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及施工现场条件,对旧桥改造施工组织进行分析,给出旧桥拆除工程及改扩建工程方案,落实精细化管理,对旧桥加固施工精细化管理进行评价,本文提出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桥梁改造施工效率及质量,为提高旧桥加固改建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旧桥改造;施工组织;精细化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9.253
1 工程概况
原桥桥梁全长257.32m,桥面总宽22.8m,其中车行道宽12.0m,两侧人行道各宽3.0m,该桥至今运营已50年,2006年,根据桥梁的测试及检定报告的要求,对大桥桥面系统进行了维修改造,更换了沥青混凝土铺装,并增设了一些抗震设施。2012年6月对该桥进行了检测评估。检测结果为全桥的状况指标BCI为58.36,判为D级,即不合格状况,即危险状态,需进行大修、加固或改扩建。
主桥主要工程施工为主桥下部结构桥墩及桥台加固改造,上部结构更换主梁,更换为钢—砼组合简支梁桥,桥梁全长266.12米,桥面宽度(2.4+18+2.4)=22.8米,总建筑面积5972.73平方米。2×2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桥面宽度(2.4+18+2.4)=22.8米,总建筑面积918平方米的南立交桥。南引道总长度103.01米,宽度22.8米,面积2613.45平方米。南立交匝道总长度374.56米,宽度25米,面积10018.37平方米。南滨河路改造总长度168.54米,宽度40米,面积7163.20平方米。北立交桥为2×2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桥面宽度(2.4+18+2.4)=22.8米,总建筑面积918平方米。北引道总长度109.27米,宽度40米,面积3503.18方米。
2 拆除工程
2.1 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
该旧桥处于主要交通干道,工期要求较紧,施工难度系数高。旧桥乃简支双悬臂梁,主桥T梁拆除过程复杂,原桥墩设计为170级片石混凝土实体墩,所以悬臂失稳段和墩身不宜固结处理,拆除施工在临水高空下作业,安全问题考虑极为重要。单片梁重241吨,吊装重量较大,对设备技术性能要求较高。其次,对于变截面体,吊点位置选择准确度要求较高
2.2 拆除方案确定
跟据工程的特殊性及工期要求,先期对该桥上部结构拆除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确定可行性拆除方案:搭设钢管临时承重支架,先从北桥台向南设置围堰,用架桥机实施第3跨挂梁及悬臂端的拆除作业。第3跨梁体拆除完毕开展第4跨梁体的拆除。3#墩至7#臺T梁拆除后,利用围堰进行3#、4#、5#、6#桥墩和7#桥台加固及桥墩盖梁和台帽施工,3#、4#桥墩加固和盖梁施工结束后,拆除第4跨和第5跨围堰。第3跨至第7跨梁体拆除后,架桥机移至桥南,采用同样的方法拆除1、2跨T梁,进行桥墩、桥台加固,主桥拆除工序结束。
3 桥梁改扩建工程
3.1 钻孔灌注桩
改扩建设计中引桥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其桥台基桩均为两排,桥墩基桩均为单排。南引桥桥墩桩长18米,直径1.5米,共5根桩,桥台两排桩,桩长16米,桩直径1米,共20根桩。北引桥桥墩桩长22米,直径1.5米,共5根桩,桥台两排桩,桩长20米,桩直径1米,共20根桩。
3.2 桥台、承台及桥墩墩柱
改扩建设计中南、北引桥分布设置2座桥台,南、北引桥各自在其中1座桥墩基桩顶部施工钢筋混凝土承台,桥墩墩柱直径均设计为1.3m。
3.3 上部结构
南北引桥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全桥共计72片梁,桥梁长20米。因桥梁两侧没有预制梁空闲场地,预制场就近租用空闲场地,设置板梁底模12块,并配备6套模板周转使用。
3.4 桥面系及附属结构施工
桥面铺装分为两层,下层为10cm厚设钢筋水泥砼结构,上层为8cm厚的沥青砼结构,桥面铺装所使用的模板为槽钢[10#。
4 精细化管理
4.1 精细化管理措施
4.1.1 组织建设精细化
结合工程特点,抽调技术精,业务好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大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下设各相关职能部室,组建七个施工队,即桥梁拆除施工队、下部结构加固施工队、引桥上部预制梁施工队、主桥钢梁加工施工队、上部结构吊装施工队、引桥基础和下部结构施工队。
4.1.2 施工进度精细化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施工程序,精确组织各单项工程的交叉施工。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有:制定精细化的工期目标体系;实施完备的工期保证计划;贯彻进度计划的精细化执行;合理协调进度计划。
本项目关键工序为旧桥拆除、桥梁施工、挡土墙施工,结合工程的实际环境及特点对计划进行协调。
4.1.3 技术质量精细化
(1)混凝土浇筑过程。本次工程的桥梁墩、柱、桥台、盖梁及桥面铺装等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过振及漏振现象,不仅影响混凝土外观,而且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根据精细化管理思想,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对振捣工人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正确的分层厚度,浇筑方法,钢筋密集部位宜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2)桥梁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了预防拆模后表面有钢筋露出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质量问题,施工前务必落实钢筋的外观检查,严格按照设计保护层厚度计算钢筋净保护层。
