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倩+白乃心
[摘 要]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过程中,“三农”问题为重要的难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下的重任,而如何推动其与产业升级进行联系,最大程度上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接受农村职业教育是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把农村职业教育状况当作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字]农村;职业教育;政府责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22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阶段,在过往发展中,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规模的扩大,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其核心在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予以强有力的资金扶持,软硬件配备一应俱全,学习负担与之前相比,亦有较大幅度的减轻。然而,如何依附于有利的发展政策和强有力的资源,使资源的效用得以淋漓尽致的彰显,是众多职业教育亟需思忖的关键问题。因而,许多学者也逐渐将注意力聚焦于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探究。
1 政府责任内涵界定
当下,政府通过“有形的手”宏观调控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并逐步开始“简政放权”与“政社互动”。教育事业对一个国家来讲是基础性工程,政府应该对其进行引导,最大程度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所以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应对政府需承担的相应责任进行明确。
政府责任是指政府能够积极对社会民众的需求做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的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而在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责任主要为加大资金投入、监督监管职业教育、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高。
2 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责任缺失的表现
2.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公共财政供给失衡
基于经济学理论,教育有其固有的属性和独特性,并彰显着“公共产品”的特性,与此同时,教育市场亦有鲜明的可引导性和外部性,故政府应在其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进而引领、指导其前进。在我国教育中,农村职业教育为关键构成内容,同时其拥有相应的公共产品性质,而这便代表着政府应担起相应的责任,帮助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在“三农”方面的关注程度是较高的,党中央也通过拨款的方式进行了支持,但拨款多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相关内容偏少,这种状况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预期不符,同时对于政府来讲,其无法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倘若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农村职业发展予以探究,其与政府财政补助存在两方面的迥异。
首先,对于不一样的区域,政府给予的拨款数额是存在差别的。缘于每一区域的资源存有一定的差异性,加上政府对每一区域落实和践行的政策不同,衍生了区域间不平衡发展的现状。这一情况,也导致公共财政供给失衡问题日益凸显。例如,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沿海地区,政府划拨的补助款和中西部相比是偏多的。
另外,职业学校的不一样使其在获取公共财政支持方面同样存在差别。以最大程度上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牢不可破的基础,国内多级政府俨然将注意力聚焦于农村职业院校的发展。在2005年,国务院便出台了相关文件,如《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从多层面、详尽细致、精细化的规划了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并严明确定划拨的资金扶持款项,并阐明会优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扶植举措。随后,教育部响应号召,遵守“四个计划”的发展路径,并阐明在今后将创设2 000个实训基地,为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平台,并将为2 000个县级职教中心的發展给予助力。还会先后评选出示范性院校予以引领、指导其他院校的发展,最大限度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得知,现阶段政府优先将重点院校作为资金注入的起点,该举措一定程度上为高质量、高水平职业院校的诞生提供了支持,然而该类院校大多位于城市,其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都为城镇居民,因此并不能将其囊括进农村职业学校的范畴中。若只单一将关注度投放于该类院校,必然会拉大资源分配的差距,无法最大化实现资源均衡和资源公平,从而使真正属于农村职业学校范畴的院校丧失自身竞争能力,导致其不能很好的发展下去。所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让农村职业学校和重点职业学校间的资源分配得到平衡,是当下我国政府建设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2.2 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不到位
许多地方政府依然将农村教育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纵观其落实和践行的多项工作,宣传工作却是不到位的,这样的方式使农民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意识较低。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就历史方面来讲,对农民的关注程度是较低的。社会当中甚至存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步入到现代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不断进步的历程中,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而户籍制度等方式的实施,更使农民处于社会当中的劣势地位。近些年来,我国在户籍方面的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更改,然而由于历史等原因,导致农村学生在城市高等教育方面的机会仍是较少的,所以,入学时,诸多学生会挑选“普高”,期望能够改变自身的命运。
2.3 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规划欠合理
在现有的发展模式中,原有的农村发展状况应是考量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应将职业学校当作依据,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的,在科技手段的支持下,针对“三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此来让社会、人与经济三者进行协调发展。农村在产业结构方面以单一性为主,若想推动一部分农业产业转为非农业产业,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对其进行支持,但当下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上的状况与其自身情况是不符的,同时教育部门也没有对其进行更好的引导。例如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大部分设置的专业,如教育类专业就读人数为3 726人、加工制造类专业就读人数为2 657人、土木水利类专业就读人数为1 927人,而农林牧渔专业就读人数仅为2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