对京剧展开有关改革、剧目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京剧音乐展开了试探性的研究,因此将这一时期定为京剧音乐研究的试探期。
振兴期(1978—1999年):这一时期,在多种出版物平台,如《人民音乐》《中国戏曲》《中国京剧》等期刊、年鉴及报纸上发表了共计443篇文论,其内容包括对京剧的历史、京剧音乐的创作、京剧创新、京剧样板戏的反思等诸多内容。
繁荣期(2000—2008年):这一时期是京剧音乐研究的繁荣时期。在大量不同种类的出版物平台,如《人民音乐》、《中国京剧》、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当代电视》、《戏曲艺术》、《中国戏曲》、《上海戏剧》等期刊、年鉴及报纸上发表共计620篇文论,其内容涉及京剧音乐研究的各方面,京剧音乐研究、京剧历史研究、乐器研究、京剧伴奏研究、人物研究等,其中包括多篇硕、博士学位论文。
正如笔者前文提及,这三个时期中的论文包括了演职员、舞台美术、剧本创作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只有一部分文献关注了京剧音乐相关问题,经笔者筛选统计,1978—1999年,与京剧音乐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共计234篇;2000—2008年,与京剧音乐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共计180篇,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其中的414篇文献展开分析。
(二)发表文献的内容
从这30余年所发表的与京剧音乐研究关系密切的414篇文献的内容来看,可以将这些文献分为以下八类:
1.京剧音乐的总体性研究;
2.京剧音乐中重要人物的研究;
3.与京剧音乐相关的音乐作品的研究;
4.京剧音乐伴奏方法和理论的研究;
5.京剧音乐所用乐器的研究;
6.京剧流派中与音乐相关问题的研究;
7.京剧音乐的比较性研究;
8.与京剧音乐相关的其他研究;
其中,京剧音乐的总体性研究包括美学研究、史料研究以及与京剧音乐相关的律学研究等方面的文献;与京剧音乐相关的其他研究包括有关戏曲音乐教育、书评、访谈、演出评价等方面的文献。
文献内容分布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十余年来京剧音乐研究对人物研究、总体性研究和其他方面的研究较为关注,笔者将在后文中对这些文献进行详细说明。
京剧音乐的总体性研究主要包括京剧音乐理论方面、美学方面的研究,其中,京剧音乐概念的论辩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是总体性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有关京剧音乐概念论辩方面的文献
在这一部分中,有关京剧音乐理论方面的文献很多,而且经常由这类文献形成论辩。笔者在此前后发现了五次论辩,例如有关京剧是否带有“阶级性”特征的论辩、京剧摇板与散板界定的论辩、对现代京剧界定的论辩、对京剧音乐特征表现的论辩以及对京剧音乐是否应该交响化的论辩,这些论辩有些对京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些则未产生明显效果。
关于京剧性质问题的讨论早在1993年就有过一次论辩,包括《〈大红灯笼高高挂〉与京剧》(《中国戏剧》,1993)和《与刘连群同志商榷》(《中国戏剧》,1993)两篇文章。其中,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与京剧》中,作者敏锐地注意到张艺谋通过艺术眼光发现了京剧与封建地主阶级生活气息的协调与适应,反映出京剧产生和流传时期的特有状况,提醒当前的艺术工作者应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变化,才是发展的大势所趋,并认为京剧是封建阶级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与刘连群同志商榷》的作者,对前文所提京剧反映封建思想的观点持反对态度。
第二次论辩发生在1996年,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京剧音乐的节奏和定板”,引发论辩的是《论散板》(《乐府新声》,1996),与其呼应的是《摇板不是散板》(《乐府新声》,1997)。这次论辩再次对摇板、散板做了特征辨认。应该说,这两次论辩在当时只是强调了京剧研究中的部分概念,并未对后期的京剧理论研究产生明显的影响。
第三次也是最热烈的一次论辩发生在2003—2004年,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现代京剧是什么?”包括颜品忠的《“现代京剧”是京剧的异花变种》(《中国京剧》,2003)、金玉琅的《“现代京剧”是京剧的异花变种吗?——与颜品忠同志商榷》(《中国京剧》,2004)、治顺的《“现代京剧”是别的戏——与颜品忠、金玉琅先生商榷》(《中国京剧》,2004)、余朗的《“现代京剧”本质上属于京剧范畴》(《中国京剧》,2004),符文锦《“现代京剧”不是别的戏》(《中国京剧》,2004)、潘立东的《唱腔是京剧的本质属性吗?》(《中国京剧》,2004)等文,其中,《“现代京剧”是京剧的异花变种》对京剧分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将京剧的题材分为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个类别不合适,现代戏与传统戏的概念并不对等。作者将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用不同的音韵演唱和伴奏乐器的区别视为本质区别,最终认为“现代京剧”应该定名为京音剧。