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乐
摘要:目的 比较经腹腔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TAPP组和TEP组,每组60例。使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与TAPP组相比较,TEP组手术时间较短(P<0.05),住院费用较少(P
关键词:经腹腔膜前;完全腹膜外;修补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等因素引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开放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率较高,目前临床多采用TAPP与TEP两种术式治疗。为比较TAPP和TEP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差异,笔者选取所在医院120例腹股沟疝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120例腹股沟疝患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TAPP组和TEP组,各60例。TAPP组的男性患者4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8.75±6.71)岁;斜疝40例,直疝15例,复合疝5例;TEP组的男性患者4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8.54±6.92)岁;斜疝38例,直疝16例,复合疝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
1.2方法
1.2.1TEP组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行全麻气管内插管,取头低健侧倾,于脐缘下部做0.5 cm弧行切口,钝性分离腹直肌与后鞘的间隙,建立CO2人工气腹,扩大腹膜前间隙达Retzius间隙,游离疝囊及相关解剖标记,将腹膜游離达盆壁化,逐步剥离疝囊。对于较大的斜疝过疝囊颈后剪断,断端严密止血,近端结扎剥离致离内环口6-8 cm,放置补片覆盖全部耻骨肌孔,腹膜自然复位。
1.2.2TAPP组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行全麻气管内插管,取头低脚高平卧位。作脐缘下部切口,建立CO2人工气腹,置入30°腹腔镜,检查双侧腹腔沟内外侧窝内有无隐性疝,使用电凝钩松解粘连。找到疝环口,小疝囊可完全剥出、还纳腹腔。大疝囊给予离断后结扎近端,将补片适当裁剪后覆盖缺损区,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腹膜。
1.3评价标准 随访6个月,使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共分为8个维度,每项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与TAPP组相比较,TEP组手术时间较短(P<0.05),住院费用较少(P<0.05);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l。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TAPP组SF-36各维度评分与TEP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保守治疗是缓解临床症状或延缓疾病发展的方法,但不能治愈。手术修补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唯一有效方法,较少复发。研究表明,TAPP与TEP两种术式均操作简便,切口小,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较少。在相同的熟练程度下,TEP组手术无需切开与缝合腹膜,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TAPP是在腹腔内打开腹膜,将补片与耻骨结节、腹直肌外缘以及联合肌腱钉合,然后关闭腹膜。TAPP法手术操作空间大,但术中使用钉合器及可吸收缝线,增加了手术费用。相比之下,TEP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不必缝合关闭腹膜,减少了手术耗材费用。魏晓东研究指出,TAPP在治疗多发疝方面优势明显,尤其适用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患者,且对心肺功能影响小。TEP未破坏腹膜的完整性,不易引起腹痛和肠梗阻。本研究结果表明:与TAPP组相比较,TEP组手术时间较短(P<0.05),住院费用较少(P<0.05);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TAPP组SF-36各维度评分与TEP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同宋坤等等研究结果一致,证明了TAPP同TEP手术均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术式,TEP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TAPP与TEP相比,治疗腹股沟疝均效果确切,TEP的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