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花灯抒情,民间文化传承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春和中心小学 李安元
如何把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之中,激发队员们的人文情怀,赋予少先队教育新的内涵,开拓少先队活动的新形式?近年来,各地少先队组织纷纷进行积极探索,以少先队特有的实践活动,彰显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培育民族精神与文化传人。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春和中心小学的辅导员和队员们就是这样的探索者。
从2014年5月 《少先队活动中玉溪花灯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时起,玉溪市红塔区春和中心小学师生就坚持开展课题研究,将有地方特色的玉溪花灯这一艺术形式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使这一民间文化得以传承。他们的做法不仅丰富了少先队活动的内涵,更使少先队活动课的模式得到了创新。
玉溪素有“花灯之乡”的美誉,花灯是玉溪的主要地方剧种。早在明代中叶,花灯就已形成并丰富起来,到了19世纪30年代,玉溪花灯到了鼎盛时期,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独特的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玉溪花灯日渐受到了冷落。如今,花灯的观众和爱好者大都是中老年人,玉溪花灯的发展与传承令人心忧。
从培养少先队员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出发,春和中心小学率先尝试将玉溪花灯融入少先队活动,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展开课题研究,借鉴花灯的表演形式,展现队员们多彩的生活,逐步增强队员对家乡灿烂文化的了解和自豪感,进而使其主动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课题组在研究与探索中抓住四大环节,应用玉溪花灯特有的形式打造了富有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课。
环节一:念唱点题,激发队员兴趣
“唱”是玉溪花灯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念和唱相互配合,则强化了花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少先队活动中,队员可通过念白或唱,一问一答来点明主题。比如,《我们正在行动》主题队活动课上,主持人先念白(韵白):“新世纪,我能行,雏鹰少年我来当,雏鹰展翅我飞翔。”接着,队员用中速、喜悦且带有叙述性的曲调《双采茶》唱道:“‘五小’行动真是好,真是好!我们大家齐行动,齐行动!”然后,另一队员用数板说出行动的内容:“在家做个小帮手,文明礼貌小标兵,学校里做小伙伴,社区里做小卫士,独处做个小主人。 ”最后,再用问答的形式念白(散白):“队员们,你们行动了吗?”“我们正在行动。”这种念唱问答的特色形式点出了少先队活动课的主题,有效地激发出了队员们的兴趣。
花灯小戏《寒号鸟的衣裳》
花灯歌舞《双龙戏狮闹新灯》在聂耳大剧院演出
环节二:合作备演,引导队员参与
将学习小组的合作模式运用到少先队活动课的准备之中,队员们分小队进行合作讨论。队长分配角色,队员准备展演、道具,并在学习常见的玉溪花灯调《老绣荷包》《螃蟹调》《蛤蟆调》《四平调》等及花灯的基本动作后进行编排。比如,在《我们正在行动》队活动课中,辅导员就采用了“生生互动”的形式,请各小队长组织队员们说说自己在“五小”行动中的实践,并推选出一个代表性的事件,再运用花灯调进行分角色排练。这种合作备演的形式,激发了队员们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出了少先队活动的开放性。
环节三:小戏揭题,加强队员体验
花灯小戏是集民间自编自演的小曲、杂说、歌舞、戏曲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少先队活动课中,辅导员引入一个或多个花灯小戏,带领队员围绕主题自编自演,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充分揭示主题,使队员们产生了更深切的体验。比如,“小伙伴”主题活动中,队员们通过花灯小戏《60分和90分》《照镜子》《团结互助的小伙伴》等体会到了伙伴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夸玉溪爱玉溪》主题队活动课中,队员们通过花灯小戏《美食城》和《踏青》、花灯演唱《小猜猜》、花灯歌舞《共创和谐新玉溪》,一起感知家乡的美食、美景,了解空军英雄杨国祥、人民音乐家聂耳和烟草专家雷永和等家乡名人的事迹,还提出了“观环保、宣环保、护环保,收获绿色梦想”的倡议。这些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队员的创造力,还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了品德教育。