这篇文章作为当时讨论“现代京剧”性质的首文,引起了学界的论辩。《“现代京剧”是京剧的异花变种吗?——与颜品忠同志商榷》就前文展开自己的论述,认为如果仅从音韵演唱角度分析,将二者区别开是错误的,二者关系紧密,并且京剧需要不断发展创新,因此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不应该被区分,而应该是京剧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京剧”是别的戏——与颜品忠、金玉琅先生商榷》从京剧音乐、唱腔、声韵等角度,支持首文观点,并通过具体实例从字腔、韵白、韵唱、表演、声腔等角度一一批驳第二文的观点,最终同样认为现代京剧不属于传统京剧。《“现代京剧”本质上属于京剧范畴》从京剧本质属性出发,提出其所形成的唱腔体系是其本质性的东西,只要保持皮黄腔,音韵、伴奏等方面产生差异都不重要,因此,现代京剧还是京剧大概念下的京剧。《“现代京剧”不是别的戏》认为音韵应该是现在普通话的音韵而非中州韵,认为现代京剧最核心的东西是其板腔体、皮黄腔,因此现代京剧依然是京剧。《唱腔是京剧的本质属性吗?》认为,京剧的本质不是京剧音乐,而是音韵,脱离了湖广音中州韵,就不是京剧;行当模糊,程式被抛弃,就不再是京剧,因此认为现代京剧不是传统京剧。总体而言,这一次论辩对京剧理论界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从这次论辩渐消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学界对现代京剧的认识逐渐统一,并就京剧的核心特点引出了第四次论辩——也就是关于“京剧音乐的特征如何表现”问题的论辩:《谈京剧音乐的“味儿”》(《中国京剧》,2001)、《也谈京剧的“味儿”》(《中国京剧》,2004)和《再论京剧的“味儿”》(《中国京剧》,2004)。这次论辩主要围绕到底是京剧强弱音位置变化还是装饰音变化导致了京剧“味儿”的产生这一观点进行。京剧的“味儿”和京剧最核心的板腔体等成了京剧的核心标记。
第五次论辩的主题是关于“京剧音乐的交响化发展”,发生在2006年,包括《京剧交响化要“咸鱼翻身”?》(《中国京剧》,2006)和《京剧交响化的得与失》(《中国京剧》,2006)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对京剧现在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介于当时比较热的一些演出形式以及一些京剧作品,都运用了交响乐队伴奏这一现象,作者认为交响京剧更适于京剧的推广普及和迈向世界化;而《京剧交响化的得与失——兼评〈京剧交响化要咸鱼翻身〉》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前文所提的京剧交响化,认为前文所说的不是京剧交响化,而是京剧化交响,认为京剧交响化得不偿失,最后会丢失民族之魂,从而葬送京剧。这一次论辩对京剧音乐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下京剧音乐在强调音乐性、配器技法、和声特征等音乐技术的同时,更加关注京剧音乐自身特有的要素,并且学界更强调交响化的京剧音乐这一理念,这对京剧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有关京剧音乐概念界定方面的文献
除了前述论辩性的文献外,还有一些关于京剧音乐理论的文献,对京剧音乐相关概念进行了讨论。如《京剧的散板》(《乐府新声》,2001)对京剧音乐中的散板从类型、结构、功能方面进行了分析,以说明什么样的唱腔是散板的唱腔。《京剧中的“问天”》(《中国京剧》,2007)对“哭头”或是“叫头”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内容、动作、语气等,认为京剧艺术中的“问天”是人们将上天视为发泄或倾诉某种心情的客体,并认为将剧中人物和这一客体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形式,彰显出京剧程式表演的一种文化内涵。《京剧板眼不是力度概念》(《中国京剧》,2002)对现在大家都认可的一个概念进行了新的思考,在大众的观点中,京剧板眼是彰显力度的一种表现形式。《戏曲(京剧)音韵学缘起》(《上海戏剧》,2004)对戏曲音韵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京剧中音韵学研究的必要性做了说明。
(三)关于京剧音乐继承和发展方面的文献
《略谈建国后最初十七年中的京剧音乐革新》(《戏曲艺术》,1989)、《近四十年的京剧音乐》(《中国戏剧》,1991)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京剧音乐创作进行了思考;《通达的规律 多彩的变化——谈京剧二黄声腔的宫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对二黄声腔宫调调式以及宫调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继承借鉴革新发展(上下)》(《戏曲艺术》,1998、1999)对戏曲音乐的发展进行了整理,认为20世纪中包括京剧在内,多种声腔在同一剧种中存在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横向借鉴给戏曲音乐带来了很大变化。总体而言,京剧音乐走的是不断继承借鉴,革新探索,继续发展的道路。《京剧音乐片谈》(《中国京剧》,2000)认为,京剧的发展史有京剧音乐的发展史相伴相随,无论是琴师还是鼓师,对京剧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也认为,京剧剧本是京剧的本,京剧音乐是京剧的根,京剧音乐对京剧的影响极大。