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古堆村的美丽蝶变

2017-05-16 07:54聂中民
甘肃农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精准村民

■ 本刊特约记者 聂中民

元古堆村的美丽蝶变

■ 本刊特约记者 聂中民

编者按:甘肃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基础相对薄弱。30多年来,陇原儿女前赴后继、矢志不渝,一直顽强地与贫困作斗争。

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是我省最基本的省情。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在全省深入实施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1+17”精准扶贫行动,让精准扶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需要面对的是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扶贫路上,千里陇原大地飞歌,正在火热书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甘肃奇迹。

小康路上,甘肃坚决不拉全国的后腿。扶贫路上,各类典型事迹层出不穷。从“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大地开始,为宣传典型、树立先进,本刊编辑部特刊发一组精准扶贫系列报道。记者多次深入渭源、武山、临洮、两当等地采访,用一个个鲜活的镜头和故事记录了陇原儿女鏖战贫困,致富奔小康的动人故事……

“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来到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热情地为当地干部群众加油鼓劲。

几年过去了,元古堆村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如何?记者又一次驱车来到了这里。

定西是我国“三西扶贫”的肇始之地,曾以左宗棠“苦瘠甲于天下”的描述而“穷名”远扬。地处陇中腹地的渭源元古堆村三面环山,曾经写满了“远古”、“落后”和“闭塞”。全村1917人中扶贫对象就占到1098人。

2013年,元古堆村破茧而出,迎来崭新的巨变。元古堆村是渭源精准扶贫的试验田,是定西乃至陇原扶贫开发的窗口,更是扶贫开发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

京城来的干部真攒劲

走进渭源县元古堆村,一条条平展的村社硬化道路、一排排崭新的安置房、一盏盏整齐的太阳能路灯交相辉映……

元古堆村梁上社的光伏电站在阳光普照下,太阳能板闪闪发光。

见到记者来访,元古堆村村民陈广兰说:“白花花的日光也能挣钱,我想都没有想过,这光伏电站多亏了张书记。”

群众口中的张书记,就是从北京来元古堆村进行扶贫工作的“80后”女干部张婉婷。

2015年8月,在北京一国家机关工作的张婉婷千里迢迢来到元古堆村,挂职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到了村上,张婉婷就想做个实实在在的元古堆人。可对张婉婷来讲,农村的一切都是“一头雾水”。

怎么办?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和一双急于发现的眼睛,张婉婷穿梭在元古堆村的街巷里,哪里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民情民意,就往哪里“钻”。

张婉婷与驻村帮扶队成员一起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圆“小康梦”。期间,对全村展开了“地毯式”入户调查摸底,对村情进行了全面梳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张婉婷与大家因地制宜,对128户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

2015年,元古堆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93元,贫困人口减至6户30人,贫困面下降到1.56%以下。张婉婷看在眼里,乐在心上。然而,她想得更远。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未来整村脱贫后,国家给予的扶贫资金会有所减少,后续发展如何实现自我“造血”?

“元古堆村日照时间长,可以进行光伏扶贫。”张婉婷结合自己过去的项目运营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思路。

这时,恰逢甘肃省有这个项目。说干就干,在国扶办的支持下,张婉婷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积极寻求各方支持,成功为元古堆村争取来集中式300kW光伏电站项目。她先后争取到了资金240万元。

渭源县委宣传部干部王纲向记者介绍说:“这个项目占地10亩左右,建成后电站可运行15到20年。按照国家2015年的补贴政策,元古堆村每发1度电,国家就补贴0.57元,上网电价是0.38元,两项之和让村里每度电收入0.95元,这样每年就可以给村里带来20万元左右的收入。”

“我希望用这笔收入的80%扶持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让他们发展生产养殖、种植等生产项目,而不是一味地进行金钱上的补助。余下20%,将用于村里基础设施的维护”,张婉婷说道。

“城里来的干部就是不一样,工作起来很攒劲。”贾元平说。

看到元古堆村不少村民发展肉羊养殖,张婉婷专门找到一家北京的网络直销公司,希望他们可以从今年起销售元古堆村生产的羊肉。按照她的预想,不久的将来,村里的养殖业就能实现“订单养殖”。

