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梅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开设一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其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特征。本文就以高职院校为讨論对象,从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改革对策两方面,以教育心理学知识为指导,探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学校,这一特征注定了它与以理论教学、理论创新为重要任务,培养顶尖创新人才为主要方向的研究型大学和以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型大学有着质的区别。它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学制以及课程安排的原因,高职院校只有削减人文课程,这样就导致了高职院校重技能,轻人文的现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极容易变成“机器”而非有“质”的人。也就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工作的热情。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美国新人文主义学者欧文·自壁德在《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一文中提出“文学造就有‘质的人”。何为有“质”的人?这个“质”的内涵应该包括对人性、社会、未来的终极思考。没有这些思考,学生的思想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中难以得到升华。也就难以成就有“质”的人生。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程,担负着塑造学生灵魂,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全社会总认为语文是母语,经常都在说、写,谁不会?没有必要学习语文。考试成绩混过及格没问题,甚至在高职高专长达十年取缔了语文学科,乘着习主席重视传统文化的东风,各高职院校重又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欣喜之余,难免想到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很多问题。高职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何为“人文精神”?“人文”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不需要别人提醒,就知道检点自已的行为,自觉地遵纪守法,恪守做人的本分,并将其内化为自已做人做事的修养。人文素养教育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也需要培养具有“认真、诚信、敬业、职业精神的人”。(俞敏洪)同时,大学语文也应考虑以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导致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原因
(一)生源差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部分是来自普通高考成绩中等以下的高中生,一部分来自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以及中等专业学校等的推优生。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态度差异较大,无论是普高生源还是中职生源,总体呈现出起点低,厌学情绪严重的情况,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都具有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这就明学生不可能成为理论型人才,但思维十分活跃,表现欲极强,而且有较强学习热情,如果好好引导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课时不足,影响面不够,各级各类学校重视不够
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教育部没有统一要求,各省自行规定,甚至根据各高职院校院系人才培养方案自定,课时量不统一。影响面不够。整个校园缺少人文氛围,人文精神的缺失虽说是当今社会的普通现象,但作为未来肩负祖国建设重任的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是必备的一种素质和修养。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学生无学习积极性,学风差
一则是因为生源素质较差,在基础教育时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心只想混文凭。中学学习太苦,进入大学没有学习压力,又无人监管,学习就松懈了,无积极性。由于学生整体呈现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整个校园学风不好。如果不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难于提高。通常,我们被告之此人是“北大出身”“清华出身”,这实际上在说校园氛围,文化底蕴。好的大学,有好的文化积淀,多年形成,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因此,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改变不良学风也是高职院校当务之急,而大学语文在塑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语文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健全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了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整合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模式,让大学语文课程发挥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作用,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建立大语文观
1.文学不仅是单纯的文字符号下的单篇文章更是文化。
所谓“大语文”并不是就语文自身的博大精深(深度)而言,而是就它的广度而言,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疏通字句上,而是透过语文知识点向深广发展,应该给学生文化的熏陶,这就是“大语文”观。上好大学语文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解放前的大学,都是大家上这门课程。胡适、朱自清都上过。而现在这门课程都变成了“鸡肋”,究其原因?不注重“质”,不能抓住学生的心。是根本原因。众所周知,未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没有让教学活动充满道德的、审美的人文特征,无疑没有达到用文学教育学生的目的。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即人学”,大学语文课程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能从古圣先贤,中外名作中吸收到许多精神养料。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中能学习到作者虽身处逆境仍能乐观旷达的精神境界,人生在世常如意事不过十之一、二。这篇文章能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从英国思想家罗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能学习到如何成为一个职明人等,好文章在大学语文课本中比比皆是,能给学生以精神洗礼,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对塑造学生人格,建立健全学生高尚价值观,人生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以载道。文学传播思想,与思想相融合,对学生高尚人格及人品的形成十分重要。这一阶段的学生接受知识不再停留在浅层知识点的吸收,而更多的是想知道知识点以外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也是“大语文”观。
2.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学教育的自然延伸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论教育》中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了望。”仅仅只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语文,就较少的课时量而言,想要穷尽文学的全部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课堂教学向校园文化延伸,开设第二课堂十分必要。大学里,学生的课余时间远远超过上课时间,与其浪费在网络游戏之中,不如用来提升自我。校园文化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生活为主题,以文学为表现手段,表现为以文化为载体的业余文化活动。它是建立在文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不是无序的,而是有序的。校园文化有许多开展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成立文学社团,以社团为依托,开办文学讲座,创办文学刊物,举办辩论赛,文学沙龙,文化节等,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给学生提供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的平台。“五四”以来各高校成立的文学社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其精神价值不可磨灭,同时它又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扩大化。当今社会众生喧哗,文学已经被边缘化,已逐渐为大众化、娱乐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文化所遮蔽,但快餐文化终不是时代主旋律,传统文学本身所固有的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审美的功能以及本源所散发的人文精神都将继续发挥着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功能。比如成立文学社。这既方便了成员之间的文学交流,也培养了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促进了社团之间以及全院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与喜爱,使第二课堂成为宣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氛围不可缺少的阵地。
(二)整合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模式,突出高职教学特点。
1.配置课时,优化教材
《大学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校园人文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现行《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内容题材广泛。但名家名篇基本相同,由于课时数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发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受益于课堂又不止步于课堂,对教材的取舍,尤为重要, 教材可以文学史为线索进行刬分,各个阶段选取一、二个作家的作品为代表。也可以橫向刬分:开篇走进文学了解文学意象的美学意蕴,然后将文学分成几个板块:执著进取的人格精神;比德山水的自然观照;缠绵的爱情画卷;忠怨无悔的爱国情节,视课时可以各取古今中外的名篇一、二篇进行讲授。也可按大类来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选取各类文体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名家名篇一、二篇,让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以课堂教学这一平台打开学生文学阅读和欣赏的大门,使文学教育成为高职学生的终身事业。
2.课堂教学多样化
正如王宁教授所说:“我们必须选择能引发讨论的课题,用少量的知识点燃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没有这一点,单纯的知识灌输再多也是没有长远效果的。”当代大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热点,热衷于爱情话题。在讲授爱情篇章时,如诗经的《蒹葭》和舒婷的《致橡树》时,适时将情感话题植入,让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畅所欲言,扩大了文学篇目的教学容量;将社会热点,时事与课文相结合,引入讨论。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课堂气氛活跃,不搞教师一言堂,让学生积极互动。在讨论中明辩是非,提高自已的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对名家名篇有感性认识。
大学阶段开设的语文课程不再为应试教育服务,经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或经过中职学习的学生已是心智较为成熟的年轻人。因此,讲授《大学语文》课程应注重赏析,应给学生讲解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领略文学的美感。在不断的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终生受益的智慧。《大学語文》教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但不管怎样把“教学的教育性”和“文学的人学性”相结合,一定是《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致胜的不二法宝。
参考文献:
[1]王怀民.三个延伸让文学教育更精彩[J],文学教育.2011(9).
[2]王宁.高校母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J],中国大学教学.2004(6).
[3]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