《关于京剧音乐创作的点滴思考》(《中国京剧》,2002)提出,与当前京剧音乐创作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创作方法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创作方式的问题,作者用了很多京剧节的作品对此做了说明。在创作方式方面,从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是创作方式的一大改变;另外,作者指出,需要认识到京剧音乐创作是艰辛、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论京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以唱腔音乐发展为线索,将京剧音乐历史分期,将其划为孕育、确立、成熟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分别涌现了一批著名重要演员。《“文物”的光辉》(《戏曲艺术》,2005)考察了当下作曲界是如何使用京剧因素进行交响乐创作的,认为主要是对三种传统元素节奏、旋律、音韵进行保留,表现出强烈的京剧色彩,同时也认为对传统需要进行合理的保留,而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京剧音乐发展现状与思考》(《戏曲艺术》,2011)认为京剧音乐的创作现状呈整体下滑趋势,加上外部内部诸多因素,使京剧音乐创作在低谷中徘徊,也就这个现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就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关于唱腔、声腔方面的文献
《论西皮旦腔的母体性质——兼谈京剧西皮生旦分腔法》(《黄钟》,1992)对京剧西皮腔根源进行分析,从汉剧西皮腔和秦腔的音乐形态进行分析,最终认为,西皮旦腔才是京剧西皮腔的母体。《京剧唱腔流派的发展》(《中国京剧》,1996)认为,京剧唱腔流派来源于民族传统音乐的渐变创作方式,各个流派的产生源于各自嗓音音色、润腔手法等的不同,因此作者认为,能够创出自己流派的关键是演员必须自己创腔,艺术创作必须有个性、有特色,这才是艺术成功的基本点。而且,京剧音乐程式化机制是流派创腔的根本。《皮黄腔在现代京剧音乐中的新发展》(《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从现代戏的唱腔旋律、调式等角度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现代戏与传统戏的差异,找出现代戏的新发展内容。《试论京剧声腔和音乐的发展》(《戏曲艺术》,2008)认为声腔才是京剧本质的特征,并提出京剧与京歌的本质不同也在于声腔。
上述诸多文献表现出一个共同特征,即京剧音乐理论的研究,依然对京剧、京剧音乐中包含的基本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个研究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
(五)关于美学研究方面的文献
《儒家“中和”音乐观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戏曲艺术》,2003),提出戏曲受到儒家“中和”音乐观的影响。《最美的艺术》(《中国京剧》,2005)则对京剧音乐的美进行哲学讨论,主要关注了京剧音乐怎么美,认为京剧音乐所创造的意境,有着唐代诗歌理论三境(物境、情境、意境)所创造的意境美,优美和壮美兼具,还有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曲张内敛的特征,所以推论京剧音乐是最美的艺术。《传统京剧音乐的审美特征》(中央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2)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传统京剧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必须说明的还有一点,就是在京剧音乐研究中无法绕开的一个研究对象——“京剧样板戏”,也有很多文献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京剧现代戏音乐初探》(《文艺研究》,1982)从唱腔和器乐两部分,对现代戏(主要指样板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京剧现代戏音乐的继承发展和革新。《谈京剧现代戏音乐创作》(《文艺研究》,1983)通过样板戏来谈现代戏音乐创作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内容。《现代京剧气氛音乐赏析》(《中国京剧》,1994)以样板戏气氛音乐为例对其进行分析。《现代京剧音乐纵横谈》(《艺术探索》,1995)从历史角度纵向比较,同时客观探讨样板戏的艺术成就,从板式、转腔、句式、宫调变化、主调、声韵、乐队配器和其他素材的运用分析样板戏音乐。《京剧音乐的里程碑——论“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成就》(《人民音乐》,1998)认为,样板戏开拓了京剧音乐的复音化道路,从而成了京剧音乐的现代化作品,发展健全了京剧音乐程式,打破了主演统治舞台的体制。作者认为需要进行一点创新,落实一些具体措施,加强一些理论学习和研究,才能达到发展京剧的目标。《三十年来是与非——“样板戏”三十周年祭》(《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针对三十年来对样板戏的诸多批评观点进行了反思,认为样板戏在政治上有诸多问题,但是从艺术上来看,还是有值得借鉴的部分,其艺术上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也是对京剧发展的一种尝试。