张婉婷利用项目资源积极与相关企业衔接,达成了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百合育苗+种植+深加工基地的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提高百合种植户经济收入,还可向村民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

去年以来,张婉婷带领班子队伍创新工作措施,先后积极协调组织18名村民赴国扶办蓉中培训基地参加有关培训班。她指导领办创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6家,动员致富带头人、帮扶企业兴办了塑业编织厂、矿泉水厂,吸纳全村260名贫困群众到厂务工。

张婉婷的思路宽、想法多、眼光远,让当地村干部佩服不已。

“她适应能力很强,给村里带来了新鲜血液,也让我们明白,脱贫以后要干的事还很多。”贾元平感慨地说。

“刚开始,我们以为挂职干部只是打个照面就走了,没想到张书记是个实干家!”说起张婉婷,元古堆村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张婉婷坦言,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她更多的是从决策者的层面考虑问题,往往会忽略扶贫政策落地之后的效果。而在元古堆村大半年琐碎而忙碌的工作中,她深刻体会到基层的真正需要,“提升‘造血’能力才是彻底脱贫的‘法宝’。”

她告诉记者:“只要这里还需要我,我就继续坚守下去,当好‘第一书记’。”

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多年前,元古堆村群众居住的是土坯房,就医困难,村民既喝不到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又没有公路、公共厕所、路灯等基本的生活设施。每个要到元古堆村去的干部都知道,进村必须要备双雨靴,还得做好和泥路“抢鞋”的准备,有时,一只雨靴陷进泥里,好不容易将脚拔出来,另一只雨靴却又陷进了泥里。

在元古堆村,变化显而易见。放眼望去,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新砖瓦房整齐排列,一栋栋搬迁的新居宽敞明亮。村民喝上了“安全水”,用上“常明电”,住上了“舒适房”,一件件喜事让群众笑逐颜开。

43岁的陈月平是元古堆村相对偏远的阴洼村组村民,一家6口的生活全靠他和妻子在地里往出“刨”。用陈月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地里收入少,还得吃低保”。

从2013年开始,陈月平在双联单位的帮扶下,种了4亩当归,还顺利申请到了惠农贷款,家里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今年80多岁的村民马岗特别高兴。他住了半个世纪的土坯房今年终于要被拆掉,重新修建。

3年前,马爷家里糊在房梁上用于避寒的旧报纸,由于漏雨,有些松动,像泛黄的棉絮一样耷拉在梁上,眼看着就要掉下来。他家本有4口人,但因太穷,儿媳离家出走,只剩下他和儿子、孙子相依为命,靠低保和儿子零散打工艰难维生。

面对3万多元的重建巨款,马爷不但没着急反而吃了一颗“定心丸”。

看着同村杨尕苍快要建好的砖混结构新房,包括马爷在内的很多村民心里有了底。

“房子盖好了,人心里就踏实了。”村民陈调英说,语气里满是羡慕。政府虽有资金支持,但建房子还得有本钱,她正想办法四处筹钱,希望今年能实现自己的新房梦,告别居住多年的简易土房。

田家河乡副乡长赵怀伟说:“2016年,元古堆村将有10多户极其困难的村民获得政府3万多元的维修资金;180多户稍有经济能力的村民,会得到政府给予的每户2万元危旧房改造维修资金。”

拆掉土坯房,住进新房子,是元古堆村众多村民今年最大的梦想。但当地政府给他们的惊喜并不局限于修房。

元古堆村支书贾元平说,要说村里最大的变化,还是村民思想观念的解放,过去的“要我干事”变成了“我要干事”,过去的“要我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

在一揽子的扶贫中,就包括定西市、渭源县两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金融扶贫实验:让元古堆人接受富有现代感的“证券”。

2014年,全村447户中的178户都以现金入股的形式做了“圣源”小股东,最多可入12股,每股500元。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5元,是2012年的2倍多。

因为“小股东”股本不大,这两年收益率虽高,但分红不多。圣源投资公司的董事长郑军坦言,这并非真正的“众筹”,更多的是投资理财“训练所”,让村民们不再只埋头种地,也会抬头看市场。

任连军是众多“小股东”中受到启发的一个,地里的麦子换成了百合、中药材,家里养起肉羊,自己有时还搞点小贩运。

渭源县委书记吉秀说,全县金融扶贫实验还在增多,除了“众筹”入股,当地还探索出“能人+贫困户”、担保增信等多种金融扶贫方式,以搭建共赢平台的方式,缓解农民的贷款难。

新房建起来了,道路硬化了,河堤修了,农电改造了,养老院建了,学校也改建了,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也建起来了,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甘肃省精准扶贫不断发力,元古堆村正在悄然蝶变。

铿锵誓言响彻神州大地,殷殷嘱托铭刻干群心间。

村里的变化说不完

初秋时节,陇中山谷之间的青草开始泛黄。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青砖红瓦白墙的房屋、整洁宽敞的马路、精致典雅的小广场、整齐排列的太阳能路灯……

如果不是村委会房顶上“元古堆村”四个红色大字提醒,记者始终无法把这里和三年前的元古堆村联系起来。

在元古堆村贫困户龙永锋在家里,他扳着手指头向记者盘点着自己的收入:“去年入股帮扶企业的股份分红1200元,为企业种的马铃薯原种卖了4000元,贩药材挣了1.5万元,娃娃上学补助了七八千元,加上我打临工的收入,日子过得比以前松活多了。”

“我现在正在研究开网店和真空包装,准备把我的林下虫草鸡卖到更远的地方。”27岁的黄吉庆以前是低保户,2012年下半年利用退耕还林的山地和惠农贷款发展林下养殖,两年就还清了10万元贷款和9万元外债,去年又赚了11万元。而随着对市场了解的不断深入,他的眼界越来越宽,信心越来越足,打算在脱贫的基础上发家致富。

“以前只要有新政策实施,我心里就有疙瘩,感觉不靠谱,所以老抵触。”过去对政府政策老抱有成见的元古堆村贫困户郭连映,如今成了半个生意人。

随着渭源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鼓励农户以技术、圈舍、羊只、土地等入股获得收入,“分红”成了各村的时髦词,郭连映也从分红中摸索出自己的“生意经”。

养羊是49岁的元古堆村村民何贵生的“毕生事业”,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就在附近的山上放羊、种地,闲暇时外出务工,全年收入仅够维持温饱。

2013年,政府为何贵生免费发放7只羊,在驻村干部和技术特派员的指导下,他联合6户养羊户成立了渭源县胜发专业合作社,以羊圈和羊只入股成为合作社的“大股东”。三年来,合作社“联户经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老何家脱贫作了大贡献。

看着老何家从“抱团”合作中尝到了“甜头”,村民们纷纷展开合作。

“收入多了,日子就好过了。”过去一贫如洗的何贵生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收入账本:卖羊收入2万多,净赚1万元;4亩马铃薯,种子、防虫药等由马铃薯合作社免费提供,订单出售给合作社收入1万多;自己和儿子务工收入18000元;当归1亩地收入4000多。全家5口人,全年收入4万多元。

如今,何贵生在元古堆村良种羊繁育专业合作社一边学技术一边工作,每月还能领到2000元工资。

在元古堆村,“企业+”模式衍生了6种类型,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2014至2015年为300多户贫困群众发放红利42.3万元。与此同时,坚持走“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共同推进梅花鹿养殖、苗木繁育、鹿茸酒加工、山泉水生产等特色富民产业发展的路子。

田家河乡副乡长赵怀伟向记者表示,该村今年还要硬化村内主干道,扩大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面积,免费为农户投放马铃薯原种,带动农民发展马铃薯产业。“按照规划,全村人均纯收入从今年开始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20年达到5510元,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村容村貌变样了,电网改了灯亮了,自来水儿通上了,道路硬化宽敞了,金融贷款放下了……致富的信心更旺了。”一曲当地人自编自唱的“花儿”,道出了贫困县的新面貌。

元古堆村扶贫成效显著,诠释了“精准扶贫”要义,那就是要将国家和省里的扶贫政策措施“落到人身上、帮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

在精准扶贫中获得了发展自信的元古堆村人,正在迈向新生活,日子真的越过越红火了。3年时间,这个渭源最贫困的村子,用创新和勤劳取得了整村脱贫的骄人成绩。

(编辑:魏 翔)

猜你喜欢
精准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精准扶贫连着我和你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贯彻精准扶贫要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