(3)桥头跳车的防治。为预防桥头处路基沉陷,项目部施工时重视桥头地基处理,把桥头台背填土列入重点工程部位,桩基础的台背填土可以先填土再浇盖梁。4.2工程精细化管理评价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施工精细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可见图1。
(2)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法根据工程特点以质量、成本、质、进度、管理为控制指标,构建合理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以确定四大指标的权重向量,最后运用评语集V={很好,好,较好,一般,差}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工程模糊评价集,形成集合中各元素的量化,最终确立详细的评语值,并进行排序,按照优劣等级排序。
4.3 精细化管理评价计算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旧桥加固施工精细化管理进行评价,评价的计算步骤如下:
(1)应用层次法确定各级权值。在征求各方专家的意见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公路模糊评价方法中个级别的权向量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I1=(0.4235,0.615)
I2=(0.4543,0.3685,0.2772)
I3=(0.4136,0.3608,0.3256)
I4=(0.4332,0.4416,0.3252)
I=(0.1632,0.39,0.3672,0.2796)
(2)在邀请各方专家评判评价集中的各项指标后,得出一级指标的评价矩阵, 并计算各级指标的单因素评价向量
J1=(0.23,0.39132,0.3295,0.1596,0.08952)
J2=(0.41724,0.318,0.26688,0.16812,0.02976)
J3=(0.38076,0.30636,0.2658,0.17784,0.06936)
J4=(0.42012,0.31092,0.26112,0.17544)
(3)進行综合性评价,计算得出
J=I*R=I*[B1 B2 B3 B4 B5]
A=(0.3187,0.2648,0.2281,0.1427,0.0422);
Jk=Max( C, j2 j3, j4,)
=Max(0.3187,0.2684,0.2281,0.1427)
=0.3187
= j1
由此可知,评价结果较好,施工精细化管理总体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4 工程精细化管理效果分析
本旧桥加固改建工程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按期竣工,施工质量验收合格,施工中没有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4.4.1 施工进展顺利,按期完工通车
施工受到已有交通影响,极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本着精细化管理思想,项目部施工前期实地调研,制定交通导行放案,依照相关规定施工,未发生施工中断已有交通的现象。
4.4.2 质量管控到位,塑造优良工程
精细化质量管理得到预期效果,在整体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验收全部合格,优良工程达到百分之九十七,验收不合格率为零。
4.4.3 安全管理井然有序,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
通过安全管理精细化控制,项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4.4.4 成本控制措施有效,经济效益达到预期
在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中,项目部每隔5天就再次确定节约目标,每月进行成本核算,分析节超及其原因,应对措施,合理设计拆除方案、路基填挖方断面,最大程度地利用挖方作填,减少材料弃运费。
5 结语
在桥梁拆除及改扩建工程中,为了确保工程满足质量、进度、安全方面的要求,应注重保持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落实施工管理措施,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于整个施工过程,提高工程效益。本文结合旧桥加固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给出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并采用模糊综合法开展计算,对精细化管理进行评价,本加固及改建工程顺利完成,在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提高旧桥加固改建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鲁怀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探索[J].水力发电,2008(11):92-94.
[2]潘双华.精细化管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工程质量,2010(08).
[3]温德诚.精细化管理浅谈[J].管理与财富,2005(03).
作者简介:刘水(1976-),男,安徽芜湖人,硕士在读生,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