《样板戏现象平议》(《大舞台》,2002)认为对样板戏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对样板戏的现实存在应给予关注,在对样板戏欣赏的同时需要保有清醒与警觉。《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上下)》(《黄钟》,2002)将样板戏与传统京剧进行音乐方面的比较,对样板戏音乐改革经验做了初步总结,承认音乐塑造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认为其在表现力、戏剧性呈现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继承与创新的典范——从音乐角度分析现代京剧〈杜鹃山〉中“家住安源”唱段》(《戏曲艺术》,2002)对杜鹃山中“家住安源”唱段进行分析,指出其采用很多评弹曲调,并认为这段唱腔既保留了京剧唱腔原有的旋律,又吸收了其他音乐品种的可取之处,既遵循了原京剧板腔体的结构和发展特点,又吸收了国外成功的发展手法,既充分发挥了旦角唱腔的表现力,又不拘泥于某一流派,是继承与创新的典范。《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重新审视》(《东北师大学报》,2007)认为,样板戏从编剧、人物塑造、唱腔设计、演员表演、灯光、场面调度等,凝聚了无数艺术家的心血和汗水,有值得借鉴和弘扬之处,如对传统唱腔、念白、场面、剧本分节等方面的革新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民间文化传统的保存和再现、传统程式的运用和发扬、传统念白的继承和超越、腔词关系的应用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对京剧音乐的和声、复调、配器等方面的创新发展的艺术价值。《试析样板戏在京剧改革中的价值》(《四川戏剧》,2007)认为样板戏解决了京剧的继承和革新问题,同时对念、做、打三种形式也有发展,因此,其认为样板戏对京剧的改革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谈谈对京剧音乐的创新》(《安徽文学》,2007)从现状出发,考虑京剧音乐为什么创新以及如何创新的问题;认为样板戏是艺术的经典,有里程碑意义。《现代京剧音乐留下了什么》(《黄梅戏艺术》,2007)认为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把京剧从艺术殿堂搬到民众中,应该给予肯定。
(六)有关京剧音乐理论研究的特别文献
在京剧音乐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中,有一篇需要单独说明的,就是《京剧音乐中微分音情况的实测与介绍》(《中国音乐学》,1985)。这是四百余篇文献中唯一一篇涉及律学研究的文献。在文中,作者通过具体录音对京剧音乐中的微分音进行实测,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测音的材料和方法,第二部分展示了测音结果,第三部分对一些微分音的情况进行介绍,最后在结束语中提出希望这种测音方法将来对戏曲所用律制的确定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从上述文论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音乐学界还是戏曲研究学界,长期以来依然在关注有关京剧音乐的若干基本概念,换而言之,京剧音乐的某些概念至今尚未厘清,这对京剧音乐研究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庆幸的是,诸多学者其实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因此,对京剧音乐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被日益加强。另外,集中于对某些相关理论研究也表现出学界对部分问题的关注度较高,而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度较低。
京剧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京剧界的人,这些人包括专业演员、专业琴师和鼓师、理论家、专业作曲家以及著名票友。笔者将按照这样的顺序,对其研究文献进行整理。
(一)专业演员方面的文献
《谭鑫培与陈彦衡》(《中国音乐》,1991)一文,对谭鑫培和陈彦衡都有一些评论。《我的父亲盖叫天》(《中国京剧》,1998),《花脸父子》(《人民政协报》,2002),《京津沪汉说毓敏》(《中国京剧》,2003)以及《梨园硕果谭徒梅友——记恩师王琴生的戏梦人生》(《中国京剧》,2006),都介绍了京剧界的一些著名演员。
如表1所示,常温下第二、三缸第一道活塞环闭口间隙值为0.37mm,但随着活塞环与缸套温差升高其闭口间隙值逐渐变小直至为零。通过(1)式可以计算出活塞环与缸套在什么温差内,其闭口间隙值等于零,设这温差为△t。
(二)专业琴师方面的文献
《回忆徐兰沅教师向我授艺》(《戏剧报》,1984)记录了唐在炘对徐兰沅的回忆,包括他如何拜师、拜师后学什么、徐兰沅对作者的要求等,以及作者以教师身份考虑如何教育自己的学生。《在同龄人中寻找戏曲的知音》(《戏剧报》,1986)和《探索戏曲音乐的新领域——从京胡琴师吴汝俊的音乐会上想到的》(《戏剧报》,1988)是对青年京胡琴师吴汝俊和他的作品的介绍。《余派琴师泰斗李佩卿先生》(《戏剧报》,1988)是通过对李佩卿长子李志良的采访,对李佩卿生平的回忆。《京剧音乐家李慕良的创作所本》(《人民音乐》,1990)、《江泽民接见京剧音乐家李慕良》(《人民音乐》,1990)、《因情发弦,以心创腔——谈李慕良的操琴艺术和京剧音乐创作》(《人民音乐》,1990)、《善于继承 敢于革新》(《中国戏剧》,1997)、《弦准音正,珠联璧合——京剧音乐家李慕良先生印象记》(《中国京剧》,1999)、《京剧音乐大师李慕良》(《国际人才交流》,2006)等文,对李慕良的艺术成就和社会活动做了记录和整理。《万里春风催桃李》(《中国京剧》,1994)、《周明义,一片绿叶》(《中国京剧》,1995)分别介绍了燕守平、周明义等琴师。《一代名琴,余音永存——回忆先师杨宝忠先生》(《中国京剧》,1996)回忆杨宝忠先生的教学生涯和教学观念。《忆我的老师迟景荣先生》(《戏曲艺术》,1996)则回忆了迟景荣先生的生平。《宋士芳的京胡演奏艺术》(《中国戏剧》1997)、《传播两岸京胡音乐文化使者》(《中国京剧》,2005)则对宋士芳夫妇的活动、生平及其学琴生涯进行了介绍,对其伴奏经历进行了说明。《永远怀念我的严师慈父杜奎三先生》(《戏曲艺术》,2003)记录了对京胡琴师杜奎三的回忆、其学习经历和轶事。《丰富创新,不逾规矩——关于唐在炘先生音乐艺术的访谈》(《中国京剧》,2006)是对程派京胡琴师唐在炘的回忆。《琴坛大家费文治》(《中国京剧》,2007)对中国京剧院京胡演奏家费文治的生平和艺术成果做了整理和介绍,对其演奏技法做了分析和说明,同时也有很多其他京剧艺术家对费的纪念和回忆文字。《闲说琴师高月波》(《中国京剧》,2008)记录和研究高月波生平及其艺术的特征。
《吴小妹温哥华的行云流水》(《中国电视戏曲》,1997)记录了京二胡吴小妹在温哥华的京剧活动及其演奏的艺术特征。《京二胡之父王少卿》(《中国京剧》,2003)对王少卿设计京二胡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回忆。《缅怀张似云探讨京二胡》(《中国京剧》,2004)收录了多人对张似云的回忆,认为他对京二胡的发展贡献极大。
上述文献的出现表现出学界对专业琴师的关注度较高,尤其关注琴师的生平、学习经历以及演奏活动。
(三)京剧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方面的文献
《刘吉典与戏曲音乐创新》(《人民音乐》,1996)、《试论刘吉典的戏曲音乐创作》(《戏曲艺术》,1999)和《开创京剧现代戏专业作曲的先驱》(《中国京剧》,2005)对刘吉典的创作进行回顾,认为他是最早投入京剧音乐革新事业的人,具有可贵的开拓精神,并将刘吉典戏曲音乐创作的特征归结为四个方面:锲而不舍创新声,兼容众妙展形神,时代精神铸金曲,辛勤硕果待传承。《论于会泳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音乐艺术》,2008)对于会泳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施光南与戏曲音乐》(《人民音乐》,1994)对施光南与戏曲音乐进行了回顾,其中包括其设计创作的京剧唱段和剧目及其创作手法的分析。《回忆著名戏曲音乐家屠楚材先生》(《中国京剧》,2002)对屠楚材的艺术生涯进行了回忆,对他做过的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情进行了调查和记录,也对其作品进行了研究。《费玉平学术成果集锦》《勇于探索京剧作曲真谛的音乐家》(《戏曲艺术》,2006)介绍了费玉平的生平和艺术成果。《艺术苗圃的辛勤开拓者——怀念史若虚同志》(《戏曲艺术》,1983)对史若虚的艺术生涯进行了回忆,包括一些轶事和交谈。
总体而言,学界对京剧专业人士的关注度较高,对业余人士的关注较少。此外,还应当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在近三十年刊载的文献中,有关京剧人物方面的文献,大多只是对某个人物进行的访谈式记录,或者是对人物生平的记载,并没有对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师承、影响等展开分析,因此,笔者认为,有关京剧音乐领域中的人物关系研究,将是一个空白但又难以全面完成研究的新领域。
(一)剧目方面的文献
《〈三娘教子〉挣脱禁锢有感》(《人民戏剧》,1981)就京剧传统剧目《三娘教子》重返舞台有感而发,认为应该恢复排演传统剧目。《京剧〈玉堂春〉音乐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的作者首先详细地将《玉堂春》分段分析,之后从唱腔与说白、板式、上下句、京胡与锣鼓诸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还将梅葆玖、梅兰芳、程砚秋的演出版本进行了比较。《京剧〈荒山泪〉音乐分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5)的作者对程派《荒山泪》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从以词安腔、以情创腔、良好的腔词关系和独具风格的演唱这四个特征上传达出了程派所具有的魅力。
(二)运用京剧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方面的文献
《关于〈卜算子·咏梅〉京剧曲调唱段的创作》(《戏曲艺术》,2008)对《卜算子·咏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过程以及传唱情况做了叙述,对作品的版本和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刘天华二胡曲京剧因素的识辨》(《中国音乐学》,1996)将刘天华的二胡曲与京剧唱段进行对比,从句式乐段、旋律片段、特性音调中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刘天华在早年的学习经历中受到京剧的影响。《21世纪京剧音乐创作的一次变革——郭文景〈京剧小剧场穆桂英〉音乐析解》(《戏曲艺术》,2007)从乐器编配、旋律、曲式结构等角度出发,对郭文景的实验小剧场京剧《穆桂英》进行了分析。这一部分的文献总体较少,表明了学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并不高。
(三)京剧音乐伴奏乐器编制、伴奏手法以及伴奏理论方面的文献
1.京剧音乐伴奏乐器编制方面的文献有:《传统戏也能使用混合乐队》(《人民音乐》,1979),该文认为:京剧复排需要音乐、导演、舞美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另外,传统戏用混合乐队是新生的,会受到阻碍;再次,要因地制宜地使用混合乐队。《京剧文武场面简介》(《戏曲艺术》,1982)对京剧伴奏乐器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京剧的配曲、演唱形式及乐队的新发展》(《戏曲艺术》,1996)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京剧音乐革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梳理。《“钢琴伴唱”谬流说》(《中国京剧》,2007)从律制角度出发,反证京剧不用十二平均律,因此钢琴无法协调其演唱与伴奏,以此为由反对钢琴伴唱京剧,也反对京剧交响。
2.京剧伴奏手法方面的文献有:《试论程派京胡伴奏的基本特点》(《戏曲艺术》,1986)论述了程派伴奏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某些唢呐曲牌使用的商榷》(《戏曲艺术》,1988)对唢呐曲牌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不同曲牌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京胡与唱腔》(《艺海》,2001)对京胡伴奏的基本方法进行了陈述与说明,将基本伴奏方法中需要注意和需要避免的问题都做了说明。《京剧中京胡伴奏的艺术手法》(《戏曲艺术》,2006)从演奏技法出发,将京胡演奏技法中能够展示出京剧韵味的技法列出,并加以分析。
3.京剧音乐伴奏理论方面的文献有:《“马腿儿”的节拍商榷》(《戏曲艺术》,1987)通过对其强弱拍的分析,认为“马腿”应该以6/8拍记谱,而不是以3/4拍记谱。《伴奏乐器与戏曲声腔的发展探微》(《交响》,1996)从伴奏乐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弦乐、管乐对昆腔的影响,打击乐对弋阳腔的影响,拉弦乐器对梆子皮黄的影响,最终提出是乐器变化推动了声腔发展。《京胡伴奏“无曲谱”的思维规律(上下)》(《中国京剧》,2002)对京胡学习和昆笛学习进行了比较,指出京胡易学难工,昆笛难学易精,认为京胡无谱是为适应京剧综合艺术的自身规律和思维方式,认为这也是京剧和昆曲板腔体与曲牌体的区别所产生的结果。同时其也对板腔体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认为京胡伴奏不看谱是可以与演员进行交流的方式。《京胡伴奏该不该看谱》(《中国京剧》,2004)认可传统京胡伴奏有不看谱的传统,同时也认为看谱也是发展的趋势,认为在本工之外适当地看谱伴奏是有益于票房提升的最佳选择。
(四)京剧伴奏乐器方面的文献
1.文场乐器研究方面的文献有:《绝缘薄膜纸代替蛇皮》(《乐器科技》,1979)是研究京胡蒙皮替代品的文章。《谈京胡演奏》(《戏剧报》,1987)、《京胡演奏浅谈》(《大舞台》,2002)、《京胡演奏要规范化》(《中国京剧》,2002)、《京胡伴奏中的定调及其历史成因》(《中国京剧》,2002)、《京胡定调何需工尺谱》(《中国京剧》,2004)以及《解析京胡独奏常见问题》(《乐器》,2009)都对京胡的演奏要素展开了介绍与分析。《京胡艺术的历史地位与审美特征》(《中国京剧》,2008)对京胡使用的历史做了简短梳理,将京剧音乐与一般音乐、京剧与西方话剧进行对比研究。《京胡演奏艺术的风格特征》(《中国京剧》,2008)认为,京胡演奏的审美特征受到《溪山琴况》的影响,在乐器演奏上要求体现出纯粹、自然、神妙的至美。作者认为,京胡演奏艺术自成体系,风格特征涉及中国古典琴论、古典音乐美学、戏剧学、心理学等艺术研究领域。《柔婉深沉丝丝入扣》(《大舞台》,1994)认为京二胡的加入是对京剧乐队建制的一次革命,这对京剧艺术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谈京剧月琴的定弦》(《中国京剧》,2003)通过对不同戏表现月琴的不同定弦的研究,试图研究扩展月琴演奏的音域和表现力。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京胡制作家刘正辉曾撰写了四篇论文,对京胡发展史和制作史做了梳理。
2.关于京剧武场乐器研究的文献有:《京剧打击乐有待改革》(《戏曲艺术》,1986)、《京剧锣鼓牌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四十年来京剧锣鼓的发展和创新》(《戏曲艺术》,1991)等文,主要关注京剧打击乐伴奏的演奏技巧、曲牌等方面的问题。《京剧打击乐的韵味》(《戏曲艺术》,1998)分析了打击乐在演出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掌握唱腔和曲牌是把控京剧打击乐韵味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谈京剧锣鼓表现力》(《戏曲艺术》,2004)对京剧锣鼓的作用进行了分类和说明。
还有研究其他乐器在京剧中运用的文献,如中央音乐学院2007届硕士论文《琵琶在“现代京剧音乐中”的运用》,讨论琵琶在京剧现代戏中的使用。
总体而言,与京剧音乐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在研究中比较关注京剧核心伴奏乐器京胡的本体,而对京剧伴奏乐器的流变、对伴奏乐器如何对京剧音乐尤其是流派音乐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作用的关注较少。
近三十年,与京剧流派相关的研究中,关注流派特征并进行细致研究的成果极少。《学习何(顺信)派操琴艺术一得》(《戏曲艺术》,1992),对何顺信的伴奏艺术进行了阐述,但并未展开与流派相关的研究。《程腔的艺术本质——人物刻画》(《戏曲研究》,1995)通过对程砚秋生平、创作生平、创作作品进行分期和归类,梳理出数部戏曲作品,研究程砚秋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强调对作品人物的刻画,同样也没有探讨其流派的传承以及其与音乐的关系。
至于京剧音乐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比较研究的文献,也仅有一篇:《京剧音乐与日本歌舞伎音乐形成史的比较研究》(天津音乐学院1997届硕士学位论文),作者指出京剧音乐研究以唱腔为研究中心,而日本歌舞伎音乐以伴奏音乐为研究中心。该文强调了文化差异和文化影响,引发了一个值得深入关注的新领域。
根据这一部分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传统京剧研究对京剧流派音乐问题的关注不够,京剧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也较少。因此,有关京剧流派的音乐问题,以及京剧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也将是京剧研究发展的新空间。
笔者将与京剧音乐研究关系看起来很远但似乎又很密切的研究成果,如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书评、演出观后感、访谈等全部归为其他研究这一领域,以便与前文呼应,并展开相应的分析。
(一)有关京剧音乐教育方面的文献
《谈京胡教学中的阶段性规律》(《戏曲艺术》,1995)先将京胡教学分阶段,然后将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分别指出。《为振兴京剧尽一份力》(《中国京剧》,1995)作者以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在青少年中普及戏曲音乐常识。《培养京剧月琴、三弦等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戏曲艺术》,1998)、《京剧月琴的教学心得浅谈》(《中国京剧》,2001)谈到了其他伴奏乐器演奏者的培养问题。《关于京剧作曲人才的培养》(《中国京剧》,2002)主要为中国戏曲学院作曲专业课程的介绍以及对师资的说明。《论京剧打击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调控》(《上海戏剧》,2003)讨论了如何将打击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和舞台实践过程中培养起来。《还未上岗就要下岗有感》(《上海戏剧》,2001)就当年中等艺术教育京剧音乐专业毕业生分配现状,提出:需要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完善课程结构,学演结合,控制教学质量数量,才能使京剧毕业生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
(二)有关京剧音乐书评方面的文献
《一部细腻传神的人物写真》(《大舞台》,1997)、《浅谈〈京剧剧目伴奏提纲〉》(《戏曲艺术》,2001)、《漫谈〈京胡演奏实用教程〉》(《中国京剧》,2002)、《承载京剧艺术大道》(《中国京剧》,2007)都是其他著作的读后感。同类的还有对一些京剧作品的观后感。
(三)有关京剧会议记录方面的文献
《充分发挥音乐、舞台美术创作在振兴京剧事业中的作用》(《戏剧报》,1987)、《话剧〈柜中缘〉中外演员一席谈》(《上海戏剧》,1987)、《西乐为体中乐为用》(《音乐爱好者》,1997)、《京剧〈骆驼祥子〉创作谈》(《中国戏剧》,1999)、《京剧音乐创作现状谈》(《中国戏剧》,1999)、《京剧图兰朵如何创新》(《光明日报》,2004)大多记录了学界一些会议的讨论。
这一领域文献对京剧音乐研究而言,是较有成效的补充,既能够关注京剧音乐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从京剧音乐出发,思考解决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这一领域将长期推动京剧音乐,乃至京剧理论研究成果的生发。
从三十余年来与京剧音乐研究密切相关的414篇文献中可以看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笔者认为,京剧学界对乐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如戏曲音乐伴奏乐器的律制问题,而且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生发到有关戏曲音乐中律制问题的研究。从现有文献来看,其讨论的都是关于基本演奏方法方面的问题,虽然在少量文献中谈到了有关京胡定调的问题,但是作者仅从历史的角度,简单地将笛调和京胡调进行对照,并没有深入进行乐器律制问题的研究。同样,正如笔者之前提到的《京剧音乐中微分音情况的实测与介绍》一文,虽对京剧音乐样本进行了声学检测,但是这篇文献中并没有涉及探讨微分音形成的原因,对京剧音乐的律制问题只是进行了基础素材的测定。因此,笔者认为,有关京剧音乐律学方面,或是乐器学方面的研究将成为京剧音乐研究中的新的学术增长点。
再者,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已有文献中,涉及专业演员研究的文献有10篇,涉及专业琴师、鼓师研究的文献有32篇,涉及理论家、作曲家研究的文献有13篇,与票友研究相关的文献仅有4篇。但是在京剧活动中,票友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演员与琴师、鼓师的演出需要票友戏迷们观看,除了演出,专业演员和琴师、鼓师最主要的活动是参与票友们的活动并教授其学习。因此,有关票友活动以及专业演员、琴师、鼓师对票友活动产生的互动影响问题,也是京剧音乐研究的新领域。
此外,通观本综述涉及的414篇文论,有大量关于总体性的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但是针对某个机构、某个流派或类似的个案研究文献几乎没有,大量的个案研究是对作品的分析。没有对“三庆班、四喜班”等四大徽班的历史和形成因素进行研究,也没有对“富连成”等科班进行研究,对当前各京剧院团和演出团体、票友组织的关注就更为缺乏。因此,在京剧学界的研究中,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区域。
根据1978—2008年发表的与京剧音乐研究密切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首先,京剧音乐研究的总体趋势是蓬勃发展的;其次,有关京剧音乐发展史和理论已经受到较高的关注,也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京剧音乐相关研究还有很多学术增长点,如对京剧机构的研究,对流派的研究,对京剧爱好者的研究等。因此笔者认为,将来展开的有关专业京剧琴师与业余京剧爱好者之间的互动影响研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责任编辑 薛 雁)
[1]杨秀玲.近20年《中国京剧》书目研究之现状[J].中国图书评论,2009(7).
Yang Xiuling,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tudy of the Catalogue of Chinese Peking Opera in the l ast 20 Years,China Books Review,No 7,2009
[2]凌金玉.20世纪京胡文献述要[Z].《中国音乐》年鉴,2002.
l ing Jinyu,General on the Jinghu l iterature in the 20thCentury,Annals of Chinese Music,2002
[3]海震.近年戏曲音乐研究[Z].《中国音乐》年鉴,1997.
Hai Zhen,Current Drama Music Studies,Annals of Chinese Music,1997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tudy of Peking Opera M usic in the Last 30 Years:Analysis of the Journal Articles on Peking Opera M usic from 1978 to 2008
Zhou Le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on Peking Operamusic from 1978 to 2008 in China.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literature,the study status reflected in each category of the literature is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ituation,the Peking Operamusic studies in the l ast30 years has been developing steadily while the research strength is gradually enhanced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fruitful.However,there are stillmany opportunities as for Peking Operamusic studies,such as the study of the Peking Opera institute,the schools and the Peking Opera lovers.
Peking Operamusic,from 1978 to 2008,literature study,historical study
J821
A
1003-840X(2017)02-0183-10
周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南京 江苏 210013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2.183
2016-12-20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About the author:Zhou le,lecturerat the School ofMusic of Jiangsu No2 NormalUniversity,PhD candidate in musical anthropology at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Nanjing Jiangsu 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