环节四:歌舞升华,促进队员提升
在舞蹈间歇唱支小曲,渲染气氛,歌舞结合,这种形式就是花灯歌舞 (俗称 “地灯”“锣鼓灯”“锣鼓转”等)。花灯歌舞简单、短小,没有完整的戏剧情节,在活动中运用是一个抒发感情或说明事理的过程,有利于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也是队员和辅导员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比如,队员要手执绸扇和手帕等道具,载歌载舞以表现活动的内容,有时还要插进韵白(俗称“拉白”),演唱的方式也有对唱、轮唱、齐唱、合唱等。辅导员做小结时,也可用玉溪花灯的常见调边唱边舞,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在演唱中内化活动要求,是队员自我测评的过程;用花灯的表演形式对队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则是辅导员对活动和自我教育表达的提升。这种边唱边舞的方式可达到双向的内化,使队员触动内心感悟,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使辅导员达到教育的目标,实现自我的发展。
玉溪花灯与少先队活动的结合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花灯传唱在社会上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孩子们对家乡民间文化产生了更大的兴趣;队员的成长有了新的快乐途径;创新少先队工作也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一)丰富队员活动模式,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
少先队活动的花灯演唱形式,为队员提供了实践体验的良好机会,增强了队员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心理,进而使其获得了较强的道德行为教育,并在其乐融融中,培养了队员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研究中,辅导员撰写了 《在玉溪花灯的演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玉溪花灯的传承初探》《怎样编写花灯课本剧》等10篇论文;红塔区少先队活动案例也集中推出了《争做好队员》等4个花灯活动课案例。
(二)传承地方民族文化,增强队员的民族自豪感。
调查显示,开展“少先队活动中玉溪花灯的应用研究”前,79.6%的队员知道玉溪是云南的花灯之乡,现在知道这一点的队员已达100%,而且队员们都为此感到自豪;开展课题研究前有32%的队员听过花灯,18%的队员会唱一点花灯调,会唱多首的只占队员总数的 1.6%,而如今队员100%会唱花灯,他们的音准、节奏、动作都有模有样,表演技能和审美意识明显提升。队员的自信心、表达能力也在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更是溢于言表。
以花灯形式开展的少先队活动课《夸玉溪 爱玉溪》
小灯迷社团的花灯歌舞《学生歌》走进云南电视台
(三)倡导创编实践,提升队员的综合素质。
调研数据显示:会编花灯小戏的队员人数已从1.6%上升为22%。队员们在少先队活动课上的花灯小戏创编实践,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活动富有新意。在玉溪市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文艺晚会上,花灯小戏《双龙戏狮闹新灯》把具有现代元素的花灯歌舞与舞龙、耍狮融为一体,体现了儿童性、趣味性、艺术性,令代表们耳目一新。花灯歌舞《惜生命 学生存 爱生活》诠释了生命的宝贵、生活的意义。学校的第二套花灯特色操也在云南省“六一”文艺晚会上播出。《夸玉溪 爱玉溪》花灯主题队会还在“玉溪市红塔区优质主题队会竞赛”活动中荣获了一等奖。
(四)课题研究探索,丰盈学校的教育成果。
在少先队活动课探索的基础上,学校师生还编排了花灯特色操,包括花巾操、扇巾操、双扇舞等,丰富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比如,双扇舞选用了聂耳的音乐及玉溪花灯调 《嵩明采茶》《赞花扇》《玉娥郎》及《十杯酒》联奏曲,用双扇做道具,翩翩起舞,时而像小鸟飞翔,时而又似高山流水,时而如春风摆柳,时而似波浪起伏,深受队员们的喜爱。
总之,春和中心小学的师生以玉溪花灯这一地方民间艺术为载体,创新少先队活动课形式,既传承了优秀民间文化,又增强了队员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以及热爱生活的内驱力,还对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栏目编辑 李沧海 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