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基本模式与物流企业风险控制

2017-05-16 09:18白兰
财会学习 2017年9期
关键词:基本模式物流金融风险控制

白兰

摘要:介绍了物流金融的几种基本模式,分析了物流金融中物流企业的风险关键点,并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金融;风险控制;基本模式

一、物流金融概述

物流金融,是物流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它以物流企业、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主体,其核心是物流企业、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融资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等增值服务。物流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物流企业自身的服务水平,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还能够通过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效率,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二、物流金融基本模式

目前,比较典型的物流金融主要有仓单质押,保兑仓,融通仓三种模式。

(一)仓单质押模式

仓单质押模式是物流金融最传统的模式。早在1916年,美国就颁布了美国仓库存贮法案,并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仓单质押的系统规则1。

所谓仓单质押,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货物存放于金融机构指定的物流企业的仓库,以其为货物做为融资担保,凭借物流企业出具的仓单向金融企业申请短期融资。短期融资的额度通常不超过货物价值的70%,融资的形式主要流动资金短期贷款、银行承兑汇票、银行付款保函等。在仓单质押过程中,物流企业对货物实施监管,主要扮演中间人及担保人角色。

(二)保兌仓模式

在保兑仓模式下,买方、卖方、物流企业(保兑仓)、金融机构四方签订“保兑仓”业务合作协议。买方依据其与卖方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金融机构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后,由金融机构开具承兑汇票,专门用于支付卖方货款。该承兑汇票由物流企业提供担保,同时,买方又以货物向物流企业提供反担保。卖方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向保兑仓库交货,此时业务流程转为仓单质押。

(三)融通仓模式

所谓融通仓模式,是一种物流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性综合服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融通仓做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将物流、信息流、现金流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为资金需求方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服务的同时,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服务,从而架起资金需求方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运营资本,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益。

在融通仓模式下,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的资产规模、经营状况、企业信用、担保措施等多种指标进行评价,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及风险抵抗能力,将信用额度直接授予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在授信额度范围内,以融资企业存放在其仓库内的货物作为质押品或反担保品,直接向融资企业提供结算或融资服务。

三、物流金融的风险

在物流金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物流企业可以将面临的风险分为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两大类。

(一)外部风险

受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物流企业主要面临着市场风险和客户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国内外政局的稳定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法律环境的变化、质物市场价格波动等都会给物流金融带来风险。其中,质押产品的价格风险是最重要的一类。在物流金融业务中,质押产品的价格在融资周期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波动。当质押产品价格上升时,质物本身风险较低;而当质押产品价格下降,其变现金额小于融资额度时,就会给业务带来很高的风险。

客户信用风险:客户信用风险是由于融资企业无法履行物流金融协议中的各种责任、信用缺失而给物流企业带来的风险。在物流金融业务中,融资企业可能不诚信,企图用较少的质押产品获得较多的融资,用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滚动提货时提好补坏等手段来欺骗物流企业,给物流企业带来风险。同时,当市场环境出现变化,销售停滞,融资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可能无力偿还贷款。或受市场因素影响,质押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变现能力变差等,都可能使得融资企业出现违约行为,加大客户信用风险。

(二)内部风险

在物流企业内部,经营物流金融业务时,主要面临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监管风险、合同风险等多方面风险。

管理风险:物流企业的管理风险主要包括组织管理风险及员工管理风险两个方面。组织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权责分配是否明确、企业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是否健全、业务规划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等。员工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员工是否适应物流金融业务的管理需求,是否具备操作物流金融业务的专业素质。人员是否诚信,是否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物流金融业务过程中,物流企业人员,特别是监管人员与质押产品及融资企业直接接触,如果人员素质不够,在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交割手续不完善,甚至内外勾结,徇私舞弊,将质押产品非法转移或挪用,必然会给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经营风险:由于物流金融业务涉及的中间环节较多,业务模式复杂,物流企业不仅要熟悉相关金融业务,还要对融资企业提供的质押产品及其行业特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质押产品的市场走势有准确的判断。如果出现判断失误,可能出现抵押价值不足,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监管风险:在物流金融活动中,物流企业作为监管方,可能未设计合理的监管制度、或设计监管制度但未严格履行,造成货物在入库过程中发生错漏,出现质量、数量问题,或存储不当,造成质押产品变质损坏,或错误释放货物,造成仓库安全性缺失,导致负有赔偿责任。

合同风险:合同风险主要存在于合同条款的正确性、完整性;合同签章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有没有恶意添加一些无法完成的条款,或者设置一些陷阱造成物流企业无法履行监管责任等。

四、物流金融的风险控制

针对外部风险,物流企业应当从如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合理选择质押产品。物流企业应当选择价值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强,市场需求量较大,易于变现与保管的产品作为质押物。同时,物流企业应当及时了解质押产品的市场行情,对质押产品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准确定位市场价格,降低质押产品的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二是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体系,全面评估融资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与信用状况,了解融资企业的信用背景、生产销售情况、财务状况及还款能力、借款用途及还款来源等。对经营状况较差,信用不佳企业不予考虑。同时,针对不同融资企业,区别情况,收取保证金或要求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

针对内部风险,物流企业应当从自身出发,在公司层面合理设置机构,明确职责权限,权责,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与监督机制。同时,应当加强员工的监管与培训,提高员工素养,增强员工责任心,做好道德风险防范。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强化风险意识,努力摸清市场变化规律,提高对市场价格变化的敏锐度,避免对质押产品评估价值失真。在监管过程中,物流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出现问题及时应对,避免损失扩大化。针对合同风险,物流企业应当设立合理的合同评审机制,确保合同的真实、完整、有效,避免合同欺诈,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梅冠群.发达国家生产资料流通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J].中国流通经济, 2011(12).

[2]阮加.物流金融风险与控制[J].物流技术,2010(04):18-19.

[3]胡愈,柳思维.物流金融及其运作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2).

[4]谢鹏,陈章跃,严慧敏.第三方物流参与物流金融运作的模式及其风险防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0).

[5]李仕进.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物资厦门钢铁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基本模式物流金融风险控制
项目学习:科技活动中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
合作联盟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物流金融监管绩效FCE评价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浅议模块化教学的基本模式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少儿图书品牌培育基本模式探究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